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 第937章 赵佶回国

第937章 赵佶回国(2/2)

目录

年轻士兵小心翼翼地将钱袋贴身收好,又向登记官询问了回灵州的路线,确认沿途有大乾军护送百姓返乡后,才放心地转身离开。

他走得很慢,不时回头望向登记点,脸上带着释然的笑容,那是对自己活下来的庆幸。

与选择返乡的士兵不同,还有几名年长的禁卫军士兵,在登记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加入大乾军。

他们中最年长的老兵,已有四十多岁,脸上布满皱纹,左手还缺了一根尾指,那是早年征战留下的伤痕。

“我们不回家了,想加入大乾军。”老兵代表几名战友,对登记官说道,语气坚定。

登记官有些意外,问道:“你们为何愿意加入大乾军?不怕再上战场吗?”

老兵笑了笑,指了指街道上正在帮助百姓清理碎石的大乾军士兵:“俺们一辈子都在战场上,从十三四到现在,一辈子除了拉弓抽刀,战场杀人,别的什么都不会,除了当兵,俺们几个老兄弟也不知道怎么活。”

另一名士兵补充道:“再说,俺们也没家了,离开军营,也不知道去哪。”

登记官将他们的信息记录在册,告知他们后续会有专门的军官对他们进行训练,编入大乾军序列,享受与其他士兵同等的待遇。

几名士兵听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互相看了一眼,算是有了着落。

当西夏投降的消息在西北大地传开时,另一支队伍正沿着黄河东岸缓缓向北行进。

这是押解前宋皇帝赵佶前往洛阳的大乾军队伍。

队伍前后戒备森严,赵佶被安置在一辆简陋的囚车中,曾经的长衫早已被换下,身上穿着普通的囚服,头发散乱,面色憔悴,再也没有了往日大宋天子的威严。

尽管之前赵佶从长安到兴庆府的路上已经走过一次,可是这一次回国之旅,却让他不知如何抬头。

囚车所到之处,消息很快传开,沿途百姓纷纷围在路边,想要看一看这位亡国之君。

人群中,情绪复杂多样,有的百姓想起之前西夏劫掠长安时,亲人被掳、家园被毁的惨状,忍不住对着囚车唾骂。

“昏君!”

“若不是你沉迷书画、荒废朝政,咱们怎么会遭此劫难!”

有的老人则看着囚车中落寞的赵佶,忍不住叹息:“终究是曾经的天子,落到这般田地,也算是一种报应了。”

一名经历过长安劫掠的老妇人,颤巍巍地走到囚车旁,手中攥着一块破旧的布料,那是之前她女儿被掳走时留下的遗物。

“陛下,”老妇人声音沙哑,“我的女儿,再也回不来了……你可知,多少百姓因你家破人亡?”

赵佶听到这话,头埋得更低,不敢与老妇人对视,眼中满是愧疚,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黄河的水流奔腾不息,押解队伍在百姓复杂的目光中继续前行,赵佶坐在囚车中,听着耳边的唾骂与叹息,心中五味杂陈。

他把脸深埋双膝之间,用稻草堵住耳朵,脑海中想的是之前的锦衣玉食,出入左右必有太监宫女伺候,如今,除了后面囚车里的自己的长子,哪里还有人陪在左右?即便是当时一起被劫掠入西夏的老臣,不少也都已经油尽灯枯死在半路!

想到自己要到洛阳,赵佶恨不得立即去死,可是,又没有这个胆子。

在左右纠结之际,囚车,已经到了洛阳城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