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不念旧人人心安,武官思荣华再献媚(2/2)
琅华:“皇上别打趣臣妾,他有求于皇上才会如此,到了臣妾跟前儿说不定就跟其他人一个样。”
弘历:“这些臣子不想着在政事军务上尽心,就想着献媚讨好于朕,朕想不烦都难。”
弘历抱怨不断,但是心情还是不错的,见琅华被自己逗笑了他自己心情跟着格外愉悦,时光如流水东去,但是他们二人一如既往的亲密要好。
琅华:“皇上身边那么多臣子,偶尔一两个心眼多的也不奇怪,皇上您是何等英明,对付这样的臣子那都是小菜一碟。”
弘历:“军务重事不可儿戏,当初随傅恒去西北的干将都是精心挑选的,朕对他们也存了指望,眼下没有战事不代表今后没有,若驻守的将臣不能尽心朕和京中的大臣心中不安。还在有傅恒守在那儿为朕分忧,慎妃的胞弟也英勇机智才不至于让朕太过忧心,回头朕会好好嘉奖他们也给其他将士做个表率!”
琅华:“皇上有主意就行,朝政上的事不用说太多给臣妾听,臣妾也不敢听。不过想起那画中的女子,臣妾还是要问一句皇上可还有意?”那武官讨好皇上但不代表那女子不好,听下来也是个才貌俱佳,品行高洁的女子,若皇上想不如就。。。。。”
“不可不可不可!”弘历放下筷子,头摇得像永琏的拨浪鼓一样。
浪华:“哦?为何?皇上当日不是还为舒贵人的离去而伤心难过了好几天吗?”
“唉!”弘历放下酒杯,似一个经历尽了沧海桑田终于了悟的世外智者一样向琅华解释:“那女子在宫外日子过得平静自在,若朕单凭一幅画像就贸然把人召进宫中难免强人所难,这要传出去朝臣们还不得炸开锅议论不休,朕虽怀念舒贵人但也不想因此让她泉下不安。”
琅华心中大石落地:“哦!!!臣妾明白了,既如此不如皇上就给那武官一个准信儿,让他以后别去打扰人家了。”
弘历:“在他离京前朕会狠狠训斥他,朕要以他为例让那些心有旁骛的文官武将好好收敛收敛,别今日送画明日送谱的不像样子!”
幸好!幸好!琅华的心彻底踏实下来,原来只是虚惊一场。
那武官回到家中屁股还没坐热就遣了小厮去请当日同他一起在宫中做御前侍卫的两个旧识过来叙旧。
两个旧识本领不算出众,在宫中几年如一日的守着个差事做得也甚无趣味,听了他的遭遇后连说他们三人是时运不济的第一名,难得遇到个绝佳的机会结果就着样,真真是天不住他们。
借着一壶酒和一盘花生米他们聊到了深夜,该抱怨的抱怨完了,该骂的也骂够了,剩下的话题和心思都归拢到了如何撩拨起皇上对那人那画的兴趣上。
侍卫甲:“我倒是还记得当年娴嫔还是答应的时候借着舒贵人见了皇上一会儿,后面皇上就对舒贵人淡淡的,好像是嫌舒贵人多管娴嫔的事儿。”
侍卫乙:“娴嫔有这么招皇上讨厌么?”
侍卫甲:“你忘了,那会儿娴嫔去养心殿求见皇上,十次才能勉强见一面,而且也就几句话的功夫。”
武官:“照这样说这舒贵人被连累的失了皇上宠爱也够惨的!不过话说回来,她为何要吃力不讨好的帮娴嫔?”
侍卫乙:“不清楚,保不齐是有什么把柄在她手上!”
侍卫甲:“乱说,舒贵人那会儿圣眷正隆,谁敢对她造次?我倒是觉得像是被娴嫔给利用了,不然你们想,娴嫔是宫里的老人了,要帮她皇后和其他嫔妃怎么不帮?搞不好就是她占着舒贵人不了解才被她蹭上了。”
武官摸着下巴:“这么说也不是不可能。”
侍卫甲咽下一口酒后表达欲随酒瘾不断上涌忍不住继续说:“舒贵人能被娴嫔蹭上,想必是娴嫔日积月累不断在她身边下了功夫,所以宫里最了解舒贵人的肯定就是娴嫔,若是咱们能从她那里挖到一星半点关于舒贵人的消息往那女子身上靠的话,说不定能借故人引起皇上的兴趣!”
侍卫乙:“娴嫔这回被罚惨了,宫里上下缺衣少食的,咱们不如凑点好的奉上说不定能打听到点有价值的东西。”
武官:“这倒好办,可是我不想咱们亲自去做这事,不知宫里有没有其他可用之人?”
侍卫乙朝嘴里扔了一粒花生米得意笑道:“嘿!这你可问对人了。一个月前我顶一个兄弟去冷宫当差那天就遇上一个小太监说是奉了娴嫔的命去冷宫干活的,他说只是因为一点小错就被罚过去,正想找个机会回去呢,咱们把东西给他,让他拿着讨好娴嫔顺便打听打听如何?”
三人酒杯一碰,一拍即合。
第二日一个满满的钱袋子就在小恩子眼前晃荡,他两眼放光捧起双手接过钱袋子满心欢喜的摸来扶去。
他在延禧宫那几日可没少听娴嫔对吃食衣物首饰的怨言,这些送去指不定她开心什么样呢,听到事成后自己还有一份他也不管不顾的点头答应了俩侍卫的要求。
如懿忍不住上扬的嘴角接过钱袋子时眉毛都要挑到头顶,她入宫这么多年还第一次遇上这样的好事,原来被人求就能有这么多钱,早知道她就不端着了。
如懿:“念在和舒贵人交好的份上,也念在他们感恩被舒贵人母家帮过心意上,本宫可以帮她们,舒贵人文采斐然,当年做的诗本宫还保留着两首,另外舒贵人还送过一支银钗给本宫, 你统统拿去给他们。”
小恩子没想到此事会这么顺利,如懿不仅答应了还要一给二,还对他特别满意,说他是她见过的最有本事的太监。
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