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白衣探花,将军已归(2/2)
“这是将军在路上摘下的。”萧翊走到顾清秋的墓前,轻轻放下了花,“将军特意让我将这一束寒菊,赠予清秋小姐,他很佩服她,我们都很佩服她。”
“谢谢。”祁天臣低声道。
萧翊轻轻拍了拍祁天臣的肩膀:
“走吧,该去见一见将军了。”
萧翊朝着院外走去,江逸和祁天臣跟在他的后面。
走出远门的时候,祁天臣转过脸。
他凝望着顾清秋的墓,眸子里似有不舍。
但他知道,他还有更重要的事。
他跟着萧翊离开了这里,离开了这片他曾经与师父,与顾清秋生活过的山村。
“我叫顾清秋。”
祁天臣仿佛又听到了她的声音。
他的眼圈红了,然后他装作无意地
擦了擦眼睛。
天很冷,风也很冷,吹的他的眼睛有些痛。
他就这样收起了泪水,跟在萧翊的身后渐渐走远。
萧翊像是察觉到了些什么,但他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他什么都没有说。
他在冷风里继续走着,终于,他停下了脚步。
“到了。”萧翊缓缓道。
祁天臣抬起头。
然后他的脸色渐渐凝重。
因为他看到了大唐军队,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唐军队!
这种规模的军队,几乎将整个荒山野岭全部覆盖。
庄严,威武,肃杀,凛冽。
这样的千军万马,就算是祁天臣,也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初冬风冷,却冷不过将士身上的盔甲,将士手中的兵刃!
所有的军士都身穿铁甲,手执长枪,腰胯长刀。
数万副铁甲,数万杆长枪,数万柄长刀。
他们全都听命于一个人:定远将军,江厉。
江厉身披重甲,手执长枪,徐徐策马而出。
他看着江逸,江逸也看着他。
“大……大哥……”江逸犹豫片刻,道。
“没什么可犹豫的,不管发生了什么,我永远都是你的大哥。”
江厉轻声道:
“我知道,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你受了很多苦。”
“但是从今天起,你不会再受苦了。”
江厉凝视着江逸,很认真地道:
“跟我走,我带你去北边,远离神都这片是非之地。”
北边!?
祁天臣的神色微微一动。
“北边?”江逸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你……又要去打仗了?”
江厉点了点头:“我这次回来,是因为你,也是因为边关的很多事——你还不知道吧?北面突厥部族最近很不老实,虽然我们几次把他们打退,让边关形式安稳了一些,但我隐隐觉得,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用不了多久,他们还会卷土重来,而且规模绝不会小。”
江厉轻轻皱起了眉:
“这一次突厥的突然躁动,很有些反常,我特意回到神都,一是处理你的事,另外,也是为了向禀报皇上突厥部的反常,顺便,也能调去一些兵马支援边关。”
江厉抬起头,看向北边方向,喃喃着:“虽然北边有着慈念他们坐镇,可我还是不放心,我要尽快赶回去,所以才在这里截住了你。”
“我想带你一起
去北面。”江厉顿了顿,道,“我知道,知道了自己身世的你,被迫要在皇上和太后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但我不觉得现在的你能做出这个选择,而且,你的身世暴露之后,或许会有很多人想要对你不利,尽管有着祁先生在,我还是不放心,所以,我打算带你走。”
以现在江逸的情况来看,或许跟着大哥前往北方边关,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
“皇上和太后……会同意吗?”江逸似乎有些不安。
“他们当然会同意。”江厉淡淡道,“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见过了真正的战争,你才能真正做出那个选择,而且——”
“突厥部的反常,他们也像让你查个清楚,另外,边关的很多事,他们觉得你应该知道。”
“什么事?”江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和姜嗣宗有关,不过,还是等到了边关再说吧,毕竟这些事情,并不简单。”
江厉挥了挥手。
立刻有两名士兵牵来了马。
“上马吧。”江厉看着江逸,“跟着我去北面。”
江逸向前几步,但忽然,他停住了脚步。
他犹豫着,然后,他退了回去。
“大哥。”江逸低声道,“我会去北边,但在那之前,我想先回一趟神都。”
“回神都?”江厉皱起了眉。
江逸点了点头,看向了神都方向:“还有很多事,我想知道。”
是的,还有很多事,江逸想要知道。
姜嗣宗为什么会死?姜家为什么会被灭门?
为什么许多官员都喝过自己的满月酒,自己却不是江家的孩子?
道长所说的另一个自己,自己又该怎么做?
还有,他还想再去见一见自己的父亲,或者说养父,姜嗣宗。
而且……
他还想去和秦城城告个别。
去了北边战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如果自己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突然离去,她一定会很难过吧?
江逸看向了江厉:“大哥,我想再回一趟神都。”
江厉盯着江逸,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忽然,他转过脸,朝着身后的军队高喝:
“祁鹰!”
“在!”
“带军继续北行,我带着三弟先回神都,随后赶上你们!”
“是!”
然后江厉看着江逸:
“走吧。”
“回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