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华娱春秋,从被天仙妈收养开始 > 第367章 好一朵茉莉花

第367章 好一朵茉莉花(1/2)

目录

这次新闻发布会很成功,最直观的反映,《城墙之下》预售票房直线攀升。

今天是星期天,中午的时候,当日实售票房一百多万。

等到刘景下午收工卸妆出来,实时票房已经超过了一千万。

最郁闷的要数仙粉,亲妈出面证实,这还怎么辟谣?难道告诉大家刘弈菲才是收养的?

有些粉丝送上祝福,天仙有了归宿,而且是从一起长大的,这结局似乎很美好。

有些粉丝愤怒,仙居关闭,亲妈背刺,大量脱粉。

仙粉自形成以来,遇遭最大危机。

还有一些粉丝,坚守信念,风景恋就是炒作。天仙就是天仙,怎么可能谈恋爱。

茜茜好像没事儿人一样,下午还更新了博客。

这是她自开通以来,更新的第二条博客,第一条是庆祝开通。

“让朋友们失望了,我不是神仙姐姐,更不是天仙。我就是一个普通女孩,有七情六欲,有爱恨情仇。开心的时候会不顾形象大笑,伤心的时候会躲起来哭,时间到了也会结婚生子。我今年二十一岁,正常女孩儿该有的生活,我也会有。大家祝福我吧,愿我所托是良人,愿我此生不相负。不祝福我也无所谓,人生是自己的,酸甜苦辣是日子,风雨晴暖是生活。”

一条博客,是粉丝不是粉丝,都沉默了。

天仙下凡,似乎也挺好。不再那么遥远,她就是邻家女孩。

纷纷扰扰的风景恋,以刘弈菲的一条博客画了个句号。

仙粉的危机就这样化解了,有人走有人留也有人来,大家喜欢的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丽姐满意了,她执导的这部戏即将杀青,另一部戏已经开机。至于大家相信不相信,反正我已经解释,谁以后再拿这事,那就是和我过不去。

茜茜更安静了,甚至可以娴静。

《快本》之后,她对恋情曝光,已经没有那么执着。她觉得景恬两年前的话挺对,人这一生很短,世俗偏见又这么多,开心最重要。名分而已,约束的只有自己。

今天她就少了个名分,天仙的枷锁终于可以去掉了,她觉得很轻松。

她对于粉丝流失也不是很在意,接下来两三年,她不会出现在荧幕上。她有两项任务,一个是拍摄《盗梦空间》,一个是制片《甄嬛传》。

下午有媒体致电程龙,想要做个关于风景恋的采访。

程龙笑哈哈,“他们又不是亲兄妹,谈对象也正常。我早就觉得,他们俩挺般配的,看来我眼光还不错。”

范胖也连忙表态,“早就和你们了,敏姐对我有大恩。刘景是敏姐的亲人,我把他看的比亲弟弟还亲,我弟还因此吃醋呢。”

杨蜜拍完戏之后,也收到了曾佳的电话,让她代发一篇博客做了明。什么我俩五六岁就认识了,那时候还是屁孩。他把我打哭,我爸还在一旁笑,我俩的“仇”就这样结上了。我俩就是兄弟,一个头磕地上的兄弟……

高媛媛没有吭声,风景恋就风景恋呗,和我有什么关系。

她早就知道茜茜的存在,也早就察觉姐弟俩的猫腻。所以打一开始,她就没想着上位。正宫有正宫的职责,当个情人,才是咱的舒适区。

王胖子、李连劫、刘得华、姜闻、陈嘉尚、何炯、徐峥等,越来越多的人送上祝福。再加上丽姐安排水军引导,娱乐圈的风向就这样变了。

连北电都有所表示,刘景同学是我们学校的优秀学生,正在申请攻读研究生。《城墙之下》也是一部优秀电影,校方正安排全体师生学习研究。

抵制行动名存实亡,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了电影院。

除了一些仙粉之外,刘景口碑逆转,《城墙之下》的口碑也提升了。

刘景正听助理汇报,赵世尧拍着巴掌走了过来,“厉害!厉害!《城墙之下》宣发方案,简直就是教科书……”

“老赵,当你的学生,教科书有些多。”刘景打断。

他已经放弃解释了,大家承认风景恋的事实,也承认这是为新电影做的宣发。

“刘景,《风声》剧组还缺人不?我去宣发那边。”老赵精神抖擞,这次我要参与编写教科书。

“老赵,你过来,咱们先谈谈《仙剑三》宣发的事儿。”李国力大喊,没一点眼色,就你这还宣发?帮倒忙吧。

老赵被老李喊走了,助理勾起了好奇心,“老板,《风声》准备怎么宣发?同行们都很好奇,观众也很期待。三部电影三个套路,都想看看你还有啥花活。”

“不知道啊。”刘景很痛苦,被捧到这一步,他是想不到的。

他不想谈论宣发的事情,看了一圈,“杨蜜呢?”

