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寒门第一权臣 > 第258章 地主全都出家当和尚了?

第258章 地主全都出家当和尚了?(2/2)

目录

挖出一窝富户地主不容易,特别在这灾年光景。

富户地主便成了一个非常超然的存在,就像游戏里的大boss。

不论官府还是百姓,黑道还是白道,都想把他们刷了一遍又一遍。

不求掉紫装,只求掉粮食……

说来禁卫们找到这伙富户也不容易。

能当上富户地主的人,自然不是愚笨角色。

事实上,这个群体比普通百姓更精明,但又比官员蠢一点,处于金字塔的中层。

无论世道太不太平,聪明人总是比较容易出头的!

而在太平年景里,聪明人依靠才智也非常容易发家致富。

所谓才智,其中就包括见风使舵和察言观色。

不但看人的脸色,也懂得看老天的脸色!

从月初开始,富户地主是最先瞧出气候不对劲的一群人。

当然,有经验的老农也都看出来了。

不同的是,农户对老天没办法,但地主有办法……

囤粮,转移粮食,这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凡地主门户,不论任何年景,家里的粮食总不会缺少的。

听说过灾年饿死的农户,但有谁听说过灾年饿死的地主?

而到了灾年,自家庄户人心惶惶之时,有良心的地主不用等朝廷的赈济。

他们会主动给农户发放赈粮,积德行善的

同时,也给自己攒下人品和声望。

哪怕是最没良心的地主,为了防止自家庄子的农户造他的反……

也会迫不得已给农户减租免租,意思一下开个善棚之类的。

当道德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流,再恶劣的人终归也会露出善良的一面。

不论情愿或不情愿。

禁卫们找到这窝地主不容易,当大规模的农户变成了难民,并且大批朝长安方向迁移逃难时。

地主们早已跑了个精光,不仅如此,家里的粮食也藏得妥妥当当。

难民队伍里某些心术不正的人结伴闯入地主家时,人家早已人去屋空。

事实上除了非常点背的地主,这些心术不正之人真正抢到的粮食少得可怜……

一个聪明的群体,凡事料先是必备的素质,当然不会把满仓的粮食留在家里等人来抢。

粮食转移了,地主们也携家带口转移了。

禁卫们找到这些富户地主的地方很有创意,居然是在一座名叫庙里找到他们的……

因为灾年,寺里断了香火,这座寺庙原来的和尚早已脱了僧袍作鸟兽散了。

不知哪个逃难的地主无意中发现这座庙,于是灵光一闪,计上心头,索性穿上僧袍扮成了和尚。

一个假和尚还不够,地主还想办法通知了别的地主。

三个和尚没水喝,但四个五个和尚就不一定了!

一个传一个,这个消息飞快地在这个仅属于地主的小圈子里传开。

于是三四十个地主全都上山当了和尚,短短数日之间,这座荒废了的寺庙居然形成了鼎盛时期的规模……

所有人统一剃了光头,一个个装模作样在大雄宝殿里打坐念经。

不仅如此,听说这群地主每天居然还坚持做早课晚课,并且和正常的和尚一样吃斋,绝不沾半点荤腥。

至于各家地主的家眷子女们,则被藏在寺庙后山的一个山洞里,终日不准出洞。

不得不说,聪明人确实是聪明人!

大灾之年,无数难民为了一口吃食不惜凶神恶煞的打家劫舍,人性善良的一面在饥饿面前全然泯灭。

这些地主扮成任何人都有漏底的风险,唯独扮成和尚,却能令难民望而却步。

在这个信仰昌盛的年代里,神与佛还是普遍被世人所敬畏的。

和尚僧人是佛祖派在人间的代表,难民们再饿也不敢冒着世世代代轮回为畜的风险去打和尚的主意!

于是很多难民敲开山门,看到里面念经打坐的和尚后。

终究还是彬彬有礼地离去,无一例外。

然而这个灵光一闪的主意,却是救了晋州大部分地主的性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