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锦衣长歌 > 第416章 洪武十五年

第416章 洪武十五年(1/2)

目录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在胡惟庸案发之后的两三年里,应天官场流得是血水。对于大明的官员们来说,岁月是杀人的梭镖。

洪武十五年,立夏日。

应天城内的每一名官员清晨都在家中谢神!感谢神灵庇佑,让他们多活了半年!

洪武帝杀人已经杀上了瘾。几乎每日早朝都有官员被扣上“胡党”的帽子,拖到午门前斩首。这一时期的官员有两大特点——升的快,死得也快。官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死了一个人自然要提拔另一个人顶上,官员们升得自然就快。有些新科进士初入官场被授予正七品的翰林学官,过一个月就能升到六部做六品主事,再过俩月升五品郎中。半年之内连升六级已不是新鲜事。别高兴的太早,不好意思,说不准哪天洪武帝就看你不顺眼,授意亲军都尉府给你扣上一顶胡党的帽子,你的死期就到了。

官员们全都知道洪武帝的一个习惯。早朝时,只要他提一提玉带,那就有人要脑袋落地了。离家上朝之前,官员们必做的功课就是跟家人们交待遗言,譬如死我后田产归哪个儿子,账房的银子怎么分之类

。上朝等于是上刑场,谁也不知道悬在自己头顶的那口鬼头刀何时落下。

洪武帝变成了一个杀人魔王。亲军都尉府成了他最趁手的杀人工具。百官谈及亲军都尉府而色变!毛骧、蒋瓛这两个皇帝家奴的权势在朝廷中达到了顶峰。宋濂被贬前的预言成真——洪武帝一君独治,以家奴治天下。没了丞相的掣肘,杀起人来更加毫无顾忌。

洪武帝的心中住着一个魔鬼。似乎这个魔鬼每日都要饱饮官员的鲜血才能生存。

官场血流成河,风声鹤唳的同时,大明赢得了三场大仗的胜利。

洪武十三年,伪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领上万人在和林驻扎,疑似有南下入寇的动向。洪武帝命西平侯沐英摔陇西明军先发制人,开始洪武朝第三次北伐。沐英率军急行军七昼夜,渡黄河、翻阅贺兰山突袭伪元军,大获全胜,斩敌首九千余。生擒脱火赤、爱足。

洪武十四年,不甘失败的伪元平章乃儿不花南下入寇。洪武帝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汤和为左副将军、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二十万边军开始了洪武朝第四次北伐。东路以傅

友德为先锋,在宁城大败元军,斩首三万,俘获伪元平章乃儿不花、参政太史文通;西路军以沐英为先锋,出古北口长城,攻取高州、嵩州,斩首四万,缴获牛羊无算。

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是功勋老将徐达在明初战争舞台上的谢幕之战。班师回朝后,徐达病重卧床不起。他向洪武帝上折,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请求洪武帝收夺他的兵权,今后不再参与征战。洪武帝欣然应允。并下旨在魏国公府大门前兴建“大功坊”。同时提升徐达之子徐辉祖为前军都督同知。

明军的徐达时代彻底结束。接下来将是蓝玉、沐英这批青年将领的新时代。

洪武十四年秋,洪武帝任用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费聚、陆仲亨等人为偏将军,率三十万大军远征云南。大军用了近一年的功夫一举平定云南。大明的版图再一次得到了扩展。

在政事上,洪武帝沿用了胡惟庸所定“鱼鳞图册”法。国库收入大幅增加。洪武帝又屡屡减轻百姓赋税,奖励农耕。老百姓虽称不上衣食无忧,却也不会再出现元末千里饿殍的惨象。

如今的亲军都尉府尽归毛骧、蒋

瓛之手。常歌虽结束了二十五个月的丁忧,却被闲置了起来。只领着一个仪鸾司大使的虚衔,毫无权势可言。洪武帝似乎也在冷落他,没有给他指派特定的差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