平时卸妆出来,杨蜜早的话,会在这边等着。他刚才拍摄结束,先找助理了解情况,所以今天卸妆最晚。

“看电影去了。”

“师师呢?”

“看电影去了。”

“你怎么没一起去?等着我的吗?”刘景很欣慰。

“她们没想着带我,我何必凑那个热闹。”助理黯然神伤。

“闹别扭了?”刘景好奇,女人的情绪来的很快,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得罪。

“别问了,我请你看电影吧。”助理叹气,凡事有得便有失,月还有阴晴圆缺呢。

“我差你这一张票钱。”刘景不屑。

“老板,别大话,有本事等《画皮》分红的钱到账,你在自己账户上把它暖热。”

“白,你越来越放肆了。”

——

“琼枝玉树锁烟霞,陈主风流实可夸……后庭一曲声缭绕……岂知烽火起天涯……十万健儿齐解甲,胭脂井底泣宫娃。”

时至深秋,夜色阑珊。

秦淮河畔,华灯初上。

周记茶楼,暖意融融。

烛光摇曳,茶客满座。

周怀平身着灰色长衫,怀抱三弦,烛光在紫檀木琴身流淌。

吴侬软语,缠绕梁柱,他在台上弹唱《后庭花》。

唱腔婉转,回味悠扬,茶客们三教九流,享受这难得的清闲,不时有人将铜钱、银角子放入婷捧着的铜盘里。

婷是周怀平的女儿,红扑扑的脸蛋泛着喜悦,红绳扎着的辫随着她的走动,也在轻轻晃动。

咿咿呀呀之中,屏幕上出现两个大字,“秋蝉”。

茶楼外是一条热闹的街道,人来人往,各种声音入耳,叫卖声、吵闹声、嬉笑声、琴弦声……

在这人间烟火气中,银幕上不时有文字出现,导演刘景,段奕宏饰演周怀平,刘烨饰演周怀安,高媛媛饰演苏柔,关彤饰演婷……

评弹唱到“商女亦含亡国恨,隔江羞唱后庭花”,嘈杂声渐渐消散,评弹声渐渐清朗,镜头再次回到了茶楼。

“秦淮水冷胭脂谢,剩有寒潮送暮鸦。”

余音绕梁,久久回荡。

当啷啷啷……

有茶客把铜钱掷入盘中,发出清脆的声响,婷甜甜一笑,了声谢谢。

“周先生这《后庭花》,当真唱活了杜牧之的秦淮河啊。”这名茶客扔了钱,不忘送上一句称赞。

“要我,怀平兄这雨丝风片腔,比电台的名角儿还熨帖。”旁边一名茶客轻啜一口茶,咂嘴回味,也不知回味茶香,还是评弹的美妙。

“哈哈,怀平可比那些角儿有水平。”还有茶客大笑。

柜台那边,婷踮着脚够账本,声音还有些奶味,“王伯伯赏银角子三枚。”

周怀平笑了笑,拿过笔写上一行字,记在了账上。

“爹,烟笼寒水月笼沙,那个笼字怎么写啊?”婷歪着头,等待老爹的答案。

周怀平摊开一张纸,笑望着女儿,“竹字头底下一条龙,像不像秦淮河的雾缠着画舫?”

“不像,像一条龙在笑……”婷摇头。

周怀平笑了,揉了揉女儿的头发,“婷像什么,那就像什么。”

“爹,我明天能去鼓楼医院找娘吗?”婷看着门外。

“婷要是乖的话,爹明天带你去。”

“我去沏茶。”婷笑嘻嘻跑开,周怀平轻叹一声,抱着三弦轻轻拨弄,调整琴弦。

“碧螺春一壶——心烫嘴!”跑堂大叫,腿脚麻利,在茶楼中穿梭。

“寒潮送暮鸦。”有一名戴着眼镜的茶客,推了下眼镜,叹气,“周先生,您唱陈后主,就不怕……就不怕不吉利?”

“什么吉利不吉利的?咱们就是听曲儿。”有客大着嗓门叫嚷。

“唉!报纸,闸北打塌了百老汇大厦,这世道……唉……”

当啷……

周怀平拨弦一颤,又归平稳,“兄弟,《后庭花》不是亡国之音,是警世之音。商女亦知恨,隔江岂无眼?”

他轻笑一声,转调高唱,“玉树残,金莲碎,秣陵秋老鸦声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