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华盛顿会议(三)(2/2)
阿瑟·贝尔福脸色沉了下来——意大利的突然发难,加上联合帝国与海外党的支持,让英国陷入被动。他看向查尔斯·埃文斯·休斯,希望美国能出面打压,可查尔斯却在低头翻看文件,显然不想轻易得罪意大利。
“英国反对意大利获得1的吨位。”阿瑟·贝尔福只能硬着头皮反驳,“意大利的海军实力不足以支撑1的吨位,贸然增加配额,只会打破太平洋的力量平衡。若意大利坚持,英国将重新考虑是否签署会议协议。”
“力量平衡?”卡洛冷笑,“英国在新朴茨茅斯岛的舰队,偷偷扩建了2艘巡洋舰,却要求其他国家缩减吨位,这就是英国所谓的‘平衡’?意大利现在正式提出,若会议不能满足意大利的合理诉求,意大利将联合地中海沿岸国家,重新评估与英美法的贸易关系——包括终止对英国的橄榄油供应,以及限制法国葡萄酒进入意大利市场。”
这席话让阿瑟·贝尔福瞬间语塞——英国的食品工业依赖意大利的橄榄油,法国的葡萄酒更是意大利市场的重要出口品,卡洛的威胁绝非空谈。乔治·莱格悄悄拉了拉阿瑟的衣袖,低声说:“别硬碰硬,意大利现在有联合帝国支持,真闹僵对我们没好处,不如先同意1的吨位,后续再想办法牵制。”
查尔斯·埃文斯·休斯见时机成熟,立刻打圆场:“各位,意大利的诉求有其合理性,1的吨位配额可以纳入方案讨论,贸易合作也可由意大利与联合帝国私下协商。现在我们先回到英美联合帝国的吨位争议,英国是否愿意将吨位定在3.5,联合帝国是否同意不再提升至5?”
阿瑟·贝尔福脸色难看,却不得不点头:“英国可以接受3.5,但意大利的吨位必须附加条件——不得在太平洋新建海军基地,商船不得运输军用物资。”
“意大利同意。”卡洛立刻回应,心中松了一口气——至少现在,意大利不再是“未提及”的存在,国内的压力也能暂时缓解。
会议暂时休会,卡洛快步走出大厅,拨通了朱塞佩·加拉索的电话。“大使先生,会议有进展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激动,“联合帝国和海外党支持我们,英国被迫同意1的吨位配额,贸易合作也在协商中——首相那边,应该能暂时平息黑衫军的不满了。”
电话那头的朱塞佩明显松了口气:“太好了,斯福尔扎先生。首相刚给我来电,说只要能争取到吨位,国内的压力就能缓解。后续的贸易谈判,你要多跟联合帝国的肖云海大使对接,他之前跟东方橡胶公司打过招呼,会优先考虑意大利的诉求。”
挂了电话,卡洛抬头看向走廊尽头,徐志明正站在那里,身边跟着南洋党海军大臣邱瑞峰(南洋党人)。两人朝他招手,显然是想进一步协商橡胶贸易的细节。卡洛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西装——这场会议,意大利不仅要“发声”,还要真正握住属于自己的利益筹码,而联合帝国,或许就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阿瑟·贝尔福正与查尔斯·埃文斯·休斯私下会谈。“意大利的突然倒向,让我们陷入被动。”阿瑟的语气带着焦虑,“联合帝国现在有了意大利的支持,后续肯定会在波斯湾石油、太平洋航运上提出更多要求,我们必须想办法拉拢法国,制衡联合帝国。”
查尔斯点头:“法国的乔治·莱格之前对意大利不满,我们可以承诺支持法国在中南半岛的商业利益,换取法国与英国联手,限制联合帝国的诉求。另外,美国可以私下给意大利提供一些好处,比如降低意大利葡萄酒的进口关税,避免意大利彻底倒向联合帝国——太平洋的平衡,绝不能被打破。”
走廊里的人影交错,各国代表的私下协商仍在继续。卡洛与徐志明、邱瑞峰讨论着橡胶运输的具体条款,所罗门·维利·罗斯柴尔德在与意大利代表洽谈犹太资本的投资细节,乔治·莱格则在犹豫是否接受英国的拉拢——一场因意大利“发声”引发的连锁反应,让原本就复杂的会议博弈,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卡洛站在窗边,看着华盛顿的街景,心中清楚:今天的发言只是开始,后续的贸易谈判、吨位落实,还有更多硬仗要打。但至少现在,意大利不再是会议桌上的“酱油瓶”,而这,或许就是改变意大利在太平洋格局中地位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