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872章 四十万人去修堤(2/2)
史书载,永乐九年,浙江海溢。平江伯陈瑄、工部尚书宋礼率四十万士兵重筑海堤。
后陈瑄上奏,嘉定临海,乃江流冲会要地,然海船停泊无屏障可依,奏请于青浦筑土山。
后土山建成,永乐帝赐名宝山。
这就是今天上海宝山区的由来。
第872章 离开锦衣卫
这两年,常歌逐渐淡出了锦衣卫的事务。他更多的是以德高望重老臣、勋贵伯爵的身份参与政务。
这可以看作是常歌的一种洗白。
锦衣卫代表着血腥、暴力、下三滥。这个标签是扯不掉的。
朝廷官员人人厌恶锦衣卫的脏皮。常歌想让常家脱去脏皮,撕下标签,变成一个正常的勋贵家族。
常知理已经加入了皇太孙的护军,担任百户。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他开始积极谋划,让常世勋调离锦衣卫,到亲军卫中任职。
这日,常歌宴请了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南镇抚使庞英。常世勋并没在宴席上。
常歌笑道:“纪纲啊,我已经垂垂老矣。京城里一直有个谣言——‘只要常歌活着一天,锦衣卫就姓常’。真是放他娘的狗臭屁!锦衣卫是朱明皇族的锦衣卫。指挥使也姓纪不姓常!”
纪纲笑道:“师傅,您老是吴王府拱卫司时期的老人儿。他们这么说,虽有夸大之嫌。但也有几分道理。”
常歌道:“所以啊,去年我辞去了锦衣卫指挥左同知的
差事。安心当我的安逸伯爵。我今日宴请你,是求你一件事。”
纪纲问:“什么事?”
常歌道:“求你给你世勋兄弟开一封升迁荐信。”
纪纲问:“您的意思是,开一封升迁荐信,推荐我世勋兄弟接任您的指挥左同位置?”
纪纲心中暗骂:师傅啊,您还是想把锦衣卫掌控在自己手中!不然怎么想让世勋接你的位?
常歌却微微摇头:“我希望世勋能够升任指挥使。”
纪纲目瞪口呆。他将手里的酒放在了酒桌上。他道:“您的意思是,让世勋取代我当指挥使?让我请辞?不行!我的指挥使位置,是刀山上走了无数回,油锅里滚了无数回换回来的。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该听您的话。可只有这件事,我不能答应您。”
常歌笑道:“你这人啊,总是这么急性子。我想让世勋当指挥使,就一定是让他当锦衣卫的指挥使?你别忘了,亲军有二十六卫呢!”
纪纲道:“师傅,我被您老搞糊涂了。您老想让世勋调离锦衣卫?”
常歌微微点头:“没错。他当了多少年的北镇抚使了。虽说锦衣卫的飞鱼服看着唬人。可北镇抚使始终只是个从四品官儿。堂堂莱州伯,当个从四品实职,我这张老脸都替他挂不住啊。咱们锦衣卫里又不好升迁。所以啊,我想让你开张升迁荐信。让他到哪个亲军卫,当个正三品的指挥使。”
纪纲和庞英都震惊了!
天下谁人不知,锦衣卫权重。锦衣卫的北镇抚使,看似只有从四品。可就算是正一品的五军各都督,也要给北镇抚使几分面子。
锦衣卫的北镇抚使,去亲军卫当指挥使,看上去像是高升,其实是低就。
纪纲道:“师傅。您老一共喝了两杯酒,应该没醉啊。怎么净说醉话?世勋兄弟到了亲军卫,就算当指挥使,也是大大的屈才了。他穿着锦衣卫的飞鱼服,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谁不得给他几分薄面?去亲军卫,谁以后还尿他这一壶?”
常歌做起了顺水人情:“我这么做,是想让锦衣卫彻彻底底的姓‘纪’啊!我们常家两代人,要是都退出了锦衣卫。你纪指挥使在卫里不就说一不二了嘛?”
纪纲的心一阵狂跳!常歌说的是事实!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一直想独霸锦衣卫。将锦衣卫完全变成实现自己野心的一个工具。
可是,常世勋在锦衣卫,总是让他束手束脚。
他也曾考
虑过,想个法子除掉常世勋。可碍于常家在朝堂上的地位、资历,一直没敢动手。要从中山王那一支的辈分论,当今皇上是常世勋的姑父。
现在,师傅主动让常世勋离开锦衣卫?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纪纲现在最怕的是常歌变卦!他吩咐庞英:“你马上回卫里,拿我的指挥使大印来。我就在这儿给世勋兄弟开升迁荐信!”
常歌笑道:“不用这么急。”
纪纲面色一变:“师傅。您跟我情同父子。没有您,哪有我纪纲的今天。您老吩咐我的事,我得立马就办,一刻都不拖延!”
庞英起身离去。
常歌笑道:“那我就代你世勋兄弟多谢你了。来来来,我这个当师傅的敬你一杯。”
二人一饮而尽。纪纲试探道:“师傅,世勋兄弟离开了锦衣卫。您觉得北镇抚使一职应该由谁接任?卫里有不少人都是您一手带出来的。譬如刘勉就很精明强干。”
常歌道:“我已经不是锦衣卫的人了。怎么会对锦衣卫的人事安排指手画脚?”
说完,常歌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纸。纸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人名。
常歌笑道:“这一百二十三个人,全都是我的人。我想让他们也调离锦衣卫。我已经跟他们说过了,他们也都愿意。”
常歌知道,常世勋离开锦衣卫,纪纲一定会对常家的心腹们大加排挤。与其如此,还不如把他们全都调离呢。省得在卫里受纪纲一派的窝囊气。
纪纲心里就像是吃了蜜蜂屎一样甜!
师傅这是怎么了!让世勋离开锦衣卫还不算。还要把自己的心腹全都调走!
锦衣卫以后就能完完全全姓“纪”了啊!
不过纪纲始终是能成大事的人。喜怒不形于色。
纪纲道:“师傅。其实世勋的调离,光咱爷俩在这儿说没用。除了我的升迁荐信,还需要兵部的调令。最重要的,是皇上点头同意!若皇上不同意,咱爷俩为世勋花一万分心思也是白费。”
常歌笑道:“皇上那边,我自会想办法。兵部尚书金忠那边,我也会打招呼。”
纪纲笑道:“成嘞!那这杯酒,我祝我世勋兄弟步步高升!”
半个时辰后,庞英去而复返。
纪纲写了升迁荐信,盖上了官印。
这么多年,他空守着一个指挥使的官衔。却碍于常家父子的存在,从未完全掌握过锦衣卫。
多年的夙愿,随着官印落纸,终于要实现了。纪纲心里又是一阵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