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1005章 流言如锥入人耳

第1005章 流言如锥入人耳(1/2)

目录

西金发生的这场内乱其实是在所有人意料之中的。

所谓外无可救之兵,内无必守之城。

如今西金虽然不到只能固守一座城池的程度,却也是肉眼可见的没有前途,又恰逢大败,完颜亮能将内乱拖了一个月,已经算是手腕惊人了。

当然,若是从马后炮的角度来说,这场内乱其实没有胜利者。

作为叛军一方固然彻底崩溃四散而逃,有人去了西夏故地,有人去了陇右,还有如胡冲这等聪明人一杆子跑去了河中府。

然而这些本来就是金国的兵马,大败之后完颜亮收拢的两万多兵马没了一大半,整个西金西线稀里哗啦就剩下数千女真本部了,让女真贵人们哭都找不到坟头。

而在城中的那些野心家们则是更惨。

由于双方都搞了一次突然袭击,外加主心骨斡道冲在城外搞事,城中叛军的行动完全与城外脱节了,他们刚刚冲出来举起旗帜,还没来得及喊上一两句口号,就被堵在城中,被合扎猛安追着砍。

关西自从西夏立国之后就是边疆,民风剽悍,百姓也纷纷加入了混战之中,长安城中很快就陷入了大乱。

所谓夜黑风高杀人放火,不知道是有歹人放火,还是厮杀中不小心引燃了房子,总之,当日傍晚火势就起来了。

各方又停战救火,但是水火之威哪里是人力可以仓促阻止的?

大火烧了两天两夜,小半个长安城加上大半个行宫付之一炬,就连完颜亮的大胡子也烧没了半边,堪称损失惨重。

就算算上因为朝中政治原因而不得不撤回的四川大军,外加过去两年一直被压着打的张从进、李师颜两部,如今的关西竟然连一个赢家都找不出来。

就在关西局势以一种十分滑稽的姿态安稳下来的同时,宋国的大乱才刚刚开始。

没办法,别看史书上动不动就是百万大军,联营数百里,但实际上,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精锐野战军加起来最多也就三十万罢了。

对于割据政权来说,四万精锐野战军覆灭后,说他只剩下最后一口气,那是有些过分,但说他伤筋动骨,被拆了半扇肋骨,倒也是恰如其分。

事实上,当两淮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朝中,宋国朝野上下一时寂静无声。

听说史浩史相公虽然脸色如常,指挥若定,却在结束政事堂的公事之后,试了三次都没从椅子上站起来,还是属吏架了一把方才站直身子。

至于赵构……宫禁之中倒也不好打听,只不过听说宫中在不停的召集商船,并且准备征调两浙水军总管李宝回临安。

这就是标准的浮海而逃的起手式了。

这破事赵构已经干过一次,想干过一次,如今再准备干一次也属实是情理之中。

在关键时刻,杨沂中终究是没掉链子,将此事掐灭在萌芽之中。

如今大宋海军十分靠谱是不假,但汉军也是有强悍海军的。

到时候大汉海军一路追击,赵官家难道是想要逃到爪哇国与野人作伴吗?

这还仅仅是宋国最高层的动作,至于已经趁势而起的江南割据派官员则是集体来了个大刹车。

最典型的则是对陆游的攻讦一日之间全都销声匿迹。

原本朝中打的如意算盘是将陆游召回朝中,如果他敢回来,就以虞允文、刘淮余党罪名将其处置了;

如果陆游不回来,那就直接宣布他为叛臣,号召蜀地官员豪强士大夫一起动手,将其弄死。

从此之后,宋国朝廷只有割据派一家独大了,关起门来过小日子,让人想想就开心。

不过种种算计在辛弃疾的铁蹄之下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今宋国的‘叛臣’刘淮已经派遣部将横扫了两淮大军,若是陆游也成了‘叛臣’,死的还指不定是谁呢!

割据派偃旗息鼓之后,原本在这一个月中被迅速打压的主战派立即抬头,试图做出一些改变。

但比较黑色幽默的是,高层的主战派基本上都因为虞允文之死而弃官回家,而那些中低层之人迅速陷入了思想混乱之中。

太上皇篡位之事可是亘古未有,这到底算什么呢?难道能说赵构这个当父亲的不忠不孝吗?

赵眘又是实实在在的疯了,想要为其张目,让赵构还政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至于主战北伐……

如今两淮大军全军覆没不就是因为北伐导致的吗?

你不能说因为没跟金贼打,就不算北伐吧?

因此,主战派只是在民间起了一些声势,随后就因为头领的丧失与思想混乱而彻底失势,根本翻不起风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