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民心民意(2/2)
只是刘伯温等人坚决反对,最核心的理由就是民意还有民心。
不同于西北三郡,中原四郡与江南两郡的百姓对叶白和龙武卫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毕竟信息传递本就不方便,底层百姓也不会关心国家大事,他们只关心土地的收成还有各种赋税而已,甚至连皇帝换人了,他们也未必会知道。
各地方官府的官员们,可不会主动帮助叶白宣扬名声,这也导致很多秦国百姓,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叶白的名字,更加不会知道他的丰功伟绩。
一旦叶白南下参战,在那些遭受战乱的老百姓心目中,他就是与其他领军将领们一样的乱臣贼子,祸害百姓,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的罪魁祸首之一,不可能获得支持的。
现在的情况又与当初有些不同,秦国内乱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打得很多地方是支离破碎,百姓深受其苦,地方经济更是一塌糊涂。
在锦衣卫的暗中传播和煽动之下,苦不堪言的老百姓们,渐渐知道了叶白的名字还有西北三郡的和平安宁,不但是让更多的秦国老百姓知道了叶白这位“战神”,更是吸引很多百姓背井离乡,带着家人迁移到西北三郡。
据张巡的统计,从秦国内战爆发到现在,从拢北郡北上的百姓已经超过了130多万,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原四郡,还有一部分人却是来自江南两郡。
光是迁移的百姓就有100多万,听说过叶白名声的百姓自然也会更多,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狠下心抛弃家乡的一切远走他乡的。
当然还有一些人,在迁移的路上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死在了路上。
从这个数据就可以分析出,叶白在中原四郡、江南两郡已经不是默默无闻了,若是此时南下,平定内乱,恢复安宁与和平,这些人都不会将叶白当做乱臣贼子。
有了支持者,也就有了充足的理由和借口,有些事情做出来,也不会招来一片的骂声,自然有人会去帮他解释。
只要后续的安抚和重建能够跟上,民心和民意也就都能够掌控住了,在这一点上面,叶白完全不用担心。
不说他已经招募出了不少的历史名臣,用官员卡强化出来的合格官员数量也不少,足以支撑起各地官府,保证政令畅通,稳定局势。
“侯爷所言不错,江南之地距离太远,锦衣卫的触角还没有完全覆盖,不过却是抵御吴、越两国兵锋,与武安郡之前的情况极为相似,反倒是让江南百姓对侯爷更多了几分认同感。”
“很多百姓都在私底下提及,若是江南两郡也能够出一个武安侯,赶走吴、越两国,恢复江南的和平和安宁,反倒是在牵头组织抵抗的世家门阀之中,倒是没有过多的传言,应该是被故意封锁了消息。”
摆了摆手,叶白面上没有露出什么表情,很是平淡地说道:“江南的事情,咱们鞭长莫及,暂且不管他,只说中原四郡,本侯只想知道,此刻出兵,是否已经时机成熟。”
闲了好几个月,叶白也是有些手痒了,迫不及待地想要上战场。
陈平和刘伯温两人再次对视了一眼,随后刘伯温微微颔首说道:“侯爷,各方势力都已经把自己的家底、底蕴拿了出来,就算还有隐藏,也已经不多了,应该是留着保命的,目前的局势也已经相对明朗,出兵倒也可以。”
“哦?各位皇子手中的力量还没有消耗殆尽,现在出兵,你就不担心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本侯吗?”
这两个理由,都是刘伯温之前劝说叶白暂时不要出兵的,此刻倒是被叶白反用了刘伯温的身上。
“各位皇子手下的力量都已经损失惨重,若非是有着世家门阀的支撑,光靠他们所掌握的卫军、府军部队,早就已经打不下去了,京城的变故,就是因为皇子们更加看重军方将领所导致的结果。”
“各部之间早就已经有了血仇,就算皇子们想要停战联手,如何能够放下仇恨,团结一致。”
刘伯温这位谋主都没有了任何意见,叶白自然也就不需要有任何顾忌了,当即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既然如此,传令下去,召集龙武卫、左武卫将领前来议事,休整了几个月,耗费了那么多的钱粮,也该到了检验他们的训练成果的时候了。”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