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现实小说的构思(1/2)
陆清风回到家以后就没管这件事了,他对林礼晨其实也没什么看法,相比之前有人往他身上泼脏水,抹黑料的手段。
林礼晨连同他背后的团队,在争代言的时候,算是圈内正常操作。
发发通稿,我艳压你,你艳压我之类的实在太普遍了,粉丝之间为这事都是掐的一头包。
大家都和和气气的,那就不叫名利场了。
借助林礼晨的名头脱离人群,真就是灵机一动,没其他想法。
转头就忘了,把精力放在了正在创作的《万箭穿心》上。
作为首部以自已的想法来写的小说,他在前世电影的基础上,结合了张景仪父母的情况,对主要角色的性格做了一定的增减,情节也会有所变动。
在电影中,因为时长的关系,主要是刻画主角李宝莉,开头就是因为房子装修问题,她痛骂自已丈夫的场景,点出了她强势刻薄的性格。
电影这么做自然没有问题,文字创作就需要一点铺垫。
陆清风试着给小说中的人物写小传。
李宝莉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性格?
首先她是城里女人,容貌好,身材好,追求者众多,所以她有骄傲的资本,但又为何选择下嫁给村里出来的马学武?
因为她自已文化水平不高,心里是佩服马学武的学历的,同时九十年代,作为正式工的马学武也属于优质股。
但马学武本人迂腐懦弱的性格让他除了工作之外很少顶事,使得在家里遇到事情的时候,出面的人成了李宝莉,一步步促成了如今的这个女人。
陆清风在写的时候,心里也在想。
如果马学武的性格不是这样的,而是一个足够强硬的丈夫,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陆清风觉得可能会更糟糕,李宝莉的性格需要的是一个能以柔克刚,同时又能压得住她的人。
李宝莉的儿子小宝呢?
在电影中着墨并不多,电影最后将亲生母亲逐出家门很容易让观众给其一个白眼狼的评价。
再怎么样李宝莉含辛茹苦的将他养大,供他吃供他喝,让他上了大学,作为儿子如此作为,骂一句畜生也不为过。
但这是电影将视角放在李宝莉身上的缘故。
站在这个孩子的视角,父母不和,母亲三天两头找父亲吵架,原本应该有一个无忧无虑童年的孩童,在一个压抑的氛围中长大。
泼辣的母亲自以为为这个家好的方式,一意孤行的控制着这个家;消极的父亲面对妻子的咄咄逼人,选择了用婚外恋的方式来逃避。
大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
当父亲自杀,母亲开始沉默寡言,一天到晚在外面工作,家里只剩下奶奶这个老人,还用言语影响着他的心智。
结果也不难预料了。
陆清风越写越精神,对整篇文章有了大致的脉络。
他自觉只要写的好,这篇文章会有一定的影响力。
因为很戳当下社会的男女婚姻状况。
一口气写完了几个主要角色的人物小传,放开笔活动了一下手腕,就接到了朱志昌的电话。
“喂。”
“我刚刚接到了张扬和美的电话。”
中年经纪人的声音有些奇怪。
“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