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157章 暖心冬至

第157章 暖心冬至(1/2)

目录

周四清晨六点,九月被闹钟震醒,迷迷糊糊伸手关掉手机,却被窗帘缝隙里漏进的冷光刺得眯起眼睛。她裹着被子坐起身,听见走廊传来室友簌簌穿衣的响动,暖气片发出轻微的嗡鸣,混着窗外呼啸的北风,组成了青市冬日特有的晨曲。

拉开窗帘的瞬间,寒气裹挟着薄雾扑面而来,远处的山峦蒙着层淡青色的纱,街边的梧桐树光秃秃地伸向灰沉的天空,枝桠上还挂着昨夜未化的冰晶,在熹微晨光里泛着冷冽的光。

这是她在青市度过的第二个冬至。去年今日的场景突然清晰起来:初来乍到的不安还未消散,思乡的情绪在节日里愈发浓烈。

班长站在讲台上拍着桌子说"今晚谁都不许落单"时,九月看见他发红的眼眶;饺子馆里蒸腾的热气模糊了每个人的脸,五湖四海的方言在狭小空间里交织,四川妹子抱怨着西北饺子皮太厚,东北小哥豪迈地教大家"蘸蒜泥才够味"。

那时的饺子馅有些寡淡,醋碟也兑了太多水,但当全班同学举着塑料杯碰出清脆声响,九月觉得,原来异乡的冬天也能这样温暖。

清晨的寒意还未消散,第一节课的铃声便撕破了教室的寂静。九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白炽灯将室内照得透亮,前排女生正双手捧着保温杯,氤氲的热气从杯口升腾而起,在冷空气中迅速消散成细小的水珠;后排几个男生裹着厚重的大衣趴在桌上,露出作业本上未写完的字迹,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九月在靠窗的位置坐下,翻开课本,油墨的气息混着教室暖气的温热扑面而来。她的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窗外,天还未完全亮透,云层被晨光染成淡淡的橘粉色,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翻书的窸窣声交织在一起。

"叮铃——"课间铃声突然响起,打破了教室里的平静。不知谁突然喊了句:"今晚冬至怎么过?"原本嘈杂的讨论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教室中央,随后爆发出七嘴八舌的议论。

"还是集体聚餐吧?去年多热闹啊!"文艺委员晃了晃手中的笔,发梢上还沾着没拍净的雪花,说话时睫毛上的霜花跟着轻轻颤动。她眼里闪着期待的光,回想起去年冬至大家挤在小饭馆里吃饺子,有人把醋当成酱油闹出的笑话。

"都大二了还搞那一套?自由组队不好吗?"体育委员裹紧围巾,呼出的白雾在镜片上凝成水珠。他推了推眼镜,"再说每次聚餐点菜都要纠结半天,太麻烦了。"他的话引起了几个男生的附和,有人小声嘀咕着想去打游戏,不想被聚餐耽误时间。

九月安静地听着争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木质桌面上刻着往届学生留下的字迹,深浅不一的划痕里藏着岁月的痕迹。她想起班长昨天私下找她商量时的模样,对方眉头紧皱,语气带着无奈:"想组织聚餐,但用班会费肯定有人意见,不用又怕凑不齐......"作为班长,要平衡全班几十人的想法,实在太难了。

就在争论声越来越大时,学习委员突然站了起来。她的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声音清脆响亮:"要不这样,今年大家自由安排,费用AA,愿意聚的凑一起,不想的也别勉强。冬至嘛,开心最重要!"

教室里安静了一瞬,随即响起赞同的议论声。九月注意到,几个常独来独往的同学悄悄松了口气,而平日里关系好的小团体已经开始交头接耳,商量着去吃烤肉还是炒菜。阳光不知何时透过云层洒进教室,在课桌上投下长长的光影。

这时,角落里突然有人提到了小蕊。"听说她要休学了?"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教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沉重。九月想起小蕊总是戴着黑色头巾,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模样。每次课间,她都会热情地给大家分享从家乡带来的枸杞,教大家辨认食品包装上的清真标志。此刻,窗外的风突然大了些,卷着枯叶拍打玻璃,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九月心里泛起淡淡的惆怅。

"我发现个好地方!"班长突然跳上讲台,手里举着手机,"东校区附近新开的自助火锅店,单人单锅,绝对能照顾到所有人的口味!"他将手机屏幕转向大家,图片里,红的番茄锅、白的骨汤锅、褐的菌汤锅在电磁炉上咕嘟冒泡,食材区琳琅满目,肥牛卷堆成小山,鲜虾在冰面上泛着水光。

九月眼睛一亮。作为忌口颇多的"挑食星人",这种吃法简直是福音。不用再为了迁就别人的口味委屈自己,也不用担心因为忌口太多扫了大家的兴。看着屏幕里翻滚的火锅,她仿佛已经闻到了香气,期待着今晚的相聚能驱散冬日的寒意,让这个异乡的冬至也变得温暖起来。

下午的专业课,老师也罕见地提前下课。"好好过节去!"他笑着合上教案,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条缝,"记得吃饺子,不然耳朵要冻掉咯!"九月和室友们抱着书本往宿舍走,踩着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路边的商铺都挂起了红灯笼,卖烤红薯的大爷推着铁皮车缓缓前行,甜香混着煤烟味钻进鼻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