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453章 座舱的人机问题(4k)

第1453章 座舱的人机问题(4k)(1/2)

目录

他们知道?他们要是知道,估摸着也不用等着你来提了。

或者说,知道,但是没有真正作为一个问题意识到,没考虑到更优的办法。

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俗话说得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越熟悉的事物,反倒是越习惯,越想不起来要去改进什么。

不过空装局的同志没想到的是,那边的同志还真的反应过来了,在高振东的引导之下。

“高总工说得对!在飞行过程中,如果从下方的显示器将目光切换到前方瞄具的时候,会有一个眼睛重新聚焦的过程,反过来也是一样!这样会影响到飞行员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如果在飞行过程中还好,但如果是空战或者紧急空情状态下,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延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就是汽车上的HUD导航和中控导航的区别。

“真的这么玄乎?”

这回补充的是军光所的同志,他们也反应过来了:“有这个情况,因为是瞄具聚焦到无限远,所以会有这个眼睛视线的切换。”

“那为什么不把瞄具聚焦到眼跟前?”空装局的同志觉得这个好办。

“如果那样的话,瞄准具在瞄准的时候,飞行员看到的目标就是虚化的,很难瞄准。”军光所的同志道。他们是搞光学的,对这个甚至比飞行员出身的同志还熟悉,因为他们能说出原理来。

把瞄具聚焦到无限远,为的就是能同时看清瞄具上的瞄准点和目标。

“啊……这样啊。”学到了学到了。

高振东笑道:“既然道理大家都明白了,那我就继续往下说了。我的想法,就是把这个瞄具扩展成一个显示器,虽然这个显示器能显示的信息有限,但是我们还是能把最重要的一些参数投射到这个显示器上,依然采用聚焦到无限远的方式,这样飞行员在最剧烈的格斗中,也能尽量的掌握到飞机的核心状态。不知道对这种方式,空军这边的同志是个什么看法?”

这就是高振东的想法,三代机标配一平三下,三下倒是条件成熟开始搞了,这一平还没影儿呢。

平视显示器,有时也叫抬头显示器,后来下放到民用的汽车上,就是曾经高级轿车上面才有的HUD功能,不过国产新能源崛起之后,这东西也就比较常见了。

空军那边的人笑了起来,还能有什么看法?要的就是这东西!

“没看法,这个好!非要说看法的话,那就是越快越好!”他们还能说什么,该想的都被高总工给想好了,他们只需要躺平接受就好。

只是高总工本来是陆军出身的,为什么对空军装备乃至作战细节也这么熟悉,就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某同志:你猜我那本空战理论的书是和谁一起写的?谁写得多一些?

“嗯,这个应该不复杂。一个亮度够高的CRT显示器,加上一组光学镜片,投射到原来的瞄准具位置就行,只是这个显示的面积,现在需要加大。更复杂的还是在软件部分。”军光所的同志已经开始开动脑筋了。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用折射原理的话,这个设备的难度不大。”

其实平显的难度的确如军光所的同志所说,不大。至少折射式的如此。

不过高振东也没准备现在就要搞衍射平显,那东西的加工难度有点高,直接上马有点得不偿失,代价太大。

实际上,衍射平显相比折射或者反射平显,最大的优势不是体积小重量轻,而是视角更广、亮度更高。

那一点点体积和重量代价,如果有别的优势的话,其实在飞机上还是付得起的,但是视角和亮度劣势才是真正让折射平显被替代的原因。

高振东站起身来,直接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光路出来,折射平显的光路他是知道的,原因很简单——这货当年脑子一热,想在家里的车上装一台外置HUD,还花了不少心思去研究。

衍射平显他搞不定,自觉折射或者反射的应该没问题,于是就在这两个上下功夫。事实也是如此,这东西没难住他,只是他的进度有点慢,等到他把这东西研究得七七八八的时候,家里换车了……换了一台有HUD的国产新能源。

计划赶不上变化了属于是。

不过事实证明,艺多不压身,车上是没法装了,现在能装到飞机上!

此时军光所的同志,颇有一点被抢活儿了的感觉,不是,你找出研究方向也就罢了,那是你对作战有研究,这我认。

但是连光路都设计完了,这就有点过分了,这是我们的活儿啊。

如果东北光学所的同志在这里,估计就没这反应了,嗨,这活儿他熟啊,当年他熟悉材料,现在光学本身也上来了,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不过高振东完全没有考虑这件事情,什么你的我的,是活儿就得做啊,我高某人眼里有活儿。

在空装、空军的同志惊喜的目光中,以及军光所的同志略显幽怨的眼神里,高振东迅速完成了一个折射式平显的光路图。

他再次端详了两眼,然后满意的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

“嗯,这个应该能做参考。虽然有些缺陷,但是能用。”高振东笑道。

有缺陷?军光所的同志马上耳朵就立起来了。

有缺陷好啊,有缺陷的话,我们还有用武之地。

“高总工,还有什么缺陷?”

“这种折射式的平显,可视角度相对较小,而且光强损失比较大,亮度不是很高。”高振东总结道。

空军的同志完全没放在心上,小一点就小一点,暗一点就暗一点,能用才是最主要的。只要不是低到不可接受的程度,那就先用上,总比没有好:“没关系没关系,先解决有无问题,哈哈哈。”

空装局的同志要想得多一些:“高总工,那用反射式的是不是好一些?”

反射式的反射面少一些,是不是能有改善。

高振东摇了摇头:“反射式相比折射,强得有限,特别是在可视角度方面。而且反射式有个很大的问题,导致很难往飞机上装。”

“什么问题?”说到这个,所有的同志可就都不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