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 > 第927章 宁王昏迷

第927章 宁王昏迷(2/2)

目录

然后才能坐下来谈判,至于后面是,让两族舍弃一些人手,让宁王拿去立功,三方背地里再行合作。

或者是,宁王直接拿了把柄给朝廷,那主动权就在宁王手里了。

想的很好,进展还算顺利,真找到了应氏的把柄。

应氏嫡出的少爷,私下里和盐贩子吃肉喝酒。

只能说,家族大了,肯定要出败家子,这位应三少爷就是如此。

不求上进,喜好美色和玩乐。

前几日去赌坊,输了一大笔钱,被家里罚了,限制他的月银。

应三少爷手头紧了,可还惦记着美人楼新捧出来的花魁。

他就找盐贩的头头喝酒,其实是敲诈点银钱。

盐贩是背靠应氏才发家的,哪敢得罪应三少爷?这样的事也不是头一回了,真准备好“孝敬”银钱了。

俩人就这时候,被方金带人抓了。

盐贩头头是个骨头硬的,一开始还什么都不说,就装傻和应三少爷投缘,一起吃吃酒。

但应三没受过皮肉之苦啊,鞭子还没上身,就把知道的全说了。

应三这种纨绔,不是族里核心,知道的不多,都是边缘性的消息。

这些消息,足够宁王顺腾摸瓜往下查了。

加上盐贩头头,见应三说了,也不抗着。

于是应氏这些年从私盐上获利的实证,到手了,还找到了私盐的来源。

有两处盐矿,一处是朝廷知道的,明面上被朝廷接管,但年年上交不了多少盐,说产量不行。

实际是被靳氏和应氏把控了。

还有一处,是隐瞒不报,两家在私下开采的。

也就是说,两府根本不缺盐,是靳氏应氏联合当地官员,把持了盐矿,才造成两府私盐泛滥,百姓吃一口盐都得用天价。

宁王就这么找上了应氏,应天威真的急了。

他只能投靠了宁王,同时瞒着自家这边泄密的事,想要帮着宁王拉靳氏下手。

靳氏根本不知道盐矿被发现的事,要知道,靳柯怕是要先和应天威那老头子算账。

但宁王为什么不拿盐矿的位置,直接找靳氏?

是因为他想当成底牌。

靳氏和应氏不同,应氏嫡系卷进私盐一事里头了,应天威人也在老家。

而靳氏,据说负责私盐一事的,一直是出了三服的族人在管。

靳柯人在京城为官,一旦被威胁,有很大概率弃车保帅。

到时候,宁王就和靳氏结下死仇,还没干掉对方。

所以,宁王任由应天威去想主意、去折腾。

京城这里进展不知如何,宁王为了给他争取时间,想拖一拖案子。

清闵就这时候动了。

他查到了靳氏养着的私盐贩子、洗钱的钱庄、开采私盐的队伍等等。

咋查到的?就是那些个被逼的走投无路、穷苦出身的私盐贩子,被他抓了后戴罪立功告诉他的。

这里要说一下,散的私盐贩子,其实都是当地庄稼人。

真是被逼没办法,家里吃不起盐,人就混身没力气,哪有能耐种地啊?

不种地,没粮食人又要饿死。

为了奔个活路,总有脑子活的人去冒险。

宁王看不起他们,清闵却觉得鼠有鼠道,不能小看了百姓的敏锐。

果然,收获很大。

清闵直接动手了,同时围了靳氏和应氏两府。

嗯,应氏的罪证,宁王没告诉他,但耐不住清闵往他身边安插了人。

钦差队伍里,一开始就有小官吏在溜须宁王,对他这个郡王世子不当回事的。

那里就有他的人。

清闵不仅抓人,还让人写告示,把私盐泛滥的原委经过,写的特别详细。

百姓不认字,他还让人敲锣打鼓走街串巷的告知。

这下,宁王就是想为应天威遮掩,都遮掩不住。

宁王大怒,找清闵问罪的路上,就遭遇了第三次刺杀。

嗯,第三次了,从京城出发后,路上有过一次,但很快被护卫拿下。

宁王没当回事。

刚到晋州府,二次刺杀宁王,还是清闵救的他。

宁王倒是让人查刺客身份了,但还没进展。

第三次,宁王直接被刺中胸口,重伤昏迷,要不是两府有能耐的大夫被清闵召集起来,日夜治疗,真就熬不过去了。

三次刺杀,其实都是清闵设计的。

他设计的过程,还留下一些有意思的线索,线索都指向陛下,不知道宁王能不能发现?

应该可以吧。

说实话,要不是太子吩咐,他是真不敢“陷害”皇帝啊。

依他的心意,找冤大头,随便找个和宁王不对付的人就行呗。

可太子就非选中了陛下。

清闵没办法,但他真心希望,这种任务有一次就够了。

他再也不要经历了。

回头被翻出来,他吃了熊心豹子胆诬陷陛下,他怕他全家脑袋保不住。

至于太子为什么非要污蔑皇帝,他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

生怕是什么了不得的答案,比如太子着急想上位了?

咳咳咳!清闵赶紧摇头,止住脑子里危险的想法。

“大人,最后那辆车要不要送些吃食?”

护卫适时提醒。

最后车上,只五花大绑关着一个人,那就是方金。

这小子一到晋州府,就没隐藏身份了,直接以宁王的幕僚出入各种场合办事。

宁王在两府那么顺利,都是靠着方金。

方金背叛三公主的事,又没传过去,他还偷了三公主的令牌,可不就轻松拿下三公主的势力?

清闵有想过,让方金死在晋州府,也算给方家除了个祸害。

但后来写信给太子,太子让把人带回京。

其实带回京也行,方金背叛三公主,宁王又谋算落空,没心思管他了。

等着方金的,就没什么好下场。

“一顿不吃饿不死。”清闵冷淡道。

他可是知道,以前,方铜父女俩在方家,总挨饿受冻的。

让方金也试试这种滋味吧。

后半夜雪停了,一大早就开始放晴。

清闵的队伍自然是第一个进城的,进城直奔皇宫。

早朝上了一半,朝臣刚商议京城附件雪灾,压塌房子,还有前几日冰雹也砸死人了。

京兆府要发放赈灾粮,和户部扯皮半天,定下了数目。

就有内侍急匆匆跑进来。

“禀陛下,清大人回来了,晋州府、泉州府私盐一案已经告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