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我的荣幸,沈院士(2/2)
沈清寒正在与一群平均年龄比她大上两三轮的顶尖工程师和科学家们进行研讨。
“……基于乌拉纳斯岩石样本分析出的新型复合材料,完全可以承受月球表面的极端温差和辐射环境。”
沈清寒指着全息图上月球基地的外壳结构,“第三模块的生命维持系统,我建议采用闭环生态系统的升级版,能量利用率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七。”
她的论证清晰严谨,提出的方案往往直击要害又极具前瞻性,令在场的老专家们频频点头,心中叹服。
“沈工,南天门一期工程的发射窗口即将到来,重型运载火箭鲲鹏的最终测试还需要您把关。”一位负责火箭系统的总工程师说道。
“好,下午我去试车场。”沈清寒记下日程,随即又转向另一位材料学家,“王院士,关于太空3D打印建造技术的材料延展性问题,我们还需要继续探讨一下……”
她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从理论推导到实地测试,从宏观规划到技术细节,事无巨细,她都会不厌其烦全程参与。
夜晚,基地的办公灯常常亮到很晚。
费贺提着保温盒,通过了层层安检,熟门熟路地来到她的办公室。
推开门的时,看到她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凝望着夜空中依稀可见的星辰。
窗外的庭院灯柔和地照进来,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浅浅的光晕。
“还在想南天门的事?”费贺走过去,将保温盒放在桌上,里面是他特意为她炖的汤。
沈清寒回头,轻轻嗯了一声。“只是在看星星。每一次抬头,都觉得它们离我们既远又近。”
沈清寒放松地靠在他怀里,感受着这份忙碌喧嚣中难得的宁静与温暖。“费贺,谢谢你。”
“谢我什么?”费贺轻笑。
“谢谢你的理解,还有……一直都在。”
费贺收紧了手臂,吻了吻她的发丝。“我的荣幸,沈院士。”
他现在更喜欢用这个新晋的、含金量极高的头衔来称呼她,语气带着满满的骄傲。
两人相拥着,一同望向深邃的夜空。
那里,有她亲手绘制的蓝图,有正奔赴岗位的探测器,有即将启程的鲲鹏火箭,更有等待人类去探索的无尽奥秘。
“清寒,下一站,是月球,还是更远的火星?”费贺低声问。
沈清寒的眼中倒映着璀璨的星河,声音平静。 “都是。我们的目标,始终是更深远的星辰大海。”
费贺从身后轻轻环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温柔。“沈院士,你太伟大了。你正在把遥远的星辰大海,变成我们所有人触手可及的未来。”
窗外,一颗流星悄然划过,转瞬即逝的光亮却仿佛点燃了沈清寒眼底的火焰。
“触手可及……”她重复着这四个字,“但我们不能只是触碰,费贺。我们需要扎根,需要生长,需要让人类的足迹成为那片深空中永恒的存在。”
费贺没有打断她,只是紧紧地拥着她,做她最坚实的听众和依靠。
“月球是第一步,是试验场,是跳板。”沈清寒的目光似乎已经穿透了夜空,落在了那颗荒凉而神秘的星球上。
“南天门必须成功。它不仅是一个空间站,更是未来地月运输的中枢,是深空探索的前沿指挥所。有了它,前往火星乃至更远木星卫星的旅程,将不再是一次性的冒险,而是常态化的航行。”
她语气平淡,却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费贺仿佛能看到,在不远的将来,巨大的飞船从月球基地起航,满载着人员和物资,如同现代的航船,定期往返于地月之间,甚至前往更远的星际航线。
“会有那一天的。”费贺确信无疑,“由你亲手绘制的蓝图,一定会实现。”
沈清寒微微侧过头,看着他坚毅的侧脸。“不是我一个人,是成千上万的工程师、科学家、宇航员……还有无数支持着这个梦想的人。”
包括你。
最后三个字她没有说出口,但费贺从她的眼神里读懂了。
他笑了笑,松开她,再次打开保温盒。“现在,请我们伟大的总设计师兼首席科学家,先补充一下能量。汤要凉了。”
沈清寒终于顺从地坐下,拿起汤勺。
温暖的汤汁驱散了秋夜的微寒,也缓和了高度集中思维带来的疲惫。
“周末……”她忽然想起他之前的提议。
“周末如果你忙,没关系。”费贺立刻接话,语气没有半分勉强,“爸妈和外婆都理解。他们以你为荣。”
沈清寒沉默地喝了几口汤。
片刻后,她抬起头,眼神清亮:“如果明天鲲鹏的振动测试数据最终符合预期,周末我应该能抽出半天时间。”
费贺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真的?半天就够了!我要带你去一个地方,一个你肯定会喜欢的地方。”
沈清寒看着他毫不掩饰的喜悦,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
“好。那就这么定了。”
她答应得干脆,并未追问细节。
费贺总喜欢准备这样的惊喜,沈清寒心下感动,决定以后还是多抽些时间来陪陪他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