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华盛顿会议(四)(2/2)
“没问题。”所罗门立刻答应,他看向大卫·陈·斯坦利(海外党党首)的方向——后者正坐在旁听席,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海外党通过这笔贷款,既拉拢了意大利,又为犹太资本打开了地中海的大门,无疑是一步好棋。
会议进行到傍晚,各方终于在几个核心议题上达成初步共识:海军吨位定为“美:联合帝国:英:法:意=5:4.8:3.5:2:1”;美国将华鼎公司的关税降至15%,允许其在新关岛建厂;东方橡胶公司与意大利签订三年橡胶供应合同;黄金集团为意大利提供贷款,犹太资本参与热那亚港扩建。
查尔斯·埃文斯·休斯敲下木槌,宣布休会,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明天我们将签署正式协议,希望这次会议能为太平洋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代表们陆续离开大厅,徐志明被邱瑞峰和赵文涛围住。“徐大臣,这次会议南方党拿到了关税优惠和建厂权,南洋党打开了欧洲橡胶市场,北方党保住了波斯湾利益,算是共赢。”赵文涛的语气带着满意,“不过,美国私下跟巴西橡胶公司接触的事,我们还得留意,他们未必会真的放弃支持英国资本。”
邱瑞峰点头附和:“没错,阿瑟·贝尔福刚才跟乔治·莱格(法国代表)悄悄说了很久,肯定在谋划什么。我已经让太平洋舰队加强新琉球岛的巡逻,防止英国趁会议期间搞小动作。”
徐志明抬手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你们考虑得很周全。李光首相交代过,会议达成的只是表面共识,真正的博弈在会后。龙武集团会盯着英国的石油采购,永恒集团(联合帝国垄断全球交通市场)会监控新朴茨茅斯岛的舰队动向,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另一边,阿瑟·贝尔福正与乔治·莱格在走廊角落密谈。“法国若能联合英国,抵制东方橡胶公司进入地中海,巴西橡胶公司可以给法国提供10%的橡胶折扣。”阿瑟的声音压得很低,“联合帝国现在势头太盛,我们必须联手牵制,否则太平洋的利益迟早被他们独占。”
乔治犹豫了一下——法国既想获得巴西橡胶的优惠,又不想得罪联合帝国,毕竟华鼎公司还在为法国供应纺织机械。“我需要跟巴黎汇报,不过英国得先承诺,新朴茨茅斯岛的舰队会协助法国守护新马赛岛的安全,防止土耳其凯末尔的势力渗透。”
“没问题。”阿瑟立刻答应,两人握手达成秘密约定,却没注意到不远处的所罗门·维利·罗斯柴尔德正用眼角余光观察着他们——海外党的军情人员早已将这段对话记录下来,转头就会传到大卫·陈·斯坦利手中。
卡洛·斯福尔扎走出大楼时,意大利驻华盛顿大使朱塞佩·加拉索早已在车旁等候。“斯福尔扎先生,首相刚来电,对会议进展非常满意,国内黑衫军的集会已经平息了。”朱塞佩递过一份电报,语气带着兴奋,“东方橡胶公司的合作若能落实,菲亚特汽车厂的橡胶短缺问题就能解决,今年的汽车产量至少能增加20%。”
卡洛接过电报,心中却没有轻松——他清楚,这次会议的共识不过是各方利益的暂时平衡,意大利要想真正在太平洋立足,还需要更多筹码。“告诉首相,我会尽快落实与东方橡胶的合作,但也要警惕英美法的私下联盟,我们不能成为任何一方的棋子。”
夜色渐浓,华盛顿的街道亮起灯火,美国国务院大楼的窗户依然亮着——查尔斯·埃文斯·休斯正与总统沃伦·G·哈定(美国总-统,真实历史人物)通电话,汇报会议进展。“总统先生,初步共识已经达成,您的支持率预计会回升10个百分点,弹劾危机暂时可以缓解。”
电话那头的哈定松了口气,语气带着疲惫:“很好,查尔斯。但记住,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联合帝国,太平洋的主导权最终还得掌握在美国手里——让海军部悄悄加快新夏威夷岛的军港扩建,别让任何人知道。”
挂了电话,查尔斯看着窗外的夜色,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场看似圆满的会议,不过是太平洋博弈的新起点。各国都在表面妥协的背后积蓄力量,下一场暗战,或许比这次会议更加激烈。
会议大厅的绿色长桌上,那份签满名字的协议静静躺着,灯光下,每个签名背后都藏着不同的算计与野心。太平洋的海浪依旧拍打着各国的人工岛,而这场围绕海军、贸易、能源展开的利益拼图游戏,才刚刚拼出第一块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