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是大明瓦罐鸡 > 第525章 因为我在

第525章 因为我在(2/2)

目录

十多年前,朱元璋派遣使臣前往扶桑,结果使臣被杀的事情,李裪和金宗瑞也有所耳闻。但他们着实没想到,大明居然如此“小心眼”,这都过去十多年了,还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最终竟直接出兵将扶桑灭国。

不过,这些历史过往并非李裪此刻首要思考的问题。刚刚朱高煦那阴恻恻的眼神,仿佛一把锐利的冰刀,深深刺痛了李裪幼小的心灵,让他至今心有余悸。此刻,李裪微微颤抖着身体,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您还没说如何安置我们高丽王朝的百姓呢!”他的声音细小而颤抖,眼神中满是对高丽百姓命运的担忧与恐惧,在这个强势的朱高煦面前,他感觉自己和高丽百姓的命运就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朱高煦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那笑容仿佛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魔力,说道:“放心吧,我可不是嗜杀之人。等之后顺利拿下高丽,对于那些负隅顽抗的叛军,自然是要处理得干干净净,以绝后患。但对于其余普通百姓,我们并不会大开杀戒,肆意屠杀。扶桑的情况只是个特殊例子,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呢,现在要是你们能够积极配合,那些叛军我们也可以网开一面,不予诛杀。你们需要做的,就是将他们收拢起来,然后带着他们跟随我们一同开疆拓土!就像我刚刚跟你们提到的,这世界广袤无垠,大得超乎想象,我们要在这广阔天地间成就一番大业,就需要有足够多的人手。”

这一系列的想法,都是朱高煦在见到李裪和金宗瑞两人之后,临时做出的决定。毕竟,大明的士兵数量并非无穷无尽,要想不断扩充势力,就必须开拓其他的兵源渠道。原本,他计划在成功拿下高丽后,循序渐进地培养当地士兵。

然而,如今抓到了李裪,局势便有所不同了。培养士兵是个耗时漫长的过程,而让李裪带领李芳远的残部先去为自己的扩张计划探路,无疑是个更具效率的选择,正所谓物尽其用嘛!

思索了片刻之后,朱高煦像是为了进一步打消两人的顾虑,又补充了一句:“我已经答应三弟,往后高丽王朝这片区域就交给他负责。在此,我可以先替他给你们一个保障。之后,如果高丽百姓当中,有谁愿意死心塌地地跟随你们,与你们一条道走到黑,你们大可以将他们带走。”

他顿了顿,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继续说道:“你们可以重新寻找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过,王位你们就别再抱有幻想了。以你们的能力,如果好好表现,最多能在新的领地当个手握重权的大将,或者成为辅佐朝政的丞相,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安排了。”

朱高煦在这件事上倒真没打算耍什么小心思。他心里明白,面前的李裪和金宗瑞都不是省油的灯,皆是聪明人。在这种关乎生死存亡与未来命运的大事上,哪怕他此刻能凭借花言巧语骗到两人,可一旦事情稍有变故,以这两人的聪慧,马上就能回过神来,察觉到其中的猫腻。到那时,恐怕会引发更棘手的问题,所以还不如坦诚些,直接摊牌。

而且,对于暗中控制李裪和金宗瑞的人选,朱高煦心中早已有了计较,那便是宁王之子朱盘烨。

说起来,朱盘烨已经跟着朱高燧在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几年了。这几年间,他不辞辛劳,四处奔波,虽说还未建立起足以名震四方的大功,但所付出的努力和吃过的苦头却一点不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者,他毕竟也姓朱,算是他们朱家人。基于这些考虑,朱高煦觉得不妨给对方一个机会,让他参与到这件事当中。当然,事先得先问问朱盘烨本人的意见,毕竟此事暗藏诸多危险,并非一帆风顺。要是朱盘烨愿意答应下来,凭借朱高煦的权势和手段,送他一个国王当当,也并非什么难事。如此一来,既能给朱盘烨一个飞黄腾达的契机,又能借助他的力量达成自己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随着朱高煦将计划阐述得越来越详细,李裪和金宗瑞原本难看的脸色逐渐好了不少。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刚刚听闻扶桑那悲惨至极的结局,心中满是恐惧与绝望。而如今对比之下,他们觉得朱高煦对高丽的安排,已然算是极为宽厚仁慈了。他们深知自己在朱高煦面前毫无反抗之力,即便朱高煦此刻突然改变主意,要继续对高丽百姓大开杀戒,他们两人也根本没有任何阻拦的能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所以,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敢再有过多的奢求。

