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第542章 如此称九州(7k)(求月票)

第542章 如此称九州(7k)(求月票)(2/2)

目录

只是,出乎刘琬英和徐欣的预料,美团的股份竟然没有她们想像的那么受追捧。

浙产投和启明创投有些犹豫,但还是愿意参与到这一轮,之前参与碳矽集团上一轮融资的经纬创投和方源资本十分踌躇,最终就想婉言谢绝了。

「杜总,美团绝对是有巨大前景的,它和企鹅联合在一起,团购市场后面的局势就彻底定下来了。」徐欣真是无奈,「杜总,这不是让你帮忙,俞总的意思是好东西一起分!」

她很能把握俞兴的心思。

杜宇宸听到徐总提到俞总,犹豫道:「徐总,阿里是摆明了要死磕下去,就像京东和企鹅联合,难道就撼动了阿里的市场吗?阿里太强了,我不认为美团后面能很舒服。」

徐欣直皱眉。

杜宇宸又说道:「徐总,你就直说吧,是不是俞总和你们凑不够钱?」

徐欣:「……」

「我这边的资金也不充沛。」杜宇宸斟酌道,「我会给俞总打个电话聊聊的,他应该能理解我。」

徐欣没想到对方心里觉得自己是来打秋风的。

她盯著杜宇宸看了几眼,摇头道:「算了,这事不强求,现在搞得我们要强买强卖一样,杜总,你别后悔就行。」

杜宇宸不后悔,他认为团购市场还会有明显的变数,阿里是最大的变数,百度次之。

再说了,如果这个股份真那么香,阿里会那样轻而易举的打折吗?

所谓的饭桌赌约,他都觉得那是掩饰,不排除是俞总和马总一起做戏,之前就听说俞总还买了阿里很多的股票,两边私底下还有什么利益勾兑是很难知道的。

杜宇宸不想接盘,倒是趁著徐总的到来而询问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徐总,大家现在对碳矽的周榜都有很多疑问,你在申城,又经常去临港,这里面到底有没有水分?」

徐欣没好气的白了一眼:「你问我干嘛,你直接问俞总啊。」

「嘿嘿,我不问,我就当是真的。」杜宇宸笑道,「如果俞总认为有必要掺水,那就是确实需要这样运营,车圈嘛,水深,BBA不也就那样,今年还得被重罚呢。」

他评价道:「只要不被逮住就行。」

徐欣微微叹气:「没掺水,是真的。」

杜宇宸问道:「真是真的?」

徐欣点头:「真是。」

杜宇宸心里狐疑却斩钉截铁的说道:「好,徐总,我相信你!」

徐欣看著面前这位精明的投资人,等到回了临港就把他的表现说给了俞兴听。

既不看好美团前景,也对碳矽销量存疑。

俞兴听得哭笑不得,只能感慨道:「倒也难怪外界都怀疑我们了,连我们自己的股东都不确定,还有什么好说的?」

徐欣颔首,又问道:「俞总,你要不要给他打个电话,再争取争取?」

俞兴摇头,评价道:「驴性发作,强求不得。」

徐欣:「……」

虽然不是说自己,但听著这样的评价总有点不自在,好歹也是投资人,物伤其……呃……

徐欣换了个舒服的话题,问道:「碳矽这边的订单怎么样?领导怎么看?央视怎么采?」

「一切正常,我们上周还是很手忙脚乱的。」俞兴答股东问,「市里大领导来了,我就中规中矩,也没太怎么样,但中规中矩应该就行了吧,央视那边反复确认了我们的数据,还看了我们手里等待转化的订单,又在临港蹲了一天,最后是拉著我和力劲集团的刘相尚一起做