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765章 熊部落的獠牙

第765章 熊部落的獠牙(1/2)

目录

而接下来自然不必多说,尝到甜头的隼羽等人,在被抓到的下河谷族人带领下,以极快的速度,朝着北面推进——跟一个月前相比,都是势如破竹地推进,只不过,被推进的对象,从鸦部落,变成了现在的下河谷诸部。

有了熟悉的下河谷族人带队,短短四五天的时间,在鸦部落的突然袭击下,靠近鸦部落的四个部落,甚至连抵抗都没有来得及,就被直接击溃,青壮年男女被并入鸦部落。

而一些老弱,鸦部落的族人们本想全部屠戮掉,但隼羽觉得抓捕、杀戮他们太过浪费时间,就没有管他们,而是将他们身上的所有物品都给留下来之后,让他们自行逃走。

反正这些部落已经没有了青壮,不用鸦部落动手,这些人也挺不过这个冬天。就算能够被其他部落发现,这些部落要不要接收这么多老弱女子?接收的话,自己部落就没办法安全过冬,不接收的话,那对下河谷诸部也能分化他们。

隼羽并不是好心,他深知在即将入冬的时节,部落突然间多了十几张需要吃饭的嘴,是一件多么为难的事情,这种难处,就让下河谷诸部自行去解决吧。

隼羽等人也跟梧生一样,一旦攻击开始,就没办法轻易地停下来。隼羽指挥鸦部落在打下这些部落山洞之后,发现了更多来自熊部落的物资:陶罐、食盐、咸肉、麻布……这些东西,虽然鸦部落之前还不清楚该怎么使用,但在威逼下,被俘虏的族人进行演示,了解到用法之后,鸦部落众人便陷入了狂喜之中。

故而隼羽觉得,与其去杀戮这些四处奔逃的老弱,还不如尽快去多抢一些好东西,故而得胜的鸦部落并没有在这些部落耽误太长时间,便在下河谷青壮的带领下,迅速地找到一个又一个下河谷诸部的部落,并用突袭的方式,消灭掉他们的猎手队伍。

只不过五六天的时间,下河谷疏于戒备的小部落,就被直接消灭掉五六个,大量失去部落保护的族人,被鸦部落驱逐出附近的领地,只得冒着危险穿越山林,就近寻找相邻的部落投靠。

而原本带队攻击、意气风发的梧生等人,在这些突袭中,也是损失惨重:椿根、桂皮族长战死,梧生受伤不能理事,现在大部分的残余的人员,躲藏在一处山谷中,依托地形防止鸦部落的袭击。

剩下的猎手,只剩下四十多人,而且大部分都带着伤,跟之前的一百多人相比,很是凄惨。

沿途的小部落,看到梧生等人大败而回,得知了鸦部落来攻击的消息,根本不敢与之一战,毕竟对方光是猎手就有两百多,根本不是他们一个小部落能抗衡的,于是便迅速转移,学着其他部落,把自己部落的族人和物资,都给转移走。

而得不到物资补充的隼羽等人,自然把目光瞄向了此处实力最为雄厚、各种新物资产出最多的地方——八号营地。

故而在隼羽击溃鸦部落几天之后,在众人的鼓动下,隼羽下定决心,纠集了周围十几个小部落的猎手和族人,一同去抢熊部落。

在下河谷俘虏的描述中,熊部落拥有堆积如山的粟籽、能够铺满整个部落山洞的肉干、一排又一排坚固精美的陶器、如同积雪一般的白色食盐,还有那些一卷又一卷的麻布……

这些东西,对任何一个部落来说,都是非常让人动心的,而在得知对方只有一两百人之后,不可抑制的欲望如同水流一般,不断地冲刷着隼羽等人的欲望。

不用隼羽多说什么,陶器煮出来的饭食、身上穿着的衣物、手中拿着的武器,还有堆满山洞的物资,直接让所有族人同意,准备去攻击熊部落的八号营地,并在打下来之后,搬到这里来居住。

这就是隼羽进攻熊部落八号营地的始末,分析完这些,熊大等人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隼羽等人的胆子这么大,敢用几百人就想要攻下有围墙保护的八号营地。

“这些俘虏,该怎么处理?”

当隼羽在八号营地的围墙下碰的头破血流后,仓皇逃窜的鸦部落,留下了近一百个族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鸦部落袭击、逃难过程中被抛弃的族人,也都想到了熊部落的八号营地,便冒着危险穿过山林,颇为不易地到达了八号营地。

这就让八号营地这段时间的人口数量,增加了不少。

但是对于熊大等人来说,这些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为熊部落所用,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多,八号营地的情况愈加复杂。

首先是之前被梧生等人交换过来的人口,光这些就有个四百多人,全部都是梧生等人消灭掉鸦部落四五个小部落之后,挑选青壮后剩下的人口,都拿到八号营地这里换取了大量物资。

其次是进攻熊部落八号营地,却碰的头破血流的鸦部落族人,这帮人人数不多,只有不到一百人,但大部分都是青壮,也是熊大最为关注和严格管理的一批;

最后就是从山林里逃难过来的原下河谷族人,这些人目前很难说有多少,根据熟悉情况的族人讲述,隼羽在攻击八号营地之前,就消灭掉了他们七八个部落,按照之前来八号营地交易的规模来看,这七八个部落,差不多也有个五六百人左右。

就算被抓了一半,散落在山林里的,应该还有个两三百人。

这些俘虏——不管鸦部落还是下河谷诸部的,目前都统称为俘虏,因为熊大也搞不清楚这帮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只能统统按照俘虏的待遇,将这些鸦部落的俘虏和下河谷诸部的“难民”们,分成两个部分来管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