在沉默思索的过程中,两人心中不由自主地对朱高煦产生了一丝深深的畏惧。此人年纪轻轻,却有着侵吞天地般的野心与魄力,能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谋篇布局,将各方势力玩弄于股掌之间,不愧是年轻一辈中最为出类拔萃的男人,实在让人既敬畏又忌惮。

原本,金宗瑞心中还暗藏着一些别的心思,诸如寻找机会帮助李芳远复国,亦或是设法摆脱当前困境之类。然而,在听了朱高煦这一番详细的讲述之后,他的心情竟出奇地平复了下来。残酷的现实让他意识到,李芳远复国的希望已然极其渺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他算是认命了,不再做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再次与朱高煦对话时,金宗瑞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之前那种毫不掩饰的敌意已然消失不见。他一脸诚恳地说道:“二皇子,您将事情想得未免太简单了。即便您同意我们带走一部分百姓,可要找到一处适合居住的地方谈何容易。况且,一路上还会遭遇大大小小的意外状况,如此折腾下来,等我们真的找到新的居住地,恐怕没剩下多少人能活着抵达了。”金宗瑞深知,迁移民众并非易事,其中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因素,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惨重的损失。

朱高煦听后,轻轻摆摆手,脸上露出自信的神情,显然这个问题他早已考虑周全。他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们手中有世界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各个地方的势力分布,哪些地方适宜人类居住,哪些地方资源丰富,一目了然。到时候,你们可以根据地图挑选心仪的地点。之后,我们还会安排专人给你们分析最佳的迁移路线。虽说在这个过程中,人口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减损,但相较于稀里糊涂地盲目迁移,这种方式要好上许多。初期,你们的日子可能会过得艰难一些,不过一旦找到合适的居住地,生活很快就能步入正轨,逐渐好起来。”朱高煦对于自己的安排充满信心,他相信,凭借这些准备,李裪和金宗瑞他们能够顺利完成迁移,并在新的地方立足发展。

金宗瑞不禁苦笑一声,朱高煦说得倒是轻巧,可实际情况哪有这般简单。就算真如朱高煦所言,顺利找到了合适的居住地,后续面临的困难依旧数不胜数。且不说还要按照朱高煦的要求,帮助其对外征战,光是重新构建城市这一项,就绝非易事。他们毕竟不像蒙古人,逐水草而居,带着族群走到哪里,便能迅速在那里定居下来。对于他们而言,建造城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要规划房屋布局、修建基础设施、开垦农田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困难重重。

但他心里也明白,朱高煦已然为他们考虑了不少方面。若是自己还得寸进尺,不知好歹地继续提出诸多要求,惹恼了朱高煦,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毕竟在当前这种形势下,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朱高煦手中。

李裪的脸色一阵变幻,内心显然在做着激烈的挣扎。一方面,他深知答应朱高煦意味着将失去许多,包括对高丽王位的期望以及要面对诸多未知的艰难险阻;另一方面,拒绝朱高煦可能会给高丽百姓带来更为悲惨的结局。思索良久,最后他一咬牙,一口答应下朱高煦:“我答应了,只是到时候希望您可以让三皇子同意愿意跟着我们的百姓撤出!”

李裪有着远超同龄人的务实与清醒。他心里清楚,光是一个朱高燧,自己的父王李芳远就已然疲于应对、难以招架,如今连朱高煦都亲自出马了,在这等悬殊的实力差距之下,父王的失败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既然大势已去,无法逆转,那他还不如趁早为自己、为那些始终忠诚于李家的人,以及皇室成员谋一条后路。

李芳远在这场争斗中恐怕是凶多吉少,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作为王子,李裪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必须扛起这份重担,尽可能地庇护更多的人。而且,在听闻朱高煦描述的外面那广阔无垠、精彩纷呈的世界后,他内心深处也燃起了强烈的好奇心,渴望去见识一下不同的风土人情,探索未知的天地。

至于王位,李裪倒没有过多地强求。毕竟他原本就尚未登上国王的宝座,而当下最紧迫、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族群。只要到时族群能够跟随自己,在新的地方安定下来,实际上他在族群中的地位与国王也并无太大差别,同样可以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带领大家开启新的生活篇章。他明白,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务实的抉择远比虚无的王位更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在困境中求得一线生机,为自己和族人创造新的未来。

