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多年算计终于得手 破晓行动大获成功(1/2)
卢象升点头:“如果是这样,那确实值得的。”
卢象升开心的回营去了,三天后,东直门外出现了一支年轻的火枪队。
每天早上开始,跑步,站军姿,练队列,练体能,枪口吊着石头练习端枪,一系列基础的军队近现代训练养成开始了。
这支火枪队的训练十分艰苦,不少士兵都累得怨声载道,但卢象升始终在一旁严格监督。
他明白,只有经历严苛的训练,这支队伍才能在战场上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
北面的卧龙山矿区,自从过了正月十五,宋玉成加大了对遵化城的监控力度,一天有多少运送物资的马车进了遵化城,有多少百姓被押送到遵化城化看押,基本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到了正月底,被押送到遵化的青壮百姓已经超过十五万,各种家畜牲口超过了七万。几乎都看押在遵化城南城墙外,遵化城里的建奴也由原来的五百人增加到了两千人。
城外看守百姓的汉奸兵也达到了三千,押送到遵化的百姓数字越来越靠近最终数字。
宋玉成现在等的就是黄台吉撤退的时间,只要得到北京方面的消息,卧龙山这边就要动手抢人。
……
时间转眼间进入二月,卢象升的火枪队还没有训练出来一个眉目来,但是给大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为了完成完整的训练模式,大少只能让曹金虎先从一千五百火枪兵中,挑选出六十名训练勉强还算靠谱的士兵出来,开始训练他们的弹药装填速度。
训练场上,曹金虎正扯着嗓子示范:“大家看好啦,放在你们弹药包里的,是二十颗已经装好火药的空包装弹筒,没有添加弹丸外,和真的子弹没什么两样现在的政策。
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练习用最快的速度把这装弹筒里的火药装到铳膛里去,压实,再把它打出来。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大声一点听不清。”
“听明白了。”
“很好,如何装填弹药?我给大家做个示范。请记住了,我只示范一遍。”
曹金虎拿起一个装弹筒,迅速地将火药倒入铳膛,接着拿起通条用力压实,然后熟练地完成射击动作,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都看清楚了吗?现在你们按照这个步骤,开始练习,我会在旁边计时,谁动作慢了,就加练。”
士兵们立刻紧张起来,纷纷拿起装弹筒开始操作。然而,一开始大部分士兵的动作都十分笨拙,不是火药撒了出来,就是压实的力度不够。!曹金虎等教官在一旁不断地呵斥和纠正。
这时,卢象升陪着程风走了过来,他看着士兵们的表现,眉头微皱问程风:“小公子,这火枪手要训练到是什么样子才算达标?”
程风笑笑:“训练到他们六十个人,按二十人一排,排成三排,一排一排的交换射击,能一口气把手上的二十发子弹全部打完,中间没有枪声顿时或中断才算达标。”
“一口气打完二十发子弹中间不停顿,等训练完成,要浪费掉多少火药呀?卢象升忽然感觉有些心疼了。
程风看出了卢象升的心思,解释道:“卢大将军,平时多流汗,暂时少流血,别说浪费一些火药了,就算是浪费寿命,那也要练。
眼下虽费些火药,但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火枪队,日后战场上所获远不止这点损失。
想要有一支强军,坚持不懈的训练才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只是浪费一些火药而已,火药这东西又不值钱,用完了找朝廷要就是。
宁愿平时训练浪费火药千斤,也别在战场上浪费士兵生命一条。”卢象升想想也是,便不再言语。
