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城头心惊(2/2)
以宰相李昊、范仁恕为首的一众蜀国文武重臣,正簇拥在垛口后,紧张地眺望着东方那片杀声震天、烟尘蔽日的战场。
虽然距离尚远,看不清具体面容,但那如同两道巨浪凶猛对撞的宏大场面,那隐约传来的震天喊杀与号角,足以让每个人心惊肉跳。
当看到那支金色的骑兵部队如同烧红的铁锥,无视层层阻拦,以惊人的速度向着己方中军核心不断突进时,城头上一片压抑的惊呼。
李昊倒抽一口凉气,指着那支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正向蜀军心脏狠狠扎去的金色骑队核心,声音干涩,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悸。
“那……那居中冲锋之将,究竟是何人?竟……竟如此勇悍绝伦,视我蜀中健儿如无物……”
站在他身旁,脸色灰败的赵崇韬闻言,嘴角扯出一抹苦涩到极致的弧度,那是一种亲身经历过、几乎被碾碎斗志后的余悸。
他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每个字都带着血腥味:“李相,何必再问?那便是唐主李从嘉,亲至!除了他,这天下还有哪一国之君,敢、能、配如此冲锋陷阵?!”
他仿佛想起了城下的惨烈,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惧,补充道:“你当他只是匹夫之勇?错了!此人用兵,神出鬼没!他偏能悄无声息绕到你身后,直插心腹!他偏能在万军之中,亲自持槊,做这最锋利的箭镞!”
这番话让周围所有听闻的官员都感到一股寒气从脊梁骨升起。
此时,须发灰白、刚从遂州败退回的老将伊审征,死死盯着那道越来越深入的金色身影,拳头紧握,指节发白。
他接过赵崇韬的话,对李昊,更像是对所有心存侥幸的人说道:
“赵将军所言,字字泣血!李相,诸位同僚,老夫这遂州……丢得冤,也不冤!”
他猛地捶了一下城墙垛口,“冤在,我苦心经营的‘斗城’防线,外围数十寨垒,竟被他数日之间,以一种闻所未闻的雷霆之法,摧枯拉朽般毁去!不冤在,我们都中了他李从嘉的算计!”
他目光扫过众人,沉痛道:“我们都以为他主力在万州,与他那替身和疑兵纠缠!谁能想到,他竟敢亲率精锐,行此千里奔袭的险招?更是深不见底的谋局之算计!”
“他算准了我们会将重兵布于东线,算准了我们会依赖‘斗城’地利,更算准了我们反应不及!老夫……老夫正是因分兵布防,意图层层阻击,反而被他集中精锐,一击打穿了最要害之处!遂州之失,非战之罪,实乃……实乃棋差一着,满盘皆输!”
李昊听着两位败军之将控诉,再望向远方那依旧在奋力突进、仿佛无可阻挡的金色身影,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笼罩全身。
他身形晃了晃,若非左右扶住,几乎瘫软,喃喃道:“这分明是……是天降的煞星啊!”
城头之上,一时死寂。
所有的争论、所有的侥幸,在这由鲜血验证的事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一旁的老将伊审征望着战场,老眼之中满是凝重与忧虑:“现在不是惊叹之时!,诸位大人,当务之急,是是否要派兵出城,支援塔山大营?”
此言一出,城头顿时议论纷纷。
有将领急切道:“应当出兵!趁唐军主力被牵制在前,我军出城夹击,或可扭转战局!”
“不可!”
王昭远立刻反对,他已是惊弓之鸟。
“城外情况不明,万一这是唐军诱敌之计怎么办?成都安危重于一切!”
伊审征抬手指向战场边缘,唐军大营方向那一支肃立不动、军容严整的部队,正是李元清率领的预备队。
他沉声道:“王大人所虑不无道理。诸位请看,唐军侧翼尚有一支生力军严阵以待,旗帜鲜明,阵列整齐,这分明就是预留的后手!我军若贸然出城,此部敌军必然拦截,届时非但不能解塔山之围,恐连成都城门都有失陷之危!”
他环视众人,最终目光落在李昊身上:“依老夫之见,当下只能紧闭城门,严加守备!期盼曹、全二位将军能稳住阵脚,或……或期盼万州援军能及时赶到……”
是冒险出击,还是龟缩死守?
城头之上,蜀国最后的决策者们意见纷纭,莫衷一是,但那股因为李从嘉亲自冲阵所带来的巨大压迫感与恐慌,却如同瘟疫般在每个人心中蔓延。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道金色的身影,距离他们的中军帅台,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