“爽快!”朱高煦眼中满是赞许之色,饶有兴致地看着李裪,心中不禁感叹,没想到自己此番竟会与这样一个年纪轻轻却如此果敢的小孩达成合作。他笑着说道:“那这段时间你就先跟着小墨吧。这两年我们会在扶桑建立新的国家,到时候你可以去观摩学习,积累些经验,这对你的未来可是大有好处的。”朱高煦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让李裪去扶桑,既能让他学习如何治理新领地,也便于自己对其进行监视和掌控。

对于朱高煦的安排,李裪没有丝毫异议。此刻的他深知自己身处何种境地,反正朱高煦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倒也落得个省心。而且,他本就对即将在扶桑建立的新城充满了好奇,能够借此机会前往见识一番,对他来说也是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情。

“你也一样,跟着先练上两年。就算现在李芳远身死,朝鲜这边的局势错综复杂,诸多问题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所以你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朱高煦察觉到金宗瑞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便也对着他说了一句。其实,前几年朱高煦就已经成功拿下扶桑,然而直至今日,扶桑那边依旧未能完全安定下来,局势仍处于动荡之中。高丽这边的情况亦是如此,局势盘根错节,李裪想要带着族人顺利迁移,恐怕至少得一两年之后了。

“没问题!”金宗瑞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仅仅过了短短的几个时辰,他的态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曾经心心念念要去寻找李芳远,为其效力,而现在,他已然不再多提此事,仿佛之前的想法从未存在过一般。

“陈远,房间收拾好了吗?”朱高煦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猛地回头,对着陈远大声问道。此时的陈远正优哉游哉地靠着门框,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仿佛在欣赏一场精彩的戏码,被朱高煦这突如其来的一喊,他瞬间像被电击了一般,迅速挺直了身体,脸上的散漫神情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转而用一种极为利索且恭敬的语气回答道:“收拾好了师傅!”那模样,就像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士兵在向长官汇报任务完成情况。

朱高煦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转过头,对着李裪和金宗瑞随意地摆摆手,说道:“好嘞,话就说道这里吧。等会儿大家一起吃个饭,之后你们就好好休息。明天跟我们前往王宫一趟,然后就动身前往扶桑东北。”说罢,他便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回到了房间当中。

而朱瞻墨却没有像朱高煦一样离开,他依旧稳稳地坐在那里,屁股都没挪动一下。此时,他将目光投向了李裪。在刚刚朱高煦与李裪对话的过程中,他一直想插上几句话,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现在朱高煦一走,他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想法,想要认识一下这个接下来两年都要与自己相伴的小伙伴。

对于李裪这个比自己稍微大一些的小哥哥,朱瞻墨打从心底里十分钦佩。毕竟,换做是他自己,在刚刚那种紧张且充满压力的情况下,绝对做不到像李裪那般从容淡定。李裪的谈吐优雅,思维敏捷,考虑问题周全,根本不像是一个小孩子应有的表现,反倒像是一位历经世事的成年人。

李裪原本满心打算着,赶紧和金宗瑞回到房间里,两个人好好说些悄悄话。毕竟,今天所遭遇的一切,接收到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从朱高煦口中得知的关于扶桑的覆灭、对高丽的打算,以及各种令人震惊的消息,都让他们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复盘梳理一番,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然而,当他不经意间与朱瞻墨那懵懂纯真,却又带着几分好奇的眼神对视上之后,李裪心中微微一动,还是很识趣地停下了脚步。他心里明白,如今自己的处境与阶下囚并无太大差别,往后在诸多方面还需要依靠朱高煦。而朱瞻墨作为朱高煦身边亲近的人,打好和他的关系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

说实话,平日里李裪并不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耍。在他看来,那些同龄人往往过于幼稚,思维和行事方式与自己相差甚远,交流起来总是觉得有些无趣。但此刻,形势比人强,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李裪暗自叹了口气,心想着就当是哄小孩玩吧,随即无奈地朝着朱瞻墨走去。

一时间,场面变得有些微妙,只剩下金宗瑞站在原地,显得无所事事。他本来还琢磨着,找机会和陈远这个与自己岁数差不多的小伙子套套近乎,打听打听大明那边的详细情况。毕竟,对于这个即将对自己国家产生重大影响的强大王朝,他充满了好奇和担忧。可谁知道,陈远压根就没看他一眼,只是毕恭毕敬地跟在朱高煦身后,直接进了屋。金宗瑞见状,心中一阵失落,但也无可奈何,最后只能默默地站在两个小孩旁边,听他们交流,期望能从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朱高煦迈进屋内,下意识地先打量起这个房间。只见房门正对面,是一张几乎占据了整个房间一半面积的火炕。在高丽王朝这片土地上,冬季寒冷异常,火炕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物,历经岁月的沉淀,已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印记。

