首页 > 灵异恐怖 > 港片:扎职洪兴,开局推蒋家 > 第184章 我们要的是活着

第184章 我们要的是活着(2/2)

目录

记录显示,该批次实验体全部因“心理崩溃,清除处理”。

林昭的双手开始颤抖,他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些被抹去姓名、被清除记忆的人,竟然并非真正消失,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他连夜将这份资料上传至民间记忆网,并在附言中写道:“他们没疯,只是太早看见了火。”

与此同时,叶雨馨接到了沈知节的电话。

电话那头,沈知节的声音依旧沉稳而冷静:“雨馨,市心理健康促进委员会将召开首次听证会,议题是关于‘点火课’是否纳入社区服务标准,我希望你能出席。”

叶雨馨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我知道了。”

挂断电话,叶雨馨的思绪有些混乱。

她明白,这次听证会将决定“点火课”的未来,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火种运动的走向。

同行的律师建议她穿正装出席,并用“叶小姐”的头衔登记,以示尊重。

但叶雨馨却摇了摇头。

听证会当天,叶雨馨穿着一件朴素的黑色长裙,来到了会议室门口。

她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名牌。

她撕掉了名牌上代表身份和头衔的部分,只留下了三个字——“点火的人”。

会议室内,气氛庄严肃穆。

官员们正襟危坐,强调着“统一教案与师资认证”的重要性,试图将“点火课”纳入可控的范围之内。

叶雨馨静静地听着,直到一名官员将矛头指向她,质疑“点火课”的专业性和安全性时,她才缓缓站起身来。

她没有辩解,只是打开了事先准备好的投影仪。

屏幕上,出现了一段北岭康复中心阳台上飘动的纸灯笼的视频。

那些灯笼在微风中摇曳,如同无数跳动的希望之火。

“你们要的是管理,我们要的是活着。”叶雨馨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如果必须选一个名字,就叫‘无名课程’。”

城市的另一端,徐墨辰隐居在城南旧电厂附近的一间废弃调度室里。

他靠着接一些零散的安保咨询维持生计,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某夜,李浩杰突然找上门来,带来了一份加密的日志文件。

“这是赵文山调取的二十年前叶家特工训练基地的电力负荷数据。”李浩杰神色凝重地说道。

徐墨辰接过文件,仔细地查看着上面的数据和时间戳。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他在查什么?”徐墨辰盯着屏幕,沉思了片刻,突然起身拨通了周晚的电话。

“立刻疏散工人新村小学地下放映室,那里不是避难所,是监控中转站。”

原来,陈砚留下的“第二道防线”,并非真正的避难所,而是一个反向追踪系统。

赵文山早已悄然接入了这个系统,并利用它来监控着火种运动的动向。

几天后,林昭受邀在一所职高开设了一间名为“声音与记忆”的工作坊。

他希望通过声音和记忆的唤醒,帮助那些迷茫的年轻人找到自我。

起初,学生们对这个奇怪的老师充满了好奇和嘲笑,称他为“哭包老师”。

林昭没有解释,只是每天放学后,都会在校门口播放一盘老旧的儿歌磁带。

那盘磁带里,录着一些孩子们熟悉的旋律,也夹杂着一些他们早已遗忘的声音。

第五天,一个总是戴着帽子的女生留了下来。

她走到林昭面前,低声说道:“我哥死在工地上,包工头说他是自己摔的。”

林昭默默地递给她一支炭笔。

“画下来,然后烧掉——不是为了忘记,是为了不让别人假装没发生。”

第二天,教室的黑板上多出了一幅燃烧的脚手架的涂鸦,角落里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写着:“我哥叫张伟。”

深夜,城市的边缘,桥洞下。

小萤正用炭笔小心翼翼地描绘着墙上的火焰。

她的手指冻得通红,但她却丝毫没有察觉,只是专心致志地画着,仿佛要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那簇小小的火焰之上。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桥洞下的寂静……

脚步声越来越近,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小萤的心脏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她紧紧攥着手中的炭笔,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

两名穿着制服的社区巡防员出现在桥洞口,刺眼的强光手电直直地照过来,让她忍不住眯起眼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