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开局傻柱拒绝道德绑架 > 第398章 大风厂土地价值

第398章 大风厂土地价值(2/2)

目录

而且不仅是这些官方大院,就好比那些每个单位家属院,都是有自己小圈子。

陈岩石这样子,就是把大院门打开,让别人随便想进来就进来,这对于有些衙门人员家属,都是很不愿意。

“你怎么知道我又跟他吵了?”陈岩石不解道。

“当时我就跟你说了,他不叫你,你就不要去,你看你们俩,总是这么针锋相对,有意思没有?他要真怎么样,你就拿着资料去告他。”陈阳不满道。

“阳阳,你这怎么跟你爸说话,有你这么说话吗?”王馥真看到女儿这么跟自己丈夫说话,赶紧呵斥道。

“我说本来就是事实,这里是咱们家,不是什么第二检察院,要办案,就去检察院,家里是家里吧,我爸是打过仗,我能理解他,可是……”陈阳觉得跟自己父母无法沟通这个事。

陈阳没等陈岩石说话,直接就回了房间里。

“她……她是什么意思?我举报赵立春,为了谁?还不都是为了京州百姓,为了汉东百姓,她敢说赵立春就是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吗?”

“要说赵立春跟那些商人们没有什么勾结?谁信?我们京州队伍现在这样,都是赵立春给起了个坏头。”

“还要让这种人当我们汉东二把手,当汉东巡抚,我看他,非得要把我们整个汉东队伍风气都给带坏了不可。”陈岩石不满道。

“她还小,别跟她怄气,别生气。”王馥真打圆场说道。

“我平时都是怎么教育她,思想意识怎么这样?赵立春做那些事情……”陈岩石说到这就咬牙切齿样子。

“你又不能吃了赵立春,我就说,你今天不要自己主动去自讨没趣,阳阳其实也是心疼你,你看你这样。”王馥真为难道。

陈家气氛紧张压抑了起来,这样的事情经常在陈家上演,因为陈岩石过于固执和坚持,而陈阳认为,事情不需要这么僵持着,可以讲究变通,等到合适时机再说。

起码在明面上不用这么剑拔弩张,这样撕破脸,对大家有什么好处,也不能解决事情。

………

夜晚,汉东省属于是东部沿海地方,京州又是这里省会,更是十三朝古都,司机开着车,何越打开了窗户醒酒。

“走,光明区那边看看,看看那个大风厂。”何越好像是想到什么,说道,刚才听京州衙门这些人说这可是个国营大厂。

现在国内很多过去国营大厂都面临改制和下岗,大风厂就是这么个情况,之前,大哥何晓告诉他可以考虑看看收购国营厂。

最近,陈雪茹儿子陈瑾在四九城,有个朋友是国营厂副厂长,厂子里要搬迁,直接就出钱买下那块地,转手卖出去,当然,是卖给他们盛世集团公司,直接大赚了一笔。

甚至是只给了个定金,剩下后续资金都是盛世集团给了钱,再补上去这个钱了。

现在这些国营厂最具备价值,是他们土地价值。

虽然说现在各地都是在改革开放,只要投资了,就能够批地了,所以现在拿地对于很多企业都不是事。

而这些国营厂都是位于老城区,本身就有大量人口,不管新城区怎么规划,老城区地理位置优越都是无可比拟,以及拥有丰富医疗资源,教育资源,未来还会有地铁交通资源等。

如果以后建立起高楼大厦和高端商业住宅,这些商业价值自然是不用多说。

更何况,京州还是个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城市,未来等商业基础成熟,更加显露出各方面发展综合优势。

“何总,这里就是大风厂,包括了,那边,是大风厂工人宿舍,以前,这也是个大厂子呢,距离夫子庙和秦淮河那边都不远。”司机把车子开到了大风厂这边,说道。

何越点点头,打开车门,走下车,空气也更加新鲜了,看着大风厂那边工人宿舍,依旧是家家户户灯火通明。

另一边不远处,是京州夫子庙和秦淮河,这些都是不可复制地理优势,对于拿下这么块地皮以后能得到价值,何越信心满满,踌躇满志着。

不过,他不会主动出手,在市场挤压下,大风厂已经是连年陷入亏损,现在在官方看来,这已经是个烫手山芋。

而且大风厂这些问题已经堆积了很久都没有得到解决。

赵立春让陈岩石给了一个月时间,这时间,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找到人解决这个事。

他等着看看吧,既然他瞧上这块地,那么就势必要尽力拿下,可以预料到未来这里发展价值。

………

“什么?你说大风厂?你觉得有兴趣?”项父听说了何越想法后,倒吸一口气,没想到自己这个女婿目光这么高瞻远瞩。

“您看,现在很多国内国营厂都已经倒闭了,或者是面临改制,我看,未来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国内经济是多元化发展,到时候恐怕很多国营厂是不能有足够资金给工人福利房。”

“就算是成功改制国营厂,包括很多单位都没有钱给分福利房了,您看,目前我们国内这些水之是“分灶吃饭”,朝廷跟地方衙门约定一个税收上交的基数或比例。”

“地方衙门超出部分可以大部分,甚至全部都留着在地方,这些在改革开放刚开始时候确实是很大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热情,可现在弊端已经凸显。”

“两个比重严重下跌,朝廷在GDP占比中,从改革开放之初31.2%,到连年下降了,上面已经有所担心,到时候恐怕朝廷在GDP中占比可能会不足10%。”

“您觉得,朝廷可能会让这样事情发生吗?朝廷现在已经需要向有些富裕地方“借钱”,严重削弱了朝廷宏观调控,协调地方发展,投资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能力。”

“而且有些地方为了扩大自己税基,地方衙门热衷于投资建设“价高利大”这些重复建设项目,大烟厂和小酒厂,设置贸易壁垒,阻止外地商品进入,让自己本地商品在当地垄断。”

“这样就形成“诸侯经济”局面,组织全国统一市场形成,而且各地方经济基础和发展不同,导致地方间各种合同千差万别,也让地方之间财政能力不断拉大。”

“富裕的省份很富裕,贫困的省份很贫困,就连朝廷本身都没有什么钱,又怎么去支撑贫困省份经济发展,这样很难平衡地方之间经济发展差异。”

“而且现在这些税制很复杂,不同企业有不同税制。”何越解释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