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如果有得选,谁愿意这么卷?(2/2)
从他家乡到南方那个大城市,估计有从咸阳到成都那么远了。
“在者,那时生产力发达,在外一年赚的钱只要能带回去,至少接下来一年饿不死吧?”
李缘想了想,认同了。
李斯便接着说道:“而现在,秦国许多百姓出来找活干,只是为了度过明年春荒,或者交明年的税赋。”
“国师小时候,他们至少不用担心今年就饿死。”
“而秦国许多百姓年底吃什么都还没着落。”
“一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个是为了填饱肚子。”
李缘抿了抿嘴,其实后世为了更好的生活也就是他这一代人。
在他父母小时候,人们依旧吃不饱饭。
华夏百姓真正吃饱饭的日子,大概也就只是在步入新时代后那些年。
他家所在的三湘之地还算好,至少离南边的兄弟省份近、方便南下打工;而有些贫苦地方,甚至是到10年之后才彻底摆脱饥饿。
嬴政有些不快:“我不是来听你们讨论差距的,我要的是解决方法。”
“李缘,我想多开几个矿。”
“铁路一旦开始修,别管时间有多长,进度是不可能停下来的,而现在秦国还要支撑入蜀道路,这资源缺口很大。”
“可大部分百姓暂时还无法脱离土地,别等到明年农忙时节资源产出又断崖式下跌。”
“如果只有入蜀道路一个大工程还好,可铁路要是修了,那资源绝对会短缺的。”
“所以我意,今年先开一些矿,存一些资源起来,明年也可以多提供一些岗位。”
“至于钱,我和李斯来想办法。”
说完,他和李斯就都看着李缘。
李缘指了指自己:“问我啊?”
“你们是不是搞错了一个问题?”
“限制大秦去开采新矿的,不是矿在哪里,而是你们能否采得到。”
“现在的铁矿、煤矿都是浅层的;深层的就算我给了位置,以秦国现在的技术实力,靠人工去挖简直得不偿失。”
李斯深吸了一口气:“我们要齐国的,甚至楚国一些地方也可以。”
李缘看着他们。
“怎么说?”
“要搞跨国公司了?”
嬴政和李斯对视了一眼,都点了点头。
随即,李斯给他说了一个让他感觉极其复杂的计谋……
……
“轰!”
蜀郡东北部某地。
一声剧烈的爆炸在一处山间炸响,随后是弥漫整个山谷的烟尘,以及不远处的道路上观望的人群。
当近一刻钟后,烟尘终于散得差不多了。
然后众人都沉默了。
大山破了点皮。
“熊部长,这……”
科学院负责人有些为难的看向官职最高的熊肃,后者只是站在这,什么话都没说。
他脑海忽然想起了国师出版的书中一篇叫《蜀道难》的文章。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现在看来,国师文采果然非凡!
勘探小队勘探出了三条路,走面前这个山谷里是最近、难度最小的一条。
可哪怕是难度最小的,依旧要在山腰上开路。
而这座大山的体量摆在这,让他们见识到了自己的大招打出去、对方只破了点皮是什么感觉。
“还有多少火药?”
“库存还有三千斤。”科学院负责人犹豫了一下:“可是按照预算,这段路只能用五百斤的,要是用多了……”
熊肃叹了口气:“先去清理那碎石吧。”
“然后呢?”
熊肃看了看天,快到中午了:“然后吃饭。”
营地里。
工人们有序排队,互相打趣聊天。
但指挥部里,熊肃和面前的十几个官员、研究员们却一言不发。
不一会,四个小吏抬着两大桶的吃食来了。
菜很简单,只是野菜配土豆块。
这些官员和研究员们也不嫌弃,各自盛着吃了起来。
熊肃看着自己餐盘里的饭食,用筷子把他们挤成了一座小山,然后用一根筷子在这座小山的山腰上想‘压’出一条路来。
一不小心,整座‘山’都垮了。
熊肃面无表情,吃了起来。
“哎哟!”
忽然间,一个研究员忽然叫了一声。
众人扭头一看,他似乎是咬到舌头了,便不再搭理。
“我有办法了!”
研究员看向熊肃:“既然这山太大,走山谷底下怕滑坡、走山腰又要炸太多,那我们为什么不走山上呢?”
众人迟疑了一下,随即哗然。
“你疯了吧?一两百丈、数百丈长的山,你走山上?”
“这路要用来运货的,要是走山上费劲太多,那还不如走栈道那运呢。”
“……”
“闭嘴!”
熊肃忽然出声,看向那个研究员:“你接着说。”
“我们现在的方法,是想平直着走山腰过去,可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死板呢?”
研究员连忙把自己餐盘的饭食也堆成了小山,随即用筷子比划起来。
“如果走山腰,我们可以走‘人’字形,这样会有坡度抬升却也不算太大,虽然路程远了许多,可至少不用跟山体较太大的劲,修起来也容易些。”
“如果要上山,我们可以走‘Z’形状、就类似蛇爬行一样蜿蜒上去,沿着山脊走到合适的地方再一样下来;既然炸山太费劲,我们为什么不顺着它来呢?”
“反正我们只是为了跨过这座山,修一条路出来。”
“修什么形状的路,这就是要靠想啊!”
“有路总比没路好!”
研究员说完,在场官员都陷入了沉思。
熊肃想起了国师曾说过的一句话。
“走弯路总比没走要好”
道理何其相似?
“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