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学名张好古 > 第620章 顺德府存

第620章 顺德府存(1/2)

目录

他们每日都会在城墙上巡视,检查士兵们的防守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一旦发现有士兵懈怠或者防守出现漏洞,他们会立即进行纠正和处理,确保城防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万无一失。

这场精心策划、全面部署的城防行动,凝聚了众多人的心血和智慧。无论是士兵们的奋勇守卫,还是官员们的精心组织,都展现出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这座城池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守护着城中百姓的安宁与和平。

虽说安排妥当,但是府城内外,也是人心惶惶。推官张印中立于城楼之上,远眺西北方向腾起的烟尘,眉宇间锁着深重的忧思。

他深知,顺德府城垣虽固,然兵微将寡,若清军主力压境,必如卵击石。当务之急,唯有火速求援。

他即刻召来心腹哨探,沉声嘱咐:“此去巨鹿大营,务必星夜兼程,面呈督师卢象升与分监陈镇夷,言明顺德危如累卵,恳请天兵驰援!”哨探领命,策马扬鞭,踏着冻土疾驰而去,马蹄溅起的雪沫在残阳下如血点般飞散。

十二月初五日,巨鹿大营。督师卢象升正伏案批阅军报,案头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刚毅而疲惫的面容。这位以忠勇着称的明军统帅,素以“身先士卒、誓死报国”为信条,此刻眉头紧锁,指尖轻叩着张印中求援的密函。

总兵杨国柱掀帘而入,甲胄未解,风尘仆仆。卢象升将密函递过,声音低沉却如金石掷地:“杨将军,顺德告急,清虏已临境,若失此屏障,京师门户洞开,其祸难测!”杨国柱阅毕,慨然道:“督师明鉴,顺德乃咽喉之地,当速遣精锐。末将愿亲点兵马,即刻驰援!”二人即刻召集幕僚,于中军帐内详议军机。

帐中炭火噼啪,地图铺展,卢象升以指尖点指顺德方位,决断道:“参将李有功骁勇善战,游击刘世爵沉稳老练,命其率五百精骑,轻装疾进,务必初六日抵城;另遣快马知会陈分监,协同策应。”杨国柱补充道:“李参将部多为关宁铁骑旧部,马术娴熟,可日行百里;刘游击善治军纪,足堪重任。”军令如山,李有功、刘世爵领命而出,点齐五百健儿,刀枪映雪,旌旗猎猎,踏着夜色奔向顺德,马蹄声碎,搅动寒夜死寂。

与此同时,分监陈镇夷在邻近大营亦接获急报。这位以谋略见长的监军,深知顺德若陷,清军将长驱直入腹地。

他未及用膳,即召巩固营主将孔希贵入帐,沉声道:“孔将军,顺德危在旦夕,卢督师已遣兵,我部当速援,以成掎角之势!”孔希贵慨然应诺:“末将愿率五百营兵,星夜兼程,与李参将部会师城下。”陈镇夷亲授兵符,叮咛道:“此行非为攻战,乃固守待援。入城后,当晓谕百姓入城避难,以防清虏奸细混迹。”孔部五百将士整装待发,刀矛森然,于初五深夜冒雪开拔。

两支援军如双龙出海,一自巨鹿、一自临城,顶风冒雪,在冰封道上昼夜疾驰。士卒们呵气成霜,战马喘息如雷,却无一人懈怠——他们深知,身后是万千黎庶的性命。

十二月初六寅时,天光未明。顺德府城头,守军已闻马蹄轰鸣。李有功部率先抵达,尘土未洗,即令士卒列阵城外;未及半个时辰,孔希贵营亦至,两军遥相呼应。

张印中率府衙众官迎出城门,见援军如神兵天降,不禁热泪盈眶。卢象升军令随至:即刻“晓谕乡村居民入城避难”。张印中当机立断,命衙役击锣传令,声震四野:“清虏将至,速入城中!迟者不救!”顷刻间,乡野大乱。

老弱妇孺扶老携幼,推车挑担,如潮水般涌向城门;牛羊哀鸣,粮车堵塞道途。城门守军挥汗如雨,疏导人流。

然就在这混乱之际,数十名形迹可疑者悄然混入——他们或扮作逃难农夫,肩扛空筐;或伪称商旅,背负行囊;更有甚者,以“投军报国”为名,混迹于精壮男子之列。这些清军奸细,正是奉命潜入的“内应”,专为攻城时里应外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