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 第311章 华盛顿会议(二)

第311章 华盛顿会议(二)(2/2)

目录

乔治·莱格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一边是南方党的纺织机械,一边是南洋党的橡胶优惠,法国显然不想得罪任何一方。他只能含糊回应:“新马赛岛的驻军问题,法国会在会议上认真讨论。至于橡胶和纺织合作,我们可以后续再详细协商。”

查尔斯·埃文斯·休斯看到各国代表陆续到齐,走上前宣布:“各位代表,会议将在半小时后正式开始。在此之前,总统先生希望能与联合帝国、英国、法国的代表先进行简短的私下会谈,以便更好地了解各方的核心诉求。”

走进会谈室,美国总统沃伦·G·哈定已经坐在主位上,面前的桌子上摊着太平洋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各国的人工岛和海军基地。看到众人进来,哈定站起身,语气带着热情:“欢迎各位!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和平共赢的原则,一定能达成一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协议。美国的立场很明确——限制海军军备,减少军费开支,共同维护太平洋的稳定。”

徐志明率先发言:“总统先生,联合帝国支持限制军备,但有三个核心诉求:第一,联合帝国海军总吨位与英国持平,美国不得超过联合帝国的80%;第二,英国收缩新朴茨茅斯岛的舰队规模,法国减少新马赛岛的驻军;第三,美国取消对华鼎公司、永恒集团的贸易限制,保障联合帝国商船在太平洋的航行自由。这三个条件得不到满足,联合帝国无法在协议上签字。”

阿瑟·贝尔福立刻反驳:“联合帝国的吨位要求过高!英国在太平洋的利益需要足够的海军力量来保护,新朴茨茅斯岛的舰队不能大规模收缩——不过,英国可以同意将印度帝国海军的吨位单独计算,不纳入英国总吨位,这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

乔治·莱格也补充道:“法国在新马赛岛的驻军是为了保护中南半岛的商业利益,不能轻易减少。但法国可以同意限制未来的海军扩建计划,只要其他国家也做出相应承诺。”

哈定看向查尔斯,眼神示意他出面调解。查尔斯清了清嗓子:“各位,我们可以采取‘渐进式限制’的方案——第一年,各国海军吨位维持现状,从第二年开始逐步缩减,用三年时间达到‘美:联合帝国:英:法=5:4.5:3.5:2’的比例。关于贸易限制,美国可以考虑降低华鼎公司的关税,但联合帝国也要承诺,永恒集团的商船不得运输‘违禁物资’;英国和法国可以适度收缩海军基地,但联合帝国要保证龙武集团、东方橡胶公司不对英法企业实施垄断。”

这个方案让在场的代表都陷入了沉默——联合帝国觉得吨位比例偏低,英国担心三年后失去海军优势,法国则对“违禁物资”的定义心存疑虑。徐志明沉吟片刻,说:“‘渐进式限制’可以考虑,但联合帝国的吨位比例必须不低于4.8,而且英国和法国要在半年内完成海军基地的收缩。至于‘违禁物资’的定义,需要由各国共同制定标准,不能由美国单方面决定。”

阿瑟·贝尔福和乔治·莱格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阿瑟点头:“英国可以接受4.8的比例,但印度帝国海军的吨位必须完全排除在外;法国也同意半年内收缩基地,但美国要保证不干涉法国在中南半岛的商业事务。”

哈定见各方初步达成共识,脸上露出笑容:“很好!这些初步共识可以作为会议的基础。半小时后,我们正式召开会议,希望各位能继续秉持合作的态度,共同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走出会谈室,徐志明立刻拉住邱瑞峰和赵文涛:“刚才的初步方案只是权宜之计,会议上我们还要争取更多利益。邱大臣,你要重点强调新朴茨茅斯岛舰队对东方橡胶运输的威胁;赵大臣,你要抓住美国想尽快达成协议的心理,逼他们降低华鼎公司的关税;我会在吨位比例上据理力争,争取提到5的水平。记住,我们内部不能出问题,否则只会让美国和英国渔翁得利。”

邱瑞峰和赵文涛点头,虽然两党之间仍有分歧,但在核心利益上,他们都清楚必须与北方党保持一致。而在不远处的走廊里,阿瑟·贝尔福正与所罗门·维利·罗斯柴尔德密谈,乔治·莱格则在给法国总理亚历山大·米勒兰(真实历史人物)发报,汇报会谈进展——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会议做最后的准备。

国务院大楼的会议大厅里,长条桌已经摆放整齐,各国的国旗在桌旁飘扬。记者们的相机对准了入口,等待着各国代表的入场。没有人知道,这场看似围绕“和平”展开的会议,背后藏着多少利益的交换与博弈;也没有人确定,最终的协议能否真正终结太平洋的海军竞赛。但所有人都清楚,接下来的几天,这里将决定太平洋未来的格局,而每一个代表的发言,都可能改变这场博弈的走向。

徐志明整理了一下西装,与邱瑞峰、赵文涛并肩走向会场——他们的身后,是联合帝国复杂的党派利益,身前,是各国虎视眈眈的目光。这场会议,才刚刚拉开序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