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老朽的王朝(2/2)
青婉又给了元嗣一份,也不管对方能不能看懂。
元嗣有些好奇地翻看起来。
青婉在那里说道:“今年各地区的建设都超额完成,特别是粮食产量。明年的话,我们将重心放在经济文化、工业科技建设方面……”
“争取全方面提升太平域及其周边地域百姓的文明水平、生活质量……”
“从而达到辐射整个天下,带动天下王朝文明的进步……”
“后面是一些细节的规划章程和措施,是召集很多人一同商议讨论定下来的。”
元嗣听得心中惊奇,不禁仔细查看起来。
虽然其中内容有很多不能立即了解通透,但他也是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关于各种政务也是了解得很。
看完这一份文件之后,元嗣有些心惊于太平域这边这些人才们的想法。
按照其中的一些规划内容,太平域能带动整个天下文明的发展进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他也清楚太平域还有许多从外地来历练的人。
这里,可以说是在给其它地方培养一些新时代的人才。
新的文明思想已经萌芽,以后将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子……
元嗣也不清楚,但他可以肯定的是,这里或许真能成为天下文明的中心。
来到了这里,元嗣真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青婉看向元嗣,笑眯眯道:“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元嗣看着青婉,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青婉见状道:“啊,不急,慢慢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说起来,咱们这边还缺少像你这样的强者……”
陆正道:“你让人给他安置一个住处吧。”
青婉点头道:“没问题。”
反正这边也没几个人见过元嗣,也不用担心元嗣这么快就暴露了身份。
待元嗣离开,赵媞忍不住低声对陆正道:“他真是魏国的那位……”
陆正笑了笑,说道:“这也做不得假吧?魏国太子元焘政变登基,这一位退位让贤入了佛门,他在魏国待久了,想过来看看,至于以后会不会留下来,我也不清楚。”
毕竟元嗣想要去哪里,他也不好阻拦。
不过这一位只要聪明的话,也不会乱跑,哪怕要回魏国,也要跟两边打个招呼。
好歹也是曾经的一国之君,还是有很多人会在意其动向的。
赵媞奇怪道:“不过,你和他的关系……”
赵媞实在想不通陆正怎么和谁都能搭上关系的样子。
陆正道:“以前与他有过接触,还论过天下大势,甚至还给他提过不少治国理政之策,没想到他会在一年之后落到这样的局面……世事无常,也没什么好说的,平常对待就好。”
赵媞表情古怪,她可是听说陆正和魏国太子的关系匪浅。
若说魏国的变故和陆正没有关系,她可不太相信。
陆正见赵媞的眼神,大抵能明白对方在想什么。
不过陆正也没有解释什么,他确实跟元焘提了一句建议,但真正让元焘走到那一步的,可不是他。
纵然陆正不提及,恐怕元焘也会那么做,只是事情早晚的问题。
陆正转而道:“姑娘还适应这里的生活吧?”
赵媞微微点了点头,但一想到自己以后可能和元嗣共事,怎么想都觉得有点别扭。
赵媞道:“云宗主去北方了,极北之地,说是是拜访一下故人。”
陆正眼神微动,极北之地是在北域更北的地方了,那片地域人迹罕至,根本没有听说有什么势力存在。
估摸着是有什么高人隐居在那边修行。
……
魏国的局势变化,以很快的速度传达至其它王朝。
安太玄正忙着整治安国境内的儒道世家,都还忙得有些头疼呢。
一听说从魏国传来的消息,让他整个人都激灵了一下。
安太玄翻看好几份情报再三确认,眼中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魏国那一位,好端端的居然被魏国太子给推翻了?这真是……”
安太玄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事发突然,甚至是一点征兆都没有。
那一位魏帝,差不多是和他同时间登基的,正是壮年之际,结果冷不丁被赶下了台?
前不久他还听闻对方因为免除魏国田税,被世人称赞为一代明君呢。
这还没有明多久呢……
安太玄摸着下巴,琢磨道:“朕记得魏国太子主张变法改制的吧?还是得了魏帝的默许,这闹着闹着,怎么就走到这种地步了?真是让人看不懂……”
旁边的忠良低声道:“魏国新君登基,国内矛盾肯定积攒了不少,魏国的起势恐怕得停滞一下了。”
安太玄啧啧道:“这天下真是乱得让人都看不懂了,打仗的打仗,内乱的内乱,还有……”
安太玄现在都没心思看其它大国闹出来的戏了,安国儒道出的乱子已经够大,人心都快不稳了。
不过这正是因为儒道圣贤的离开,国内那些呼吁变革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当然,这也少不了有人在背后造势。
这是在安太玄的默许下造势,甚至还让求知学府那边立儒家新学来对抗旧的儒家势力,从而削弱那些世家大族的影响力。
安太玄想了想,说道:“继续让人留意魏国的那边情况,特别是那位魏帝的情况,是死是活要查个清楚……”
要是那一位死了,他也不介意让人去魏国整点乱子,扶持一下其它魏国皇族宗亲搞搞事,给魏国添一添堵。
这也算是针对其它大国的基本操作了。
估计得到消息的其它大国也是有着这样的想法。
针对邻国,其它王朝做不到雪中送炭,但火上浇油的手段还是有的。
吩咐了一些事,安太玄继续处理着公务。
他倒不担心自己会跟那位魏帝一样重蹈覆辙,所以很安心。
在安国皇室之中,还没有哪一位有足够大的权力能引来一场政变。
虽说安靖曾经说过一些不切实际的话,但想要学着魏国太子那般行事……
安太玄觉得给安靖那样的机会,朝中百官也没几个支持的。
那些臣子的思想,可没有陆正放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