他的目光继续游移,发现房间仅有门框上方开着一扇窗户。那窗户不大,透进来的光线极为有限,使得整个房间显得颇为昏暗,仿佛被一层淡淡的阴霾所笼罩。靠墙的位置,摆放着一张暗紫色的柜子,柜子颜色暗沉,不知历经了多少岁月的洗礼。柜子旁边胡乱堆积着许多杂物,看样子应该是之前房间主人留下的东西,有些物件甚至已破旧不堪,七零八落地散在那里。整个房间里,除了这些,便再无其他像样的家具,连一张供人日常使用的桌子都没有。

即便陈远已经花费了一番功夫收拾,可由于房间本身的杂乱程度以及长久无人居住的缘故,依旧显得十分凌乱。房间里唯一能勉强让人看得下去的,恐怕就只有炕上陈远刚刚精心铺好的被褥了。那崭新的被褥,在这略显破旧杂乱的房间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也为这冰冷的空间增添了一丝难得的温馨。

然而,由于房间太久没有人居住,一股浓郁的腐朽味扑鼻而来,令人不禁微微皱眉。即便打开门窗,那股味道依旧顽固地萦绕在空气中,似乎怎么也散不干净

“师傅,怎么样,还满意吗?”陈远在一旁紧紧观察着朱高煦的表情,眼神里满是关切与期待。在耐心等待了片刻之后,他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高煦微微点头,神色还算平和,说道:“就这样吧!还行!”毕竟出门在外,条件有限,他也深知不能太过挑剔,没必要在这些事情上过于讲究。

陈远一听,立马咧开了嘴巴,露出一口大白牙,笑得格外灿烂:“好嘞,那您好好休息,我也去收拾一下我的房间。这几天一直住在马车上,可真是痛苦得不行!”说完,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转身便轻快地出门去了。

朱高煦慢悠悠地走到炕上坐下,一时间竟有些百无聊赖,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心中再次怀念起曾经在现代有手机的日子。在那个时代,手机就是他生活的中心,随时随地可以与他人沟通交流,获取各种信息,娱乐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可如今身处这个陌生的时代,没有了手机,仿佛生活一下子变得单调乏味起来。

好在这种无聊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没过多久,就听到老崔头在外面扯着嗓子喊他们前去吃饭。朱高煦起身,叫上儿子,一行五人便跟着老崔头朝着他家走去。

“嘿嘿,家常便饭,希望两位公子不要嫌弃。”老崔头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弓着腰,极为热情地将朱高煦和金宗瑞迎进屋子当中。他那谦卑的姿态,仿佛眼前这两人是什么尊贵无比的大人物。

众人的目光随即落在桌子上,只见上面摆放着的菜肴,可全然不似老崔头口中所说的“家常便饭”。整整七道菜,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虽说这些菜品选用的食材大多都是些寻常不值钱的东西,像是田间地头常见的蔬菜,或是农家小院里饲养的家禽产出的蛋类。但每一道菜都被精心烹制,色香味俱全。那翠绿的青菜,被炒得恰到好处,油光锃亮,仿佛还带着几分生机;那金黄的炒蛋,蓬松鲜嫩,香气扑鼻,让人看一眼就食欲大增;还有那炖煮的肉类,色泽红亮,汤汁浓稠,光是闻着那四溢的香味,便能想象到入口时的软烂入味。每一道菜都倾注了老崔头的心血,一看就是用心烹饪的成果。

朱高煦微微转头,眼神略带深意地瞅了崔老头一眼。崔老头像是早有准备,立马咧嘴露出一个单纯憨厚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是一个质朴老农最自然的反应,可眼底却隐隐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崔老头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他深知若是自己一味地强调为了招待他们花费了多少心思,反而会显得太过刻意,效果适得其反。他要做的,就是让朱高煦自己主动发现这份用心,这样才能在对方心中留下更好的印象,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在这偏远的小山村,能吃上一顿如此不错的饭食,不管崔老头背后有着怎样的打算,朱高煦都觉得自己理应承这份情。再说了,对他朱高煦而言,不就是银子的事儿嘛,他有的是。只见他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在崔老头早已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板凳上,微微侧头,朝着陈远努努嘴,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陈远,赏!”

