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深陷地宫,咸阳变化!(1/1)
处理完这一切,高要心中的那股郁结之气似乎稍稍舒缓。他并非铁石心肠,这些人的死,他记在心里。但更重要的是,他不能让情绪干扰判断。他寻了一处相对干净、远离血迹的台阶坐下,心神沉入系统空间。下一刻,他的手中出现了一壶清水和几样精致的糕点。他慢条斯理地开始进食,补充体力,动作从容得仿佛不是在绝境,而是在自家后院小酌。
这便是他最大的底气所在。拥有一个近乎无限的系统空间,里面不仅储存了海量的食物、清水,更有一片可以循环种植、自给自足的灵田空间。里面的作物生长周期极短,且品质绝佳,纯天然无污染。
换言之,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在这封闭的地下天宫里活上几十年、几百年……甚至,若那长生药真的起效,他在这里实现另类的长生也并非不可能。饥饿与干渴,从来就不是他需要担心的问题。
“饿是饿不死的,但总不能真在这里当个活死人,守着一座空坟直到地老天荒。”
高要咽下最后一口糕点,目光再次锐利起来,开始冷静地分析现状。当务之急,是找到离开的方法。这地宫设计得如此精妙,几乎不可能只有一个出入口,即便主通道被封死,也必然存在应急的密道或是通风设施。
也就在这个念头升起的刹那,一个之前被他忽略的、看似寻常却至关重要的细节,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猛地照亮了他的思绪——空气!
这地下天宫深埋山腹,密封性极好。就算最初建造时带入了一些空气,经过这漫长岁月的消耗,尤其是在刚才一番激烈动作和那么多火把、机关燃烧之后,按理说早就应该变得浑浊不堪,令人感到胸闷气短才对。可他至今呼吸顺畅,毫无滞涩之感。这说明,地宫内的空气是在不断更新的!
“氧气……这里的氧气是从哪里来的?”高要喃喃自语,
他的视线,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缓缓移向了宫殿墙壁上那些一直静静燃烧着的灯盏——人鱼灯,或者说,长明灯。他深知,所谓用鲛人油脂制成长明灯只是传说,实际多为用鲸油、蜂蜡等混合特制,燃烧极其缓慢,可持续数百年不灭。这些灯盏,从他们闯入至今,一直稳定地散发着光芒。
“燃烧……需要消耗氧气。”高要的瞳孔微微收缩,大脑飞速运转,“如果这里完全密闭,这么多长明灯持续燃烧,早该将氧气耗尽,灯火自行熄灭才对。但它们依然亮着……”
结论只有一个:这个地下天宫,并非一个绝对死寂的密封罐头!它存在着与外界连通的、极其隐蔽的通风系统! 这些长明灯之所以能长明不熄,正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补充进来,维持着燃烧,也维持着闯入者的生命。
想通了这一点,高要的精神猛地一振。之前的困局似乎出现了一道清晰的裂缝。出路,未必是传统意义上的门或通道。这些维持着地宫空气循环的通风孔道,虽然人可能无法直接穿过,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指向了与外界联通的路径!只要找到空气流动的源头,顺藤摸瓜,极有可能发现建造者预留的、用于维护或者紧急逃生的秘密通路!
他站起身,不再漫无目的地搜寻,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那些跳跃的火焰上。他小心翼翼地靠近一盏人鱼灯,伸出手,极其缓慢地感受着灯焰周围的空气流动,试图捕捉那微弱却至关重要的风的来向。生存的希望,或许就藏在这千年不灭的灯火之后,
时光荏苒,自那日惊变发生,转眼已接近十日。若算上之前高要率领心腹近臣及精锐卫队出城,名为“狩猎”,实则为探寻那隐秘地宫的前期准备,整个队伍离开咸阳中枢,已持续了整整二十个日夜。
这二十天,对于繁华依旧、市井喧嚣的咸阳城而言,表面平静,内里却已暗潮汹涌,渐成不安定之势。起初,百官们照常上朝,听闻大王高要尚需在骊山猎场多盘桓些时日,虽觉意外——毕竟以往大王离京从未如此之久——却也并未多想。大王威权日重,性情愈发深沉难测,或许此次狩猎兴致颇高,又或许另有深意,臣子们不敢妄加揣测。
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不寻常的迹象开始接连出现。先是随行出猎的几位公子陆续返回宫中,言及父王仍在山中,这本身就已略显蹊跷。更引人注目的是,朝中几位核心重臣——总揽政务、素有肱骨之称的丞相萧何,精明干练、掌管律法与部分军务的廷尉曹参,以及那位战功赫赫、执掌兵权的大将军韩信,竟在公子们回宫后不久,也被大王一道紧急命令召离了咸阳,直奔骊山而去。
这还不算完。紧接着,一道道调兵符令从骊山发出,咸阳周边的驻军被分批抽调,火速开赴骊山方向。同时,少府衙门接到严令,紧急征调咸阳及周边郡县大量技艺精湛的工匠,尤其是擅长土木工程、矿冶挖掘者,携带各类工具物资,同样被送往骊山。一时间,骊山脚下成了军事禁区,兵马调动,工匠云集,戒备森严,飞鸟难入。
这一连串的动作,再也无法用简单的“狩猎”来解释了。调集军队,或许可说是围猎大型猛兽或演练军阵;但大规模征召工匠,并且是由萧何、曹参、韩信这三位文武顶尖人物同时坐镇处理,这就绝非寻常。咸阳城中,嗅觉敏锐的官员、各方势力的眼线,都已隐隐觉察到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息。
流言开始如同地下的暗火,在坊间、在官署的回廊下悄然蔓延:大王是否在骊山遭遇了不测?是遇到了强大的叛逆伏击?还是山中出现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异象或宝藏?为何只见调兵遣将,却无任何捷报或官方告示?
骊山营地内,萧何、曹参等人更是心急如焚。他们深知,如此大的动静,想要完全封锁消息绝无可能。大王被困地宫已十日,生死未卜,每拖延一刻,大王生还的希望便渺茫一分,而咸阳乃至整个刚刚稳定下来的庞大王国,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便增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