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奋戈直前虎人立(1/2)
“父帅呢?!谁看到父帅了?!”
大散关之下,吴挺每见一人都要大声询问一遍,但是所有人都是颓然摇头。
此时,这名西军有名的衙内已经不复之前的丰神俊朗,披散着头发,胡子拉碴,灰头土脸,身上的铠甲满是血污,披膊也失了一个,另一个则是垂在腰侧,随着他的动作不断晃动。
大将张舜中同样狼狈,却直接拦住了吴挺:“五郎,乱成这个样子,节度即便在,又哪里能找到呢?”
吴挺瞪着血红的眼睛,盯着张舜中大喝:“你这厮是什么意思?!”
张舜中拉着吴挺的胳膊:“我说现在应该立即去黄牛堡,大散关之前被攻破一次,如今是守不得了,只有在黄牛堡,才能继续维持。”
吴挺眯起了眼睛:“你的意思是,弃我父于不顾吗?”
张舜中终于不耐,狠狠捶了一下吴挺的胸口:“吴挺,你发什么神经?!咱们去黄牛堡是为了阻拦金贼,难道让金贼一路杀进成都,方才能救节度吗?”
吴挺脸色显得苍白,以至于双腿也有些发软,被当胸一拳捶得向后退了几步。
有些事情,根本就是明摆着的。
吴璘乃是宋军主帅,无论是到哪支军中,自然会立即获得最高指挥权,各路宋军也会自发保护吴璘。
如今吴璘既然没在这大散关之下,那就说明他要么被金军所擒,要么就是直接死了。
当然,吴璘也有可能逃到深山之中,只不过金军马上就要攻来,封锁陈仓道之后,吴璘在山中终究还是或俘或死罢了。
正如张舜中所言,此时待在大散关反而没有意义,若是真的让金军一杆子打通蜀道,那他们吴家也合该全家去死了。
吴挺心乱如麻,六神无主:“张二哥,你说如今要如何去做?”
张舜中立即回应,似乎早有腹稿:“你现在就带着所有人走,在黄牛堡聚拢兵马,那里要有姚老头留下的千把人,是可以守一守的!”
吴挺咬牙点头,刚转身却又恍然察觉到一事:“张二哥,你呢?”
张舜中重重叹气:“我带着些人在大散关守一守,拖延下时间,你快些去吧。”
吴挺闻言愣住:“张二哥,你不是说大散关不可守吗?”
“我知道。”张舜中坦然得不像话:“只不过我受大吴相公的大恩,总该报一报才对。
莫要在此饶舌了,赶紧走!你也莫要以为你能轻松了,黄牛堡不成,你就去凤州,凤州城不能守,你就去仙人关,白水关,一定要堵住金贼,听明白了吗?!”
吴挺知道此时时间耽搁不得,所有人都身负重任,也就一抱拳,转身离去了。
一路上遇到无数宋军溃兵,与其余战场上的溃军不同,由于蜀道乃是南北一条路,因此宋军无法四散而逃,只能向南一路狂奔。
这些兵马有许多都是吴挺亲手训练的,都是在关西与金军正面厮杀过的精兵,此时竟然落得如此下场,让吴挺有些恍惚起来。
他突兀想起吴璘所说过的岳飞之事。
当日岳家军也是这般惊慌恐惧,四散而逃吗?
好像不是的,听说在之后的大战中,岳家军还是能出兵的。
如此看来,自家伯父与父亲还是要差那岳鹏举一头。
胡思乱想之中,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吴挺来到了黄牛堡左近,寻到了本地留守的统领官,下令当道烧火造饭,随后试图收拢溃兵,再次迎战。
然而刚刚收拢了五六百人,吴挺就听到北方一阵骚乱,随后则是有人大喊,金贼来了,金贼来了!
没人知道是不是金军已经杀来,然而宋军此时已经成了惊弓之鸟,闻言又是起身想逃。
只不过大部分人都已经疲惫交加,逃也逃不动了,干脆在山窝子里一缩,期待无论谁来都别发现自己。
可还是有些许跟着吴挺赶到黄牛堡之人是已经吃了饭,歇息了片刻的,他们体力相对充足,立即拔腿就跑。
吴挺被裹挟在其中,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黄牛堡守军也随之溃散,心中升腾起一阵绝望。
黄牛堡这么快就没了,难道之后的凤州城,白水关,仙人关就可以守吗?
这就是大败之后的常态了,溃军会将那些还算妥当的兵马裹挟在其中,使得无论战线有多么妥当都无法维持。
历史上的许多战役,在前线失败之后,后方迅速崩溃瓦解,就是这个原因了。
而吴挺绝望的地方就在于此,若是一路溃到略阳,那么陈仓道这条入蜀要道就要被金军兵不血刃的占据了,四川真的就不为国家所有了。
浑浑噩噩之中,吴挺只觉得前方一片明亮,抬头望去,只见一支大军正在高举火把,当道列阵。
为首的一员大将大呼:“我乃是成都路诸军都统制张振,谁是将主,出来回话!”
严阵以待的淮西兵同时用兵刃敲击土地,在隆隆鼓声中齐声大喝:“止步!止步!”
数百奔逃至此的宋军纷纷停住了脚步,他们丝毫不怀疑,一旦他们冲击军阵,这些淮西口音的宋军是真的会痛下杀手的。
吴挺挤开人群,大声说道:“我是吴挺!将军是哪路援军!”
张振立即上前,上下打量了一番后,方才抓住吴挺的胳膊,将其拉回到后阵:“你既然是吴挺,那就随我去见陆相公。”
吴挺在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奔波之后,已经有些浑噩,一时间竟没反应过来谁是陆相公。
待看到火把映照下的一名清瘦文士时,吴挺方才猛然意识到,此时此刻,还会有哪个陆相公会领兵至此?
必然是四川制置使,总领巴蜀政务的陆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