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顾教授的心灯(2/2)
\"小航......\"商砚辰若有所思,\"是周小航吗?\"
顾明远惊讶地看着他:\"您知道?\"
\"周小航是我外婆家的远亲,\"商砚辰解释,\"小时候听外婆提起过这个故事。没想到,您就是那位一直研究治疗方法的医生。\"
这个意外的联系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命运的奇妙。商砚辰继续说:\"外婆常说,虽然小航离开了,但她一直相信总有一天会有特效药出现,挽救像小航这样的孩子。\"
\"如今,这个愿望即将实现,\"叶暖阳温柔地说,\"顾教授的坚持没有白费。\"
顾明远心潮澎湃,他从未想过,自己几十年的坚持,竟以这样的方式与商家产生联系。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晚餐后,乐乐拉着顾明远去看他的\"秘密基地\"——一个小阁楼,里面摆满了各种科学读物和小实验器材。
\"顾爷爷,我长大也想当医生,像妈妈和您一样!\"乐乐认真地说。
顾明远欣慰地笑了:\"好啊,等你再大一些,爷爷教你识别各种药草。\"
\"真的吗?太好了!\"乐乐兴奋地跳起来,\"我可以当您的学生吗?\"
\"当然可以,\"顾明远温和地回答,心中突然涌起一种奇妙的感觉——他似乎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
离开商家时已是深夜,商砚辰亲自开车送顾明远回家。路上,两人聊起了即将开展的合作项目。
\"顾教授,项目启动后,您有什么计划吗?\"商砚辰问。
顾明远思考片刻:\"我想找几个年轻有为的医生重点培养,把我的经验传授给他们。特别是那些罕见病例的处理方法,很多都没有写进教科书。\"
\"这是个很好的想法,\"商砚辰赞同,\"基金会可以设立专项奖学金,吸引优秀的年轻医生加入。\"
到达老宅门口,商砚辰犹豫了一下,似乎有话要说。
\"顾教授,有个不情之请,\"他最终开口,\"我们家乐乐对医学很感兴趣,周末能否来您这里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当然,如果您觉得太麻烦......\"
\"不麻烦,不麻烦,\"顾明远连忙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我很乐意教他。这栋老房子太安静了,有个孩子来学习,反而让我开心。\"
就这样,一个意外的安排,让顾明远的生活有了新的期待。每个周末,乐乐都会来老宅\"上课\",有时候暖希也会一起来。两个孩子的到来,给这座寂静的老宅带来了久违的欢笑。
顾明远精心准备了适合孩子理解的课程,从基础的人体知识到简单的药理学,再到常见病的识别和预防。他惊讶地发现,教学过程不仅让孩子们获益,也让他自己重新审视了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医学知识,产生了新的思考和见解。
一个月后,新药临床推广项目正式启动。开幕仪式上,顾明远作为首席专家发表了演讲,介绍项目的意义和目标。
\"医学的进步不应该只服务于常见病和富人病,\"他语气坚定,\"那些罕见病患者,特别是儿童,同样有权利获得最好的治疗。这个项目的目标,就是让特效药能够惠及每一个需要它的孩子,无论贫富。\"
演讲获得了热烈掌声。会后,一位年轻记者采访他:\"顾教授,您已经七十二岁了,还这么投入工作,动力是什么?\"
顾明远微微一笑:\"每当我看到一个孩子因为治疗而重获健康,那种喜悦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记者继续问:\"您有什么人生遗憾吗?\"
顾明远沉默片刻:\"我和妻子一生未育,这曾是我最大的遗憾。但现在,我有了许多'学生',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人生没有完美,但可以有圆满。\"
这段采访被刊登在医学杂志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年轻医生被顾明远的故事感动,纷纷申请加入他的研究团队。
项目启动三个月后,顾明远的新药已经在五个试点城市的医院投入使用,挽救了数十名重症过敏患儿。每一个成功案例都会被记录下来,成为后续研究的宝贵资料。
然而,高强度的工作让顾明远的身体亮起了红灯。一天晚上,他在整理资料时突然感到胸闷气短,被紧急送往医院。
\"顾教授,您必须休息了,\"主治医生严肃地说,\"您的心脏负担过重,再这样下去很危险。\"
病房里,商砚辰和叶暖阳带着乐乐前来探望。
\"顾爷爷,您一定要好好休息,\"乐乐担忧地说,\"我们还等着您教我们呢!\"
顾明远虚弱地笑了笑:\"爷爷没事,只是太累了。过几天就能出院。\"
等乐乐和叶暖阳去买水果,商砚辰单独留下来和顾明远交谈。