此时,曹金虎跑了过来,满脸无奈道:“公子,这些士兵实在太笨,装填速度提升太慢。”
程风思索片刻,说道:“训练要有耐心,你着急撒,他们没文化,比不得你的护卫队。
没文化的军队,想训练出来是需要最大的耐心,想要把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训练成强军,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样,咱们改变训练方式。把士兵分成三人一个小组,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表现好的有赏,差的受罚。”
士兵们听闻有赏罚机制,顿时来了精神。训练场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热烈,大家都铆足了劲提升装填速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兵们的动作逐渐熟练起来,火药撒出的情况越来越少,压实的力度也恰到好处。
卢象升看着士兵们的进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里也不再心疼那些耗费的火药了。
他知道,虽然目前只是六十名士兵有了进步,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只要坚持训练,整个火枪队一定能成为一支令敌人胆寒的力量。
……
二月初八下午,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整个天色变得昏暗起来,突然天空一声霹雳,那乌黑的云层被劈成两半,金色的阳光重新照耀大地。
正在看训练的程大少被突然响起的霹雳惊吓件抬起头来,看了看慢慢散去的乌云,大少突然醒悟过来,这是惊蛰到了,万物开始复苏,这是大量河流已经开始解冻的信号。
果然,二月初十,侦察兵传来消息,占领通州的建奴开始向北撤退,建奴带走了通州所有的物资和人口,通州城被付之一炬。
京城最早得到建奴北撤的消息,但是朝廷上下都担心建奴使诈,严令所有勤王军队死守京城,无令不得离开。
被惊天一个炸雷惊醒了的程大少正准备回到北京辞行,正巧大太监王承恩亲到小庄子传达大少被赐与大明巡察使,代天子巡察天下的圣旨。
随同圣旨而来的是冬夏各两套龙鱼赐服,一面金光闪闪的金腰牌,大少爷那个心心念念的见官大一级的第一装逼神器终于到手。
为了表达皇帝的赏赐,程风先让程丫丫,程大妮几姐妹进宫向皇后娘娘辞行,即日起便要离京,返回旧港复命。
现在京城总兵力已经接近三十万,基本上已经很安全了,崇祯觉得留着一支外番护卫队在京城时间过长不是太好,便赏赐了一些皇家御用之物后,批准了她们的辞行。
护卫队到了皇帝的批准,程风也在第二天回到京城,先进宫感谢了皇帝的赏赐同时也向皇帝告辞,说是想随护卫队返回南京去。
崇祯知道这个家伙在哪里待着都不会太长,能在京城待上几个月,这已经是破天荒了,既然那旧港的护卫队都要离开,他在京城也没有多大作用,便也同意了他的辞行。
当大少走出皇宫,得到消息的六部尚书们,早就在宫门外等候着这位财神爷了。
见程风跨过宫门,毕自严满脸堆笑上前打招呼:“虚谷公子,老夫听说你要离开京城回南京去了,不知道咱们上次商量的黄浦江东那片地的事可还作得数?”
程风笑笑:“各位大人,只要那红字批文下来,无论你们是在江南支取还是在京城支取都不是问题。”
王永光笑道:“本官就说程小公子是个说话算数的人,毕大人就是不放心,非要来核实一遍,对了,那军功的事?”
“那些你们说了算,我能得到这个大明巡察使就够了,让你们交代得了,其他的不用考虑我,各位大人,我就不影响各位大佬工作了,告辞,告辞,咱们八月再见。”
“虚谷公子再见,有空多来京城玩。”六个老头满脸堆笑的目送程风离开,这才回过问:“刚才说什么?咱们八月再见?他要回京城来过中秋吗?”
