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金童奖的现实(1/2)
10月17日力克摩纳哥后,西班牙人队为球员安排了恢复性训练后便放假休整。杨明如同往常一样,在放学后来到基地进行恢复。
当他出现在训练场上时,亚伦·马丁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过来,脸上洋溢着比平时更甚的兴奋。
“牛啊,杨明!”马丁的声音格外响亮。
杨明点点头,脚步未停:“嗯,我知道。” 他对马丁的夸张早已免疫。
“喂!你这反应也太扫兴了!”马丁不满地嚷嚷,“我明显是有重磅消息啊!你就不想知道?”
杨明瞥了他一眼,语气平淡:“你的‘重磅消息’,我听得够多了。” 尤其是赛前,马丁的紧张总需要通过对他进行信息轰炸来缓解。
“算了算了,我马丁大人宽宏大量,”马丁摆摆手,随即凑近,压低声音,带着一种分享惊天秘密的激动,“我听说,今年的欧洲金童奖,板上钉钉是你了!现在外面都传疯了!”
欧洲金童奖(Golden Boy)将于10月23日揭晓最终得主。杨明作为25人候选名单中的佼佼者,近期的舆论热度被推向了顶点。
杨明对此并未过多关注,但队友们显然被这氛围感染了。马丁话音刚落,马克·罗卡也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笃定的笑容:
“杨明!这还用听说?看看你的数据!上赛季26场正式比赛,20个进球,5次助攻!对阵巴萨帽子戏法!在伯纳乌一个人戏耍佩佩和卡塞米罗打进世界波!刚在欧冠赢了曼城和摩纳哥!这表现,金童奖不给你给谁?其他候选人跟你一比,简直像在踢业余比赛!” 罗卡的语气斩钉截铁,充满了对这位青训伙伴的崇拜。
“是啊!我也这么觉得!”一个浑厚而带着笑意的声音加入进来。
杨明抬眼,看到高大的米林科维奇正站在不远处。这让他略感意外。罗卡和马丁是坚定的“保级派”青训,与“欧冠派”代表米林科维奇并非一路人。
“他专程在这儿等你呢。”马丁努努嘴解释。
米林科维奇走近,真诚地看着杨明:“杨明,我和他们一样,是特意等你来做恢复的。”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你的表现,配得上任何奖项。金童奖?那只是开始。我很好奇,你的极限在哪里。” 米林科维奇越来越被杨明的实力和潜力所折服,这位年轻人展现出的巨星潜质,让他觉得与之为伍是种荣幸。
恢复过程中,马丁和罗卡依然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颁奖,畅想着杨明捧杯的场景。米林科维奇则更多是微笑倾听,偶尔附和几句,目光不时落在闭目养神的杨明身上。基地的电视里,体育新闻也滚动播放着金童奖的预热,循环播放着25人名单的集锦,其中就有杨明任意球破门的视频。
在龙国国内,媒体的宣传堪称铺天盖地:
“历史性突破!杨明锁定金童奖,龙国足球的骄傲!亚洲之光!”
“数据碾压!上赛季26场20球5助攻!国家队8球3助。本赛季已经打入11球的杨明让金童奖无悬念!”
“回顾杨明封神之战:国家德比戴帽羞辱巴萨!伯纳乌单挑皇马双闸,戏耍世一腰技惊四座!世界波任意球攻破皇马大门!”
“以弱胜强!杨明两粒进球连克曼城、摩纳哥。”
“从西乙到金童,杨明书写亚洲足球新篇章!”
各种集锦、分析、专家预测充斥着网络和电视屏幕,几乎营造出一种“非杨明莫属”的全民狂欢氛围。球迷们翘首以盼,等待着23日那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而在欧洲,被宣传的最多的人或许是姆巴佩、或许是登贝莱、拉什福德、普利西奇,甚至可能是从皇马租借到西班牙人的特奥·埃尔南德斯,总之绝对不是杨明。
意大利都灵,《都灵体育报》编辑部 - 金童奖评选最终会议。
喧嚣的评选会议结束,结果已定。大部分工作人员已离开,只剩下负责整理最终文件的年轻编辑安德烈和他的部门主管马西莫。
安德烈盯着手中的最终投票统计和候选人数据对比表,眉头越皱越紧。他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充满了困惑和不平:
“马西莫先生,我…我还是不明白。您看这数据,”他把表格推过去,手指点着关键位置,“杨明,从去年西甲登场后算起,到本赛季至今,一共37场正式比赛,21个进球,8次助攻!对手包括巴萨、皇马、曼城、马竞这样的顶级球队!他在加泰罗尼亚德比戴帽,在伯纳乌单挑佩佩和卡塞米罗打进任意球世界波,刚在欧冠绝杀了摩纳哥!他的表现是现象级的!而且他才17岁!”
他又指向另一栏:“姆巴佩,上赛季法甲和欧冠数据确实亮眼,但是没有杨明的能力如此夸张,而且杨明还是在西班牙人这样的弱队。从持续高光和对顶级对手的表现来看,杨明明显更胜一筹!为什么最终排名是姆巴佩第一,杨明第二?这…这不符合体育精神!”
马西莫,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眼神精明的中年男人,放下手中的咖啡杯,靠在椅背上,目光扫过激动的安德烈,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淡漠和不易察觉的疲惫。
“安德烈,”马西莫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做好你分内的工作。整理好文件,发布公告。其他的,不是你该过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