陈远对朱高煦的指令向来执行得干脆利落,二话不多问,伸手便利索地从怀中又掏出一块碎银子。只见他手腕轻轻一抖,那碎银子便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稳稳地落入崔老头的手中。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尽显陈远对朱高煦的忠心与办事的干练。

崔老头一接到银子,脸上的笑容瞬间像绽放的花朵一般,更加泛滥开来,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他心中暗暗得意,庆幸自己这一番算计没白费,为了准备这桌饭菜,他可没少费心思,挨家挨户向邻居家借食材、借调料,如今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崔老头下意识地默默用手掂量着银两的重量,那感觉就像是在评估自己这一番辛苦的收获。随着手掌感受到银子沉甸甸的分量,他的眼睛都不自觉地眯了起来,脸上满是心满意足的神情。心里暗自思忖,嗯,这分量足足的,看来这次可赚了不少,就算把欠邻居们的都还回去,剩下的银子也够自己过上一段好日子了。

崔老头满心欢喜之余,腰肢再次弯成了一个夸张的弧度,仿佛要把自己的谦卑展现到极致。他对着金宗瑞等人,恭敬地伸手作出邀请的手势,脸上堆满了笑容,热情洋溢地说道:“各位公子也请坐吧,饭菜可经不起耽搁,等会菜凉了之后,味道可就大打折扣,不好吃了。”那殷勤的模样,就像是生怕怠慢了这些贵客,恨不得将他们都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朱高煦一边将目光在屋子当中缓缓转动,仔仔细细地打量着四周,一边伸手拿起筷子。突然,他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心里涌起一丝好奇,便扭头向崔老头问道:“你们家中没有其余人?就剩下你一个了?”此时的他,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从进入这个屋子开始,除了崔老头,并未见到其他任何人的身影。

崔老头的屋子坐落于靠近村口的位置。白天朱高煦等人初到此地时,最先出来迎接的便是崔老头,紧接着便是一群乱糟糟跑出来的村民。当时场面混乱,朱高煦的注意力全被村民们吸引,自然没有留意其中是否有崔老头的家人。

听到朱高煦的询问,崔老头哪敢有丝毫耽搁,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紧张起来,脸上堆满笑容,赶忙回答道:“有有有,家中还有一个老婆子,另外还有两个乖巧的孙女呢。只是啊,我寻思着怕她们在这儿打扰到各位贵客用餐,所以就打发她们先去邻家坐坐啦。”崔老头说话间,眼神中透着一丝小心翼翼,时刻观察着朱高煦的表情,生怕自己的回答让这位贵客不满意。

“他们不吃饭吗?”朱高煦微微皱眉,又多问了一句。他实在有些好奇,一家人怎么能不同时吃饭,更何况还把家人都支走,专门来招待他们这几个外人。

崔老头赶忙赔着笑,继续解释道:“都吃过了,都吃过了。老头子我也早就吃过啦,您几位就安心享用美食就行。我呢,就在旁边站着候着,您几位要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喊我,我保证随叫随到。”此刻的崔老头,已然完全将自己代入了店小二的角色,一心想着今天无论如何都要把这几位贵客伺候得妥妥当当,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随着众人陆陆续续在桌旁落座,崔老头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到了金宗瑞身上,眼神中透着一丝怪异。只见此时其余四人都已稳稳地坐在了凳子上,唯独金宗瑞一人,静静地站在李裪的身后,身形笔直,表情略显拘谨。

这桌子旁边仅有的四个凳子,还是崔老头费了好大功夫,从邻居家借来的。起初,崔老头心里想着,陈远身为护卫,在他的认知里,护卫等同于下人,是根本没资格和主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的,所以他也就没有再多此一举,继续去借板凳。

然而,此刻眼前的情景却让崔老汉有些摸不着头脑,彻底懵逼了。他实在想不明白,怎么陈远这样的护卫都能堂而皇之地和他们家老爷、公子坐在一桌,可金宗瑞之前还跟自己信誓旦旦地说他和李裪是父子关系,现在却怎么像个下人一般,老老实实地站在李裪身后,这情况实在是太反常了,让崔老头满心都是疑惑,却又不好贸然开口询问。

朱高煦不经意间也注意到金宗瑞还站在那儿,便扭头对着崔老汉,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地问道:“板凳不够吗?”

还没等崔老汉来得及张嘴回答,金宗瑞赶忙抢先说道:“不用的,您们吃就好,我等会再吃!”此刻的金宗瑞,内心十分纠结。尽管高丽如今局势艰难,可在他心中,李裪毕竟是三王子,身份尊贵,自己多年来一直恪守臣子本分,实在不习惯与王子同桌共同进食。与此同时,他心里又满是疑惑,暗暗好奇陈远不过是个护卫,究竟是凭借什么胆子敢上桌与众人一同用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