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国际上最流行的一句军事用语(1/2)
尽管这个时候谈教育,会花费巨大的资源,可这些措施得到了首长们的一致认可,大家就算是咬着牙,砸锅卖铁也要推行下去。
这一套措施落实以后,泽县县城的居民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大家伙也没有别的想法,跟着干就行了。
后面就是水电站的修建,配套的水泥公路以及输电线的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而因为这段时间,我们的部队一直都处于进攻的态势,每个月都能收复大量失地,人手根本就不够。
基本上都是一个熟练工人带五个从本地招募的老百姓干活,在干活期间如果发现有些人脑子灵活,接收新知识比较快,就会有相应的人员进行考核,然后挑选一些符合要求的进行更高一层的培训。
将来这些人也许能做技术员或者工程师,也算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华夏有这么多的人口,哪怕百里挑一,也能选拔出大量的可用人才。
科技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只要人口基数大,就能诞生大量的顶尖人才。
以前我们是没有这个条件,就算是精英人才,也只能泯然众人。
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只要你有那个能力,总会有出头之日。
除了城内的居民能感到这种切实变化以外,城外的老百姓也是如此。
当他们挑着一些农副产品进城售卖的时候,发现行情是前所未有的好,他们用来出售的花生,核桃,苹果,梨,老母鸡和鸡蛋等东西,一下子就被抢光了。
尽管价格比之前便宜了很多,但是城内卖的东西物价也便宜啊。
以前来城内一趟,卖的东西获得的钱财扯一尺都够呛,现在完全可以扯上三尺给家里面的小孩子做套衣服。
以前在县城里面买盐都是按几钱几钱的买,现在一次性买个半斤那是眼睛都不眨。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锄头,铁锹,镰刀,菜刀和铁锅都非常便宜,就算是最普通的人家也能买得起。
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家里面的那些破破烂烂的农具早就该更换了。
从城内购买的这种农具使用的都是好钢,而且用的是大机器生产出来的,质量也算是杠杠的。
用这种极好的农具干农活,那是又快又省力,对于每天辛苦种地的农民来说,那简直就是天降神器。
干活利索了,本来两天能干的活现在只要一天,剩下来的时间又可以干点副业,比如修路,修渠或者是去工地干活,也能给家里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
随着部队进驻县城的,还有从其他根据地过来的大批运输队,这些都是由民间组织的,专门从根据地工业区那边购买大量的工业品,然后运送到县城,再通过改装后的自行车和三轮车,把货物运送到偏远的小山村,算得上是现代版的货郎。
这种模式在老根据地那边执行了好几年,早就是熟得不能再熟,就像那种毛细血管一样,让那些偏远山区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