\"顾教授,项目已经步入正轨,接下来的工作可以交给年轻人去做,\"商砚辰诚恳地说,\"您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顾明远叹了口气:\"我知道自己老了,跟不上节奏了。只是,还有很多经验没来得及传授......\"
\"时间还很多,\"商砚辰安慰道,\"您先养好身体。另外,我有个提议,不知道您是否愿意考虑。\"
顾明远好奇地看着他。
\"您一个人住在那栋老宅,不太方便,\"商砚辰说,\"我们家有一栋独立的小院,环境幽静,离医院也近。如果您不介意,可以搬来和我们一起住。这样,乐乐和暖希也能经常向您请教,您有什么需要,我们也能及时照应。\"
顾明远愣住了,没想到会收到这样的邀请。他犹豫片刻,问道:\"这...不太方便吧?\"
\"您救了乐乐,对我们家有恩,\"商砚辰真诚地说,\"更何况,您的研究将帮助无数像乐乐这样的孩子。我们希望能尽绵薄之力,让您的晚年生活更加舒适。当然,如果您担心打扰我们,那完全是多虑的。小院独立成一户,您可以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
就在这时,叶暖阳和乐乐回来了,听说了商砚辰的提议,乐乐立刻兴奋地说:\"太好了!顾爷爷可以天天教我医学知识了!\"
叶暖阳也附和道:\"是啊,顾教授,您搬来和我们一起住,我也能经常向您请教呢。\"
看着他们热切的眼神,顾明远内心深处的坚冰渐渐融化。自从妻子去世后,他一直独居老宅,虽然有助手偶尔照料,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孤独的。也许,是时候接受这份温暖了。
\"好吧,\"他最终点头,\"等我出院后搬过去。不过,我有个条件——我要带着妻子的照片和我们的纪念品。\"
\"当然可以,\"商砚辰笑道,\"那些都是宝贵的回忆。\"
一周后,顾明远出院,在商砚辰的安排下,搬进了商家的小院。这是一栋中式庭院,青砖黛瓦,古朴雅致,院中有一棵老梅树,正值初冬,枝头已见花苞。
\"顾教授,您看这梅树,\"叶暖阳指着院中的老树,\"马上就要开花了。听说梅花在雪中最美,到时候我们一起赏梅。\"
顾明远望着那株老梅,忽然想起妻子生前最爱梅花,每年冬天都要去郊外赏梅。自从她离世,他再没去过梅园。
\"谢谢,\"他轻声说,眼中闪烁着泪光,\"我很期待。\"
搬入新居后,顾明远的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白天,他在家中整理多年的研究资料,偶尔去医院指导年轻医生;傍晚,他会在院子里教乐乐和暖希识别药草,讲解简单的医学知识;晚上,他常常被邀请到主屋共进晚餐,和商家人一起分享各自的一天。
一个月后,第一场雪如期而至。清晨,顾明远推开窗,看到院中梅树已开花,白雪覆盖枝头,与红梅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顾爷爷,下雪了!\"乐乐兴冲冲地跑来,拉着他的手,\"我们去看梅花吧!\"
院子里,叶暖阳和商砚辰已经准备好了桌椅和热茶,一家人围坐在梅树下,欣赏雪中梅花,饮茶聊天。
\"顾教授,好消息,\"商砚辰说,\"您的新药已经在全国十五个城市投入使用,效果非常好。医学协会提名您参评今年的医学终身成就奖。\"
\"是啊,顾教授,您的研究拯救了很多孩子,\"叶暖阳补充道,\"这个奖项实至名归。\"
顾明远摇摇头:\"荣誉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能看到研究成果帮助那些孩子,这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他抬头望着雪中的梅花,仿佛看到了妻子温柔的笑容。四十年前,他们同为儿科医生,立下誓言要一起为患儿谋福祉。如今,虽然妻子已不在身边,但他依然在坚持着他们共同的梦想。
晚上,回到小院,顾明远坐在书桌前,翻开日记本,写下今天的感受:
\"今日初雪,梅花盛开。与商家共赏梅花,其乐融融。这些日子,我仿佛有了新的家人,特别是乐乐和暖希,他们让我体验到了为人师长的乐趣。新药项目进展顺利,妻子在天之灵应该也会欣慰。人生七十有二,本已是夕阳西下,却因缘际会迎来了新的黎明。余生短暂,愿尽己所能,继续点亮医学的明灯,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写完日记,顾明远走到窗前,望着月光下的梅花,心中充满感激。一个偶然的病例,让他与商家结下不解之缘;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有了新的\"家人\";而他毕生的研究,也终于在暮年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人生没有完美,但可以有圆满。在这个雪夜,顾明远心中的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