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就事论事(2/2)
如此一来。
这裴元的看法倒真值得听一听了。
裴元见杨廷和没有说话,知道这就是默许的意思。
於是大著胆子说道,“阁老想必知道,当初霸州贼攻入山东的时候,因为地方官府的防卫力量不足,面对霸州贼的进攻,各地採取的都是闭城死守的措施。”
“后来霸州贼进攻了曲阜,衍圣公让人向他的亲家大学士李东阳告状。何鉴为了逢迎李东阳,便让人抓了边宪和萧翀这些地方巡抚,指责他们坐视贼人肆意劫掠,却不闻不问。”
裴元知道杨廷和对边宪没有好感,还刻意多加上了萧翀的名字。
杨廷和闻言皱了皱眉,说道,“这些事情不是早就已经有结论了吗就连数十万朝廷大军都奈何不得霸州贼,地方上没有什么兵力,能保全城池就已经是有功无过了。”
裴元听了提醒道,“可是百姓们不知道啊。”
“当初何鉴为了鼓舞人心,並且向衍圣公交代,捉拿了边宪之后,可是第一时间传告四方的。”
“所以山东的百姓都知道,正是因为边宪坐视不管,才导致各地残破的。”
“后来的时候,朝廷虽然对此有了定论。但是只有官场上的人得知,百姓们对此却不清楚。”
“如今山东各地还未將那些骸骨掩埋乾净,家家还沉浸在丧失亲族的悲痛之中。结果,当初那冷漠残暴的巡抚再次回来,要在山东查办大案,岂不是人人切齿,人人自危”
杨廷和听了心中微动,如果是刚才在朝堂上,他提出这些看法。
说不定就能將边宪这个提议否掉了。
百姓的意见有没有用,还得看这些意见拿在谁的手里。
只是现在木已成舟,再说这些就晚了。
杨廷和只能略有些遗憾的淡淡道,“我们执掌朝政,自然该以大局为重,岂能被民意所裹挟”
裴元听了,故意犹豫了片刻,然后才推心置腹的对杨廷和说道。
“卑职岂能用这种话,去回復天子恐怕会有伤阁老的贤名。”
杨廷和再次感觉到了裴元那毫不掩饰的回护之意。
心中不由暗道,莫非这人真是仰慕自己的人品,有心投靠自己
他有心试探此人,於是问道,“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说”
裴元当即面露嫌恶,先是说道,“边宪此人……”
接著,像是怕被杨廷和察觉到他在公报私仇一样,改口说道,“卑职只是就事论事,从理性中立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此事。”
杨廷和抚须,笑而不语,示意他继续。
边宪是杨一清的人,就算是这裴元出於报復的目的,只要能有可行的建议,他也是乐意听听的。
裴元便继续说道,“古之宰相理政,也无非是阴阳协调,刚柔相济。”
“这边宪既然被山东人视为冷漠无情之辈,阁老何不示百姓以宽怀,这次去查案的人选……”
不等裴元说完,杨廷和就打断道,“这个法子不成,这次的事情如此恶劣,朝廷去山东查案,是要看到成果的。若是老夫此时妇人之仁,岂不误了大事”
杨廷和著重在“成果”两字上提高了音量。
“御史团遇袭案”实在是太过恶劣,就算不能打压边宪,也不能损失了朝廷的权威。
裴元激动道,“卑职自然不会耽误了朝廷的事情,但也有办法把边宪的功劳都抢过来。”
说完之后,像是说漏了嘴一样,又故意再次忐忑的看了杨廷和一眼。
杨廷和心中越发篤定,这个裴元的主要目的未必是想帮自己,但是想报復边宪的心思却是藏都不藏了。
不过与这比起来,杨廷和对裴元的说法倒是更感兴趣一些。
他不疾不徐的问道,“边宪是这次查案的主官,所有隨行人员都在他的节制之下。就算另派人手,也改变不了边宪一手遮天的结局。”
接著,杨廷和的目光瞥了裴元一眼,“你说要抢他的功劳,岂不是无稽之谈。”
裴元似是不服的说道,“就算边宪是主官,但他管得了手下的各部官员,难道还管得了山东百姓愿意帮谁”
杨廷和心中一动,问道,“怎么讲”
裴元道,“卑职有一言,或许能对国事有益。说不定既能在查案中取得成果,又能削弱边宪的功劳。”
接著,不等杨廷和发问,就主动道。
“阁老何不让英雄去查英雄,让好汉去查好汉,让山东人去查山东人!”
杨廷和听了此言,颇觉有奇妙之处。
如果说山东真有什么猫腻,那自然就是山东自己人更清楚其中的虚实。如果山东人对这次查案的主官极为嫌恶,那么自然也是山东自己人更能让他们愿意从中配合。
如此一来,原本在朝廷的雷霆之势下,可能被迫形成抱团的本土势力,自然就团结不到一起了。
他很有兴趣的问道,“还有呢”
就听裴元继续道,“还有就是边宪。咳咳,卑职也不是故意针对边宪,只不过他毕竟在山东主政过,不少地方世族难免有所攀附,这些人吧……”
裴元没说完,但是杨廷和已经意会。
这些人如果跟著去了,可能会成为边宪的助力,那可就起不到分边宪功劳的作用了。
裴元继续进谗言道,“卑职的意思是,或者可以找一些家世相对简单,和官场联繫不算太深的人,参与其中。”
“如此一来,若是山东有变,有这些人跟著做事,可以瓦解山东人心,使之自疑。”
“若是一切顺利,山东官绅自然知道帮谁说话,朝中也会明白阁老的运筹之功。”
杨廷和平静的听著,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要说和官场联繫不深,那自然就是这次恩科刚刚上榜的新科进士了,再从中找出那些没什么背景的,也不算难事。
只要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其他的倒不重要。
若是做的好了,自己或许也可以稍微提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