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攻下归绥(2/2)
“冲!”他一马当先,马刀劈翻两个试图抵抗的骑兵,一营的战士们像潮水般涌上去,与三团的弟兄合力将敌骑压回城内。
“哐当——哐当——”归绥城的四门同时发出沉重的响声,厚重的橡木门板被死死关上,门闩落下的“咔嚓”声在夜色里格外清晰。城头突然亮起无数火把,德王的骑兵在上面大喊大叫,却没人敢再冲出来。
陈振华站在西门外,黑鬃马不安地刨着蹄子,蹄铁碾过冻硬的血痂。他抬头看向城头,火把的光线下,能看见伪蒙军士兵慌乱的身影,还有几挺机枪正被抬到垛口后——显然,德王是想凭借城墙死守了。
“师长,歼灭了德王的一个伪军旅长安画亭,一个伪军团长王梓修,活捉一个伪军团长石玉山。”马三华抹了把脸上的雪和血,“咱们伤亡不小,骑兵一团阵亡了九十多人,独立13团也伤亡了近百人。”
陈振华没说话,目光扫过雪地里的尸体和血迹,那些刚冲出城门的德王骑兵几乎被全歼,包裹里的银锭和绸缎散落在雪地上,像一堆刺眼的垃圾。
他知道,这场仗才刚刚开始,归绥城的城门虽然关了,但德王的主力还有一部分在百灵庙和固阳,想拿下这两座城,怕是要付一定的代价。
远处的草原上,最后一丝阳光消失在地平线后,黑夜像块巨大的黑布,缓缓罩住了归绥城。陈振华握紧马刀,刀鞘上的冰碴在火把的光线下闪着冷光——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拿下归绥城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陈振华站在城楼之上,望着城外被积雪覆盖的旷野,眉头依旧紧锁。
城楼上的风裹挟着雪粒,打在他的棉军大衣上发出簌簌声响,可他丝毫没有在意——此刻盘踞在包头、化德和固阳的德王残部,才是压在他心头中的最后的巨石。
德王经营绥远多年,麾下骑兵向来以凶悍着称,尤其是据战前侦察与俘虏供词汇总,光是包头周边就盘踞着至少三个骑兵团,固阳方向更是有一个师的布置,师长李守信,近四个团分散布防,算下来总兵力竟不下7个团。
同时化德还盘踞着德王的一个骑兵旅,由赵奎阁带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汉奸。
这些骑兵熟悉草原地形,又配备了马枪与少量迫击炮,若是放任其盘踞,不仅会威胁归绥与乌兰察布的补给线,更可能成为日后反攻的隐患。
“师长,各部队都已经完成休整,骑兵一团的战马也喂了精饲料,随时能出发。”杜易得裹紧大衣走到陈振华身边,递过一张标注着红色箭头的地图。
“这是最新的侦察报告,包头方向的伪军似乎在收缩防线,固阳那边的伪军也有异动,好像在往黄河沿岸集结。”
陈振华接过地图,指尖在包头、百灵庙、武川与固阳多个地名上重重一点:“收缩防线?怕是想固守待援。至于包头的异动……多半是想渡黄河跑路,告诉各部队,绝不能让他们跑了!”
他之所以如此急切,除了军事上的考量,更有一层长远打算——包头的地理位置与工业基础,是建立新兵工厂的绝佳选择。
陈振华打算在拿下包头之后,他就立刻派人勘察过包头的地形,那里有现成的铁路支线,靠近煤炭产地,同时在附近又有铁矿石产出,又有黄河水运之便,若是能将兵工厂开办到此处,既能避开前线炮火,又能快速将武器输送到各战场。
可眼下,这片沃土还被伪军占据着,若不尽快肃清,一切规划都只是空谈。不过陈振华也清楚,单凭自己麾下的兵力,想要同时拿下包头、固原、武川和百灵庙,难免捉襟见肘。
好在开战前,他已通过120师的胡子师长联络过第二战区北区副长官傅作翼,约定第二战区从银川方向出兵,沿绥远南部的东胜、五座塔、沙坝子、含布云等地往东推进,与自己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只是连日来战事胶着,电台信号时断时续,对方的具体进展如何,他至今没有确切消息,但是陈振华自己心里清楚,是否明智的趁此机会往东进攻,不仅包含了傅作翼的睿智,同时也掺杂着国府方面的安排和布局。
“看来只能靠我们自己先动起来了。”陈振华将地图折好塞进口袋,转身走下城楼,
“传令下去,独立13团一营驻守归绥,包括未来的武川、固阳和包头,负责清剿残敌与维护后方治安;骑兵一团继续往西进攻,直到将武川周围的德王伪军全部消灭,然后再奔袭包头,同时查看骑兵二团是否已经将土城子、四王子府、太庙和百灵庙已经拿下,然后挥师南下合围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