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 第346章 步骘献降,尽收江东

第346章 步骘献降,尽收江东(1/2)

目录

(二合一,大章)

帐内步骘与吴国士兵的对话,刘禅听得一清二楚。

站在帐外的刘禅看看天,又看看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尴尬到脚趾扣地。

当然跟他一同尴尬的,还有他的“小跟班”姜维。

没过一会儿,步骘走出大帐,看向不远处的刘禅和姜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声音低沉道:“汉皇陛下,还请留步。”

刘禅转过身,那笑容中满是殷勤的笑意:“其实朕……没打算走。”

对于眼前这位有些少年心性的帝王,步骘颇有些头疼,他的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举动,将步骘原有的节奏搞得很乱。

“先进帐吧,我们聊聊。”

两人进帐后相对落座,谈判重新开始。

此时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刘禅这边倾斜,原因无他,只因为孙权的那封劝降信。

刘禅手指轻轻叩击着桌案,他并不着急,静静等待。

半晌后,步骘轻声叹道:“想必汉皇陛下已经知道,吴王给某写了一封劝降信,内容很简单,让某率吴军归顺陛下...”

刘禅含笑,拱手道:“吴王深明大意,先生谦卑大度,朕自是却之不恭...”

看着这位行事跳脱的年轻帝王,步骘摆摆手,紧盯着他道:“陛下错了,骘内心并不想归顺,若不是大王的这封书信,某定要与陛下在沙场上一较高下。”

刘禅的笑容逐渐凝滞。

“条件。”

步骘整理好情绪,看向刘禅淡淡地道。

刘禅抬头,似是没听清他的话:“什么?”

“倘若骘接受了陛下的整编,不知陛下能允诺某什么条件?”步骘神色淡然道。

刘禅眼皮一跳,惊呼道:“你们吴王可没跟朕提条件。”

“他是他,我是我。”步骘一字一顿道,“某需要陛下的承诺。”

刘禅沉吟片刻,旋即缓缓道:“朕保留先生的一切官爵,吴国麾下将士朕保证一个不杀,吴国百姓朕也不会欺辱,如何?”

步骘垂眸沉思,接着道:“再加一条,许吴王自由之身,以后莫要为难于他。”

刘禅咬了咬牙,低声道:“自由之身朕给不了,但朕能保证的是,他能安然的度过余生,毕竟名义上,他还是朕的舅舅。”

顿了顿,刘禅语气一转:“当然,若他以后再有非分之想,朕也不能保证他的人身安全。”

步骘点头:“这个自然。”

刘禅眨眨眼,旋即轻声问道:“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接下来我们谈谈整编的问题,其实天下人都知道,蜀吴两国联盟多年,向来都是情深意重,正所谓此爱绵绵无绝期...”

步骘嘴角再次猛抽。

既然刘禅犯贱,步骘也不惯着,旋即将那盏煮好的茶推到刘禅面前,淡淡道:“整编的事情一会儿再说,先将这盏茶饮了。”

刘禅的笑容再一次凝固。

“先生,这跟饮茶有什么关系?”

步骘含笑道:“某想看看陛下的诚意。”

小样,让你犯贱。

刘禅的表情更加僵硬,深深看了步骘一眼后,终于下定决心,深吸一口气后,仰头一饮而尽。

复杂的味道顿时充斥着整个口腔,而刘禅就像喝了毒药一般,憋红了脸不说话。

这煮出来的茶,果然不是人喝的。

啥味都有啊这是!

“味道如何?”步骘眯着眼睛笑道。

刘禅艰难地将茶水咽下,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还行。”

“还行?”步骘专治嘴硬,又将另一盏茶推到他的面前,“再饮一盏。”

刘禅的脸色瞬间铁青。

有完没完?

玩呢?

“这茶...还是先生留着慢慢喝吧。”刘禅将茶盏推到步骘身前,低声道,“我们继续聊整编的事儿...”

步骘噗嗤一下笑出了声,刘禅知道他是在戏弄自己,只好撇撇嘴,无奈摊了摊手。

“今日与陛下相处下来,总体还是比较顺心的,陛下并非大恶之人,相信江东在陛下的治理下,定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步骘缓缓道。

气氛得到了缓和,两人的谈判也终于走上了正轨。

......

......

建兴六年,秋。

步骘在建业城下率领三万吴军水师向刘禅献降。

自此,刘禅兵不血刃地解决了吴国主力部队的遗留问题,蜀吴之战告一段落。

刘禅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好好睡个安稳觉。

这段时间,刘禅尽得丹阳、九江、庐江、江夏等郡,实力再次提升一个台阶。

两日后,黄权率领的荆州兵抵达建业城,刘禅亲自出城相迎。

两人在战场上的默契配合,使得蜀汉的疆域再一次扩大。

虽说疆域扩充了几分,但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是相当得多。

比如吴国大臣的安置问题,世家大族后续的发展问题,各个城池的兵力配比,以及针对北方曹魏势力的防御问题......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够刘禅忙活一段时间。

当然最重要的是,江东还有最后两个郡尚未归顺。

它们分别是吴郡和会稽郡,分别由贺齐和虞翻驻守。

马上打天下易,马下治天下难。

东吴攻下之后,接下来就是人才选拔以及各个城池人员分配的问题。

当然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始终离不开一个人的影子,这个人就是孙权。

孙权治理江东已有二十载,他的影响力在江东可谓根深蒂固,身为吴王的他,堪称乱世当中的平衡大师,拥有灵活的外交和战略定力。

尤其在用人方面,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后,推行“举贤任能,各尽其心”的用人策略,他重用周瑜、鲁肃、陆逊等寒门和世族人才,形成一套独有的统治体系,可见其手腕之强。

虽说孙权晚年有点作,猜忌忠臣,二宫之争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但年轻时眼光独到的他,绝对是这位英才的高光时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