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五路讨伐(二)(1/2)
三国生产力的水平,大军集结和粮草辎重的大规模调动,太难瞒过有心人的眼光了。陶响也没打算隐瞒,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相信伪大汉政权的人也会意识到这一点。
惊风营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春节前后,新汉政权军队及各种物资的频繁调动,均被惊风营的人,从各处送至了程昱的案头。
老奸巨猾的程昱立即从情报中嗅出了危险的气息。于是,对各地的情报稍加归纳和总结,程昱立刻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新汉”朝廷要对大汉朝廷发动灭国之战了。
程昱不敢有丝毫的迟疑,立马把情报上报给曹丕。曹丕接到了程昱的报告,压根儿就没有知会一下名义上的帝王刘辨的打算。曹操在世时,每遇军国大事,虽私下曹操早有处理的方法和意见了,但好歹还要装装样子,拿到朝廷上讨论一下。
到了曹丕接任魏王后,所有军国大事,都由魏王府一言而决。刘辨这个名义上的帝王,只有在魏王府的决议上,盖章确认的份儿了。
如此一来,引得了很多对汉室忠心耿耿的老臣的不满。其中,荀彧就是一个典型。
本以为自己施奇计救出魏王府大部分人,包括曹丕,曹家应该在曹操过世后,交还一部分权力给刘辨,谁知曹丕接任魏王后,非但没有丝毫还政于刘辨的想法,相反,还变本加厉,在许多的公开场合,装都懒得装,丝毫不给刘辩面子。
荀彧一气之下,称病不上朝,也不去魏王府坐班。
所以,曹丕召集魏王府的大臣讨论军情,荀彧并没有参加。
本来一个人没有参加魏王府的会议,对人才济济的魏王府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战争的根本是钱粮,没有钱粮根本就打不了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整个大汉政权,最懂得调配钱粮的人,就是荀彧了。所以,曹操每次军事会议,荀彧都是不可或缺之人。而曹丕,显然对钱粮的理解没有曹操认识得深刻。
后世有人说,魏王府这次会议,因一个人的缺席而加速了大汉政权的覆灭。从某种程度上分析,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曹丕上任魏王以来,花的最多的精力不是练兵,屯田,而是凡事采用制衡的手段,防止宗族势力,外姓势力一家独大。比如司马家兄弟身居高位,不可或缺,曹丕很快便提拔曹真为大将军,兼领虎豹骑主将的职务,以制衡外姓一家独大。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数年的时光一晃而过,正当曹丕为自己的平衡术暗地里叫好时,却又传来了惊天噩耗,“新汉”政权居然要发起灭国之战了。
召集齐手下除荀彧外的文武大臣后,曹丕令程昱把收集到的情报讲解一番,让大家出言献策,怎样才能挫败敌方的图谋。
众人一听,新汉各方大手笔的人员,粮草辎重调动力度,前后未有,皆面露惊恐之色。
大将军曹真将众人神情看在眼底,率先出列道:“古语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新汉虽强,吾大汉带甲数十万,岂会惧之?新汉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既然与新汉迟早必有一战,早战胜过迟战。
吾军可一边联络羌人,匈奴,以为臂助,一边令交州孙权,北上荆扬二州,使新汉不敢全力攻吾大汉。更可联络西蜀刘璋,使其兵出剑门关,令汉中之兵不可妄动。如此,吾军只需留意并衮州,豫州之敌即可。”
曹丕一听,曹真不愧是大将军,确实是有几分大才,三言两语,便抓住了重点,令人心惶惶的群臣心中不由得一振,恢复了正常的表情。
大汉虽只两州之地,但地盘小也有小的好处,只需做好几个重要的城市的防守,便可令新汉无功而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