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抽泣的小太监(2/2)
锦衣卫。常歌正在值房安排大汉将军护送先皇后灵柩去孝陵入葬的事。前军都督同知徐辉祖走了进来,他的身后跟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徐辉祖道:“义兄,有件事我要求你。纪纲,快给常镇抚使行礼。”
年轻人跪地叩首:“山东昌邑府秀才纪纲,拜见常镇抚使。”
常歌道:“免礼。辉祖,咱们是自家弟兄。你找我办事发句话就好了,何言一个求字?说吧。”
徐辉祖
道:“纪纲是我们徐家一个老家兵的独子,以前一直在山东求学。老家兵求了我爹,让我爹帮纪纲谋一个差事。我爹把这事儿交给了我办。我寻思他武功不错,又有秀才功名。若是进了我的前军都督府当丘八未免可惜。义兄你的北镇抚司刚开张,前一阵不是在军中广为招纳小旗、校尉、力士么?能不能抬举下纪纲,让他在北镇抚司听用?”
常歌看纪纲生的孔武有力,又有秀才功名,想来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又有徐辉祖的面子在。于是他欣然应允:“成。我这就给他开官凭。以后在北镇抚司做我的贴身校尉。”
纪纲叩首:“多谢常镇抚使提拔。”
常歌又问徐辉祖:“这两个月我负责孝慈高皇后大丧的仪鸾护卫,没抽出空去看义父。义父的身子骨还好吧?腿疾痊愈了么?”
徐辉祖叹了声:“唉,腿疾刚好。孝慈高皇后仙逝,他悲伤过度,急火攻心导致生出了背疮。周王亲自给他看过病,说这病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恐怕今后会年年犯。”
常歌道:“我忙完孝慈高皇后入葬孝陵的事就去看义父。”
两日后,孝慈高马皇后灵柩入葬孝陵。回京尽孝的各藩王要在三日内
离京返回藩地。
燕王朱棣专程去了一趟东宫,跟自己的大哥太子朱标告别。
东宫大殿内。朱棣抱着自己的侄子朱允炆。太子朱标坐在他的对面。
朱棣道:“大哥,这趟回了北平,咱哥俩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你要保重身体。”
朱标叮嘱朱棣:“四弟,你也要保重身体。北平那边与伪元散兵游勇的战事不断,我要提醒你一句,你身为藩王、北平诸军统帅,打仗时不要动不动就冲锋在前!你应该坐镇中军。你若有点闪失,母后在天之灵也会伤心的。”
朱棣笑道:“知道了大哥。”
朱棣又摸了摸朱允炆的小脑袋:“允炆,四叔要走了。你在应天要听话。等四叔下趟来应天的时候,带一只草原鹰隼给你玩。”
朱允炆奶声奶气的回答:“好呀好呀!我最喜欢天上飞的鹰啦!”
朱棣放下朱允炆:“大哥,那我走了。”
朱标道:“我送你出东宫。”
朱标、朱棣兄弟情深。朱标一直将朱棣送到了东宫大门前。
朱棣情真意切的说:“大哥,母后已经仙去了。咱们要好好活着。”
朱标握住了朱棣的手:“对,咱们都要好好活着!共同辅佐父皇建立一个洪武盛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