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育儿师天降,携26子共谱华章 > 第367章 御前献宝

第367章 御前献宝(2/2)

目录

就连柳尚书,幼时亦是夫人启蒙?”

“陛下谬赞。”柳清漪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她将准备好的《青云蒙学初探》奉上,“民妇只是觉得,每个孩子天性不同,如同林木,有松柏之材,亦有桃李之姿。

强求一律,反倒埋没了天性。

民妇不过是顺着他们的兴趣,略加引导,提供些他们需要的书籍、工具罢了。

此册乃平日教导孩子们的一些粗浅心得,请陛下御览。”

皇帝翻看着册子,里面不仅有传统的经史文章,更有简单的数理推演、农耕常识、工械图解。

甚至还有范夕颜的妆容设计图样、范羽翼的食谱心得摘要,分门别类,图文并茂。

尤其看到范祈年总结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八字,以及范三七记录的各类药材性状图谱时,他沉吟良久。

“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皇帝重复着这两个词,目光深邃地看向柳清漪,“夫人之见,莫非我大庆学子,不必皆以科举入仕为唯一正途?”

“陛下,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柳清漪迎上皇帝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坚定,“国家需要经世致用的官员,亦需要妙手回春的良医,需要改良农具、增产增收的巧匠,需要通晓货殖、繁荣市井的商贾。

甚至需要妆点生活、陶冶性情的艺人。若天下英才皆挤在仕途一途,而百业凋零,恐非国家之福。

民妇以为,让适合的人做擅长的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方能根基稳固,百花齐放。”

这番话,大胆而新颖,直指当前教育体系的弊端。

殿内侍立的太监听得冷汗涔涔,偷眼去瞧皇帝脸色。

皇帝却并未动怒,反而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他想到了西域需要慕容熙这样的管理者,边境需要范京墨这样的勇将,工部需要范南星这样的巧匠,太医院需要范三七这样的人才……

若真能如柳清漪所言,让各类人才都能脱颖而出……

“夫人高论,令朕耳目一新。”良久,皇帝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赏与探究,“范三七之医药,范岳阳之预言,朕颇感兴趣,他日可否带来,让朕一见?”

“是,陛下。孩子们能得陛下青眼,是他们的福分。”柳清漪知道,她的话,已在皇帝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

这一次御前奏对,柳清漪虽未得任何封赏,但“育儿大师”之名已真正入了帝心。

她带来的,不仅是药物,更是一种颠覆性的理念,悄然在大庆最高统治者的心中,撬开了一道缝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