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谥号“武宁”(2/2)
“朕和两位老国公在此坐坐。”
宇文衍点头,让王绥远不必守着自己。
“陛下您请自便,臣告退!”
见皇帝没有马上要走的意思,王绥远也是心中欢喜。
虽然王家要举族离京。
但陛下的每一个恩遇举动,都将给他们带来无法估量的好处。
皇帝越看重,他们去往倭奴道后的地位也会更高。
“两位爱卿定要爱惜身体,朕希望你们长命百岁。”
“陛下,那样就真成老不死了。”
“嘿嘿,臣倒是想活。”
“看陛下横扫四夷,看我华夏登临绝巅。”
两人看着陛下真挚的眼神,内心无比欣慰,风趣地回道。
“陛下,外迁之事我们两家也已行动。”
“能活着看到事成更好。”
“若哪天睡着后醒不过来了,正好下去陪郯国公喝酒,想来也是不赖。”
“是啊,能活便活,活不成算球!”
……
君臣三人就这样坐在郯国公王轨棺椁一侧。
像以前在上善殿召开小朝会时一样。
皇帝和三位近臣畅所欲言。
聊军政事务,聊家长里短,聊未来远景。
一直到戌时。
皇帝这才离开国公府,返回皇宫。
翌日。
太子宇文弘上府悼唁。
王轨致仕后,做为太子太师,悉心教导了太子三年。
他的到来,大家一点都不奇怪。
第三天,二皇子宇文拓上府悼唁。
十一日。
三皇子宇文汉、四皇子宇文征一同出现,上香悼唁。
继太子之后。
年纪稍大的三位皇子先后前往国公府。
显示出皇帝对国佬的重视与恩遇。
对于王家来说,也是莫大的荣耀。
大家心中暗忖。
还是低估了王轨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
生前。
郯国公特意交待,丧事从简。
王绥远遵从祖父遗嘱,并未大操大办。
大周国佬,上柱国,镇国大将军,太子太师,郯国公、镇国公王轨停棂九天。
朝廷追赠使持节,太师,西牛贺洲南道总管。
谥号——“武宁”!
天元二十六年,腊月十七日,举行国葬,长眠于孝陵东侧。
本来,按照礼制。
早就该给当朝皇帝堪舆风水宝地,修建皇陵了。
因为修建帝陵工程浩大,动辄数年,十数年。
有的甚至耗时几十年。
追随皇帝的功勋臣子,均以陪葬帝陵为荣。
然而。
不论朝中官员以何种理由劝谏,都被宇文衍拒绝了。
自己的出现,充满了玄幻色彩。
如果冥冥之中天意如此。
不论是为了弥补华夏错失傲视天下良机的遗憾。
还是为了抚平武帝英年早逝,桃子被摘的意难平。
只要成为现实,自己出现的因果就算圆满了。
死后尘归尘,土归土,功过是非自在人间。
功绩自会名扬青史,万古流芳。
过失亦可警示后人,以史为鉴。
根本无须留下一座冰冷的帝陵,来向世人证明自己曾经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