程风离开皇宫,你又安排时间一起拜访了成国公府,英国公府和定远侯府,和那三位纨绔做了告别,便回家和姐姐们汇合一起出了京城。
二月十一日,程风在小庄园里设宴,宴请了祖大寿,曹文诏,尤世威,满桂,秦良玉,马祥麟,卢象升,侯世禄等一众将领,同时向他们告辞。
并委托侯世禄继续代为管理这个小庄子,也顺便把剩余的,所属他们的伤员办了出院手续,让他们带回各队六自行养伤。
等把这些将军们全部送走之后,护卫队快速的清空了周边的地雷,把整个小庄子打扫干净。
护卫队只带走了七天的粮油草料,多出来的粮食全部留给了侯世禄和秦良玉。
二月十二日天刚放白,护卫队全部二百五十八辆马车,五百骑兵在左,五百骑兵在右,五十快枪兵前面开路,二百快枪兵断后,一千五百多人的队伍,带着那几十名小孩离开了京城,直奔通州而去。
等离开了京城的视野,护卫队转向正北直奔香河县,当前峰到达香河时,香河县城也被清空,建奴已经押送着百姓离开大半天了。
二月十三日中午,护卫队终于追上了建奴押送百姓的队伍,前面侦察小队开始盯着建奴的尾巴,并保持在五里左右的距离紧紧跟随。
……
而就在大少离开京城前的二月初八日,镇守旅顺口的明军忽然发现老铁山口海域出现了近千艘海船的庞大舰队。
这支舰队并未挂任何旗帜,正在通过老铁山口,舰队前后长达数十里,方向直指渤海湾。
明军观察哨无法确定这支舰队是哪一方的?但这支舰队里有二十多艘西夷人的帆船他们是认识的。
不知道是不是西夷人打过来了,观察哨只能紧急通知了旅顺守将黄龙。
黄龙刚开始听说上千条海船过境,其中还有二十几条西夷船,也是吓了一跳,不知道海上出了什么变故。
等黄龙,张盘几人登上城墙查看,黄龙终于放下心来。
虽说这支庞大的舰队并没有悬挂任何旗帜,但舰队里有几艘船他是认识的。
毕竟这个世界上敢拿琉璃来给船窗当窗纸的土豪只有一个。
黄龙知道程大少爷有不少的船,但具体有多少并不知道,今日看见了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比大明任何一支水师都要强大的多。
黄龙心里感叹:“真是太壮观了,老子认识公子这么多年,今日里才第一次见到他的全部舰队,没想到有这么多。
看这个方向就是奔着京城去的,公子这是要去干什么?是要进京勤王吗?”
张盘也好奇:“大人,你说这是虚谷公子的商船队?可我记得虚谷公子有一种更好的船,这里面好像没有。”
黄龙有看了看海面,确实没有见到那船帆像柳叶式的大怪船:“是没有,他那个船帆像柳叶,跑得飞快的船一条都没出现。这还不是他所有的船!
今日真是涨见识了,只是不知道这些商船是要进京去干嘛?就算是送粮食也用不到这么多的船吧?”
张盘摇摇头:“大人物的事,俺们小人物看不懂。”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小人物的程大少爷并不知道,他在别人的眼中,已经是大人物的存在了。
黄龙,张盘就站在旅顺口的城墙上,看着那庞大的船队乌乌怏怏的过了一天,旅顺口的明军不知道那是谁的舰队,看着那庞大的船队,硬是大气都不敢出。
原以为这就完了,第二天又有一支上百条船的舰队沿着黄海海岸线出现在了旅顺口的视野里,同样是绕过铁山口进了渤海。
但这支船队黄龙可就熟悉了,因为这支船队就是在铁山镇运送铁矿石的那支运输船队,黄龙每次回皮岛公干,都能见到这支船队的影子。
没想到这支从来不走辽南航线的船队,也破天荒的进了渤海湾。
二月初十日,一支超过九十艘的超级快船如风一般的穿过老铁山海域,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跑得无影无踪,黄龙站在旅顺口那高高的城墙上,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踪影。
“公子这是要干什么?怎么他的船都在往渤海里面去?莫非公子想要……”这回黄龙真的是有些不淡定了,开始有些想入非非了。
二月十二日凌晨,近千百艘舰船驶进了滦河,把开春后解冻的滦河所有河面地占了个满满当当,头船都已经越过了滦州,正在向迁安进发。
滦州城外后滦河南岸十里已经搭上了十几处临时栈桥。各舰船迅速的登陆了五千人马,还有五辆四轮马车架改装的大型火箭炮发射器。
一辆马车上只装有四枚,长度达到六米,直径五十厘米,带前后四对平衡尾翼,飞行距离却只有五里,刚好在当今射程最远的红夷大炮射程外。
只是弹头长度就达两米,内装四百斤黄色炸药,绝对的破门利器,超级暴力火箭弹。
这玩意就是大少专为各城的城门准备的大杀器,只需要一枚击中城门,便能把整个城门楼子都端到天上去。
十三日下午,一切准备停当的队伍,在最高指挥官种花红玉的带领下,带着五千海军陆战队员,两万民兵。
带着五辆带有大杀器的火箭发射车,四十架十二管步兵火箭炮五百枚以德服人单兵火箭发射筒急行军赶往滦河,十三日下午,队伍包围了滦州城四门。
同一日,卧龙山的宋玉成,再收到黄台吉开始北撤的消息,把赵率教的关宁兵全部留在矿山保护秦知县,自己带着三千护卫队骑兵,一千矿山护矿队骑兵,换上了镶白旗的衣甲就下了山。
之所以这次不用正白旗的衣甲,那也是因为上一次正白旗把镶白旗搞惨了,双方现在有矛盾,怕两白旗遇见了掐起来。
换了装的红巾镶白旗队伍,借着晚上的月光连夜赶到遵化城外的乱葬岗,在乱葬岗处的义庄,宋玉成见到了遵化的小伙计,侦察员刘继奎,梁昌元,李天友三人。
“现在遵化城里的情况怎么样?”
刘继奎道:“据我们侦察,又有一千建奴进驻了遵化,现在遵化城里有建奴三千人,鞑子一千人。
其中有建奴三百人驻守遵化县衙,守着银库,剩下的两千人和一千鞑子住在遵化行营。七百人守在两处粮仓。
每天有三班巡逻队伍,每班三百人在城墙上巡逻,又有汉奸兵三千,两千看守百姓,一千驻守城墙。情况就是这些。”
宋玉成点点头,问赵闻达:“赵掌柜,少爷给你的那些东西,确认已经放到
赵闻达点点头:“宋队长放心,少爷送过来的四百个箱子全在地道里的库房里。”
宋玉成思索片刻,说道:“事情到了今天这一步。我也不再隐瞒大家了,以前咱家少爷告诉大家,要在遵化城里找他需要的矿石,其实是个借口。
其实他在好多年前就知道,这遵化城会被建奴给占了,马六、邓彪子、田老四、洪狗子。”
“宋队长,小人在呢。”人群中走出来了四个脸很肉的彪形壮汉,朝宋玉成拱手行礼。”
宋玉成看着他们四人:“你们四人是不是一直在想,找什么矿要围着人家军营的底下挖矿道,这问题是不是困扰了你们好几年?”
四人点头:“是的,我们四人当时挖巷道的时候就在想,到底是什么不得了的宝贝矿石,非要在城里的地下找?
我们始终想不明白,又不敢问,不过今日看来,我们应该是明白怎么回事了。”
宋玉成点点头:“你们明白了就好,现在不妨告诉你们,挖掘矿道的目的就是为了搞这些建奴的。
少爷准备了这么久,就是为了今日,把侵入遵化的建奴做掉,少爷也把这次行动,定名为“破晓行动。”现在破晓行动就差最后两步,只要做完了,过了今日,你们四人就是大英雄,你们四人可害怕?”
四人对视一眼,没想到自己一个混混,也会成为英雄的一天。四人很是激动,大声道:“不害怕,务。”
宋玉成点头:“好,那我就安排了,赵掌柜,你带人去打开地道仓库,取出那些箱子,里面的炸药取出来。”
赵闻达一个立正:“宋队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李文进,冯朝柱,邹正生,洪国基。”
“到。”四人出列。
“马六、邓彪子。”
“到。”
“你二人给李文静、冯超柱、周正生、洪国基四人小队带路,到兵营
二人一个立正:“宋队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周天坤、田老四出列。”
“在。”
“田老四,你负责给周天坤的爆破小队带路,到遵化城北城门下布置炸点,天亮之前完成,有没有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