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03:经济干将谭慧(1/2)
济州市是西江省第二大经济强市,经济总量连年稳居全省第二,去年的Gdp总量与省城东川只差九十三亿。
在年初的市“两会”上,市长谭慧充满豪情壮志地提出要求,本年度Gdp总量将追平省城东川。
对济州的情况,木见林还是有所了解的,其复杂程度并不亚于当年任职的绥安。
谭慧是全省出了名的经济干将,工作作风激进,敢说敢干,市直部门一把手只要稍不如意,她是说换就换。
这样一名强势的女市长,和省委常委兼市委书记的魏国璋关系很僵,还多次闹到省里,边震则是睁只眼闭只眼。
魏国璋知道,谭慧是边震最看重的下属之一,他也只得在很多问题上让步。
木见林想清楚其中的利害,于是道:“边书记、姜部长,其实许慧同志更适合担任济州市委书记,这些年济州稳居全省第二经济大市,谭慧同志是功不可没,亮眼的成绩摆在那儿,谁也否认不了。”
边震严肃地道:“干部的选拔任用是组织经过深思熟虑后并结合当地干部队伍建设实际作出的决定,并不是想当然的想让谁上就让谁上。”
边震缓了一下,继续道:“有的同志抓经济是把好手,但要稳全局恐怕就欠些火候了。”
姜长信点头道:“边书记说的没错,谁上谁下谁留用,这些都是组织考虑的事。见林同志,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明确的告诉你,完全没这必要。”
边震要离开西江了,他当然不想为了让自己的干将上位而和中央唱反调。
在省委常委兼济州市委书记人选上,边震向中央推荐的是谭慧,而林一铭推荐的是自己的得意弟子木见林,中央最终决定由谁来担任西江省委常委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
姜长信突然出现在西江,就是受林一铭的委托来做边震思想工作的。
有时候,妥协和让步也是一种政治智慧,特别是中央领导的建议和意见,你就更得听进去。
边震转向推荐木见林作为西江省委常委人选,就是为自己顺利调回京城卖了一个人情给林一铭。
木见林离开了边震的办公室,他的心里没有一丝的喜悦。
下午上班后,木见林登录济州市人民政府网站,他必须尽快熟悉济州的基本情况。
木见林特地点开市长谭慧的简历认真看起来,这位与自己同龄的女市长,不但外貌出众,而且初始学历也相当硬气,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的经济学硕士,外加公派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留学经历。
更重要的是,谭慧的工作履历也相当丰富,从一个边远乡镇的一般科员、副镇长、镇长、镇党委书记、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一步步上来,五年前从海安县委书记任上调到省城东川市任副市长,一年后进入东川市委常委会并担任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边震担任省委书记后,谭慧再进一步,调到西江省经济强市济州担任市长。
从工作经历来看,木见林和谭慧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多不相似的地方。
木见林在各级党委领导岗位上的时间居多,而谭慧则是担任各级政府一二把手的时间较多。
魏国璋出问题,谭慧当然是知道的,她也在四处活动,希望在关键时候更进一步。
她最大的依靠力量就是省委书记边震,在她的认知里,只要边震向中央推荐自己为省委常委人选,十有八九能成功。
木见林离开边震的办公室没多久,姜长信也离开了西江省委,乘下午两点的飞机返回了京城。
边震叫来秘书贺长林:“你给谭慧打电话,让她抽时间来我办公室一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