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王者归来之一代天骄 > 第449章 延平山

第449章 延平山(2/2)

目录

那样如玉一般的人儿,最后却落得个那般不堪的下场,这是全芜湖放在心里一辈子都解不开的心结。

菊若望着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的阮玉湖,开口轻声说道:“主子,咱们还回去了,此刻若是再不启程的话,今日怕是到不了了。”

“好,走吧。”

阮玉湖把手递给菊若,让菊若扶着她下山。

“让人先去护国寺招呼一声,今夜咱们就宿在延平山了。”

阮玉湖抬头看看天色也知晓,今日就算是赶到了延平山,只怕要办的事情,也办不了了。

那老东西即便是被关了这么多年,想必他的脾气应该还是一如当年,毕竟当年先帝都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以他儿子的性命相要挟,都没有能够让他屈服,放弃他那要逆天改命的疯狂之举。

如今这许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他那个榆木脑袋,是想通了,还是更加的固执己见了。

不过不管是事情,到底会如何,自己能不能从那老东西的嘴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也都不重要了。

天命这种事,即便是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只要有人在,什么样的证据和天象弄不出来?

自己走这一趟,只当是送别已经越来越少的旧相识了。

“是,下了山奴婢就派人去护国寺。”

听到阮玉湖的的吩咐,菊若心里倒真的是松了一口气。

阮玉湖这身子本就不好,若是连续奔波不能好好得休息的话,这趟出来回去少不得要大病一场的。

她们这个年纪的人,若真是生一场大病的话,即便是恢复了健康,日后的身体只怕更要遭罪了。

回到马车里,感觉到身体困倦的阮玉湖,便躺在马车上睡着了,菊若就在她身边守着。

阮玉湖这一觉睡得很沉,等她睁开眼睛的时候,她们已经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延平山。

“主子,咱们到了。”

菊若看着睡醒的阮玉湖,心里头倒是有几分欣慰,因为睡了一路的缘故,阮玉湖不知少受了多少的罪呢。

“到了啊。”

阮玉湖动了动自己,睡的都有些僵硬的身体,吩咐道:“走吧,咱们下去吧。”

菊若扶着阮玉湖下了马车,阮玉湖借着夕阳西下的余光,环视着四周。

这是阮玉湖第二次来延平山了,她第一次来,是跟着先帝一起,把那个老东西送到这里囚禁起来。

原本她以为自己这辈子,都没有可能会再踏进这里来了,可没想到今日她还能故地重游,再次来到这里。

上次来是为了囚禁那个老东西,这次来是让那个老东西继续活着,还是要亲手送他离开,就要看那老东西他自己了。

“来者何人?”

先帝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曾经下达的旨意,却并没有随着他的离去而消失。

这里还有当年先帝留下来的看守人。

阮玉湖没有答话,她把自己手里的玉佩拿出来,交给菊若说道:“把这个拿去给他们看。”

她交给菊若的玉佩,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玉佩,而是半个玉佩。

这是先帝当年离开这里的时候,留下的信物,玉佩的另一半自然是在负责看守这里的人手上。

他们这里的规矩是,只认信物不认人,不管是谁来,哪怕是当今的天子,皇帝陛下亲临,没有这件信物,也是不能随意进出这里的。

没有信物要想出入这里,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把这里的人全杀了。

这里只要还留有一个人没有战死,那么他们就绝对不会允许,有人在没有信物的情况下进入到这里的。

守门的人见到菊若递过来的信物,自然是不敢怠慢的,他们留下一人看守,另外的一个人则跑去找他们的首领了。

阮玉湖也不急,让菊若扶着又上了马车,到马车上去等着了。

这山里头可不比外面,实在是冷的很,要是在外面站久了,少不了要得风寒的。

看守的人手里捧着,菊若给的那半块玉佩,火急火燎的找到了自己家的首领。

“将军,有人今日拿着信物来了。”

看守的人看到首领,便赶紧把手里的信物递了过去。

他在这里都已经好多年了,还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拿着信物前来呢。

这山里的光景日复一日,一成不变,连时间都仿佛是静止了一般。

待在这里久了,都有些不知今夕是何年了,连外面的世界都忘了是什么样子了。

守在这里的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只有等来了,拿着这件信物的人来了,安排好他们的去处,他们才能够离开这里。

否则就算是他们看守的人死了,他们也不能够离开的。

所以这看守的人会如此激动,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啥?”

当年奉命守在这里的将军陈山,早就已经离世了,现如今接替他看守这里的人,已经是他的孙子陈泽了。

陈泽呆呆的看着看守关口之人,手里拿着的那半块玉佩,许久之后他才反应过来。

他拿过那半块玉佩看了又看,随即这才去取出自己留在身边的那半块玉佩。

将两个半块的玉佩合二为一,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玉佩。

看着手里完整的一块玉佩,陈泽也激动了起来。

来了,真的来了,他爷爷嘴里那个拿信物的人终于出现了。

这也就代表着他陈泽,终于可以离开这个鸟不拉屎,除了跟着自己看守的人,就再也见不到有外人在的鬼地方了。

谁能了解他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在这里一守就守了五六年,日日夜夜对着眼前的群山,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啊。

他原本还以为自己,要守在这里一辈子,直到老死的那一天,都出不去了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