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身有术,明断如流(月末求票支持~)(1/2)
三年后。
明四百八十年,春。
平顶山,纯阳殿。
“教主,有事启奏。”
殿外,传来一声求见声。
“进。”
殿内,程心瞻手中捏着灵签,聚精会神看着上面的内容。
一个中年道士走了进来,行礼后道,
“教主,会稽地区今年的甲子道童已经送过来了,按例由丹霞山、百草山、和紫烟山三家接手。不过今年这批道童里出现了一个双心孩童,丹霞山和百草山两家都想要,而且各不相让,已经吵起来了,以至于收徒大典迟迟未能结束。您看,需不需要亲自过去一趟。”
“双心?”
程心瞻有些意外,紧接着便道,
“走,去看看吧。”
不过,他嘴上虽着走,但人却没动。然而,下一刻,他身前的虚空扭曲,亮起一个光点,随后光华闪过,便又出现了一个程心瞻。
这个后出来的程心瞻迈步向殿外走去。
来报信的中年道士见怪不怪,抓紧跟上。
————
宗里大规模的收徒仪式都是在山门钟灵山之后、东天道起始段以南的三龙出海群峰上,既远离宗门核心,也是图个好寓意。
程心瞻来到头龙额顶上,这里是一个大广场,位于云海之上,视野十分开阔。有五六千个道童盘坐在广场中央,的五六岁,大的十五六岁。
三清山在外境有甲子收徒的规矩,外境,指的是东南地区,在豫章周边的会稽、八闽、三湘、庾阳、庆州、荆楚、金陵这七个地方。这七个地方都有万法派的山上宗派和山下道观。这些山下道观和毓秀山雨霖观一样,也向周边信徒提供导引养生术,即《通脉伸经功》。每隔一甲子,这些道观都会召集当地修炼出清灵气的、不满十六周岁的且心向修行的孩童,再由当地的山上万法宗派,把整个地区的道童集结起来,一起送往三清山。
而且这七个地区的甲子年是错开的,十年一送。比如今年是明四百八十年,轮到会稽,那么到了明四百九十年的时候就是庆州道童送来。明五百年荆楚,五百一十年是三湘,五百二十年是庾阳。另外,又因为金陵是句曲山的道场,全境大多遵奉上清派,能招到的万法派的人不多,加上八闽地广人稀,为蛮荒之地,能招到的人也不多,所以这两地并为一次,排到了明五百三十年。等到明五百四十年的时候,刚好过了一甲子,那就又轮到会稽了。
至于豫章,情况实在特殊,为道都所在,光是仙宗祖庭就有万法三清山、正一龙虎山、净明散原山、灵宝阁皂山、神霄兵锋山五家,另有世宗、大派上双数,各自占据一块地方,不可能存在全境大规模收徒的情况。所以早在几千年前大家就都好了,都不要越界,想收徒那就只在自家山脚下收。
不过只自己山脚下那么点大的地方,哪够供应一整座仙山的生源。所以豫章各家都有默契,山脚下的巴掌地平日里都是好生娇养着,时不时显灵赐福,传下符水灵丹,团结人心的同时也是在悄然改善山脚凡人的资质。等到山里出现天资绝佳者断代时、天资上乘者青黄不接时,或是某个人丁稀少的法脉只取几个徒弟,亦或是出现某个法统覆灭、某个法统新立,等等这些需要应急招人的时候,才会取录山脚百姓。
正应如此,大家把大规模的定期招生,都是不约而同放到了周边境外。或许,这也是豫章道都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话回来,宗外多地轮流招生,宗内的各个山头也是轮流接收,今年的会稽道童,就是由丹霞山、百草山、和紫烟山这三家接手。
程心瞻来到观礼台。
“教主。”
“经师。”
“先生。”
“程师。”
“……”
程心瞻地,三山负责人跟都教院、红尘院等道署职员以及会稽各地的下属宗派代表,一一起立见礼,各个人嘴里的叫法都不一样。
“老爷!”
三妹看到程心瞻,开心极了,纵身一跳,来到他身边。
三妹现在作为丹霞山山主任无失的关门弟子,极为得宠,任山主走哪都给带上。同时因为其狻猊血脉天赋异禀,加之丹霞山丹烟管够,实在天时地利人和,如今业已结丹,已经是一位三境大修士了。
程心瞻现在极为繁忙,跟三妹见面也少,所以此时见了猫儿十分开心,摸了摸孩子脑袋。
随后,他拍了拍三妹,示意她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然后他向各方代表点头致意,示意大家坐下,随即坐在大家让出来的位子上,看着
“会稽今年送来的人好多呀,各个道院辛苦了,我看可以记功。”
“是。”
都教院、红尘院的人起身领命。
“谢教主恩典!”
会稽属宗与当地道院的代表纷纷起身答谢。其中,四明山的一位道长是这些人的领头者,他笑着,
“这还是托了先生的福。”
“哦?此话怎讲?”
程心瞻有些诧异。
那人答,
“十几年前,先生在东海除魔,建龙脊道与真意宗,喝退东海魔龙,在会稽影响极大,这也直接导致我万法派在会稽的香火陡然兴盛起来,还开了不少分派分院。凡人们听先生也是通过修行《通脉伸经功》从而踏入仙路的,所以纷纷让孩子跟着练,于是我们招到的仙苗也就多起来。”
程心瞻闻言一笑,摆摆手,
“怎么就传成这样了,龙脊道是浩然诸宗一起建的,喝退魔龙更是三位真人的功劳,你们这也太夸大了。”
那人笑而不语,不夸大,不夸大怎么在诸多仙宗嘴里虎口夺食,抢来好苗子呢?
程心瞻让众人都坐下话,不要动不动起身,随后,他又看向任无失,问,
“任师,一共多少人,收多少人?”
任无失回道,
“一共五千六百八十三个道童,已经通过测试、验身、量骨、照魂等手续的,有六百零二个,超过了十分之一,算是很不错了,基本上每家都能分两百个左右。这一次会稽送来的苗子确实好,又多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