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截杀(2/2)
想到此,刘勉道:“老侯爷,人马我可以给你,但日后若”
常歌不耐烦的打断了刘勉:“别废话,出事儿我担着。把人马给我!”
刘勉点齐了五百名锦衣卫,配了快马,交给了常歌。
常歌带着五百锦衣卫强行叫开了城门,出了京向南疾驰。
这里有一个问题。去给太子报信的人,可以用驿站的八百里加急系统。即每到一个驿站,换乘一匹马,纵马狂奔。马歇人不歇。
驿站的驿马有限。每个驿
站只配有三十匹。因为不可能出现一天内朝廷发三十道加急文书的状况。
每个驿站三十匹的驿马,不够五百锦衣卫以八百里加急速度向南赶路。
这就导致,太子接加急文书,赶往应天,会跟常歌带着去保护他的锦衣卫出现一个时间差。
常歌在马上掐算时日,他跟太子,很可能是在山东境内汇合。
说来也怪,马上要过七十七岁生日的老常歌,在此时迸发出惊人的忍耐力。他跟五百锦衣卫向南急行,一路颠簸,竟毫无倦怠感。
且说四天之后。身在应天皇宫的太子朱瞻基接到了加急文书,得知了洪熙帝的死讯。
他来不及悲伤。果如常歌所料,他只带了区区三十名骑兵,便启程赶往顺天。为了节约时间,他没有选择走水路。而是在陆路纵马狂奔。
行到山东临淄境内的一片密林处。
正在前方狂奔的引路骑兵,忽然被一根绳子绊倒!
紧接着,无数黑衣人涌出。他们手里都提着刀。
朱瞻基还以为是遇到了拦路抢劫的土匪呢。他大喊一声:“我乃当朝太子!速速让路!否则我派临淄卫的士兵将你们统统满门抄斩!”
万万没想到,这群黑衣人丝毫不惧!提刀向朱瞻基冲来!
黑衣人约有两百。朱瞻基的护卫骑兵人数太少。双方交战,很快就落了下风。
一个又一个的护卫骑兵倒在了地上。最后仅剩八骑,围在了朱瞻基的周围。
朱瞻基陷入了绝望:难道堂堂大明太子,要在这前不着村,
后不着店的密林中,死于一群宵小之手?
生死攸关的时刻,朱瞻基耳边忽然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
“太子莫惊!老臣常歌前来护驾!”
常歌带着五百锦衣卫恰到好处的赶到了!
五百锦衣卫加入战团,很快控制了局势。那群黑衣人绝不是蟊贼,刀法凌厉。锦衣卫的校尉、力士们也都是百里挑一,不遑多让。
人数占优的锦衣卫与之血战了两刻时辰,终于在付出一百五十人的伤亡后,全歼了这群黑衣人。救下了太子朱瞻基。
七十六岁的常歌,下了马,走到了朱瞻基面前。
见太子已经安全,常歌像是被抽干了气力一般,倒在了朱瞻基的面前。
朱瞻基扶住了他:“舅公!舅公!”
常歌缓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太子。这批人十有八。九是汉王派出的杀手。他们赶在您离开山东前设下埋伏截杀您。说明京中有人给汉王通风报讯。”
朱瞻基道:“我的舅公啊!您这次救了我的命!待我回京即位,一定封您个公爵!”
说到此,朱瞻基握住了常歌的手,发现常歌的手冰凉!
常歌苦笑一声:“为朱家效力了一辈子。死前能救太祖爷的重孙一命,也不枉太祖爷五十多年前对我的提携之恩。”
七十六岁的人,经过长途颠簸,已是强弩之末。
常歌已经感觉到了常家先祖在天上的召唤。
他自嘲的想,大都城里那个算命的算的真准啊。还差六天,就是我的七十七寿辰,始终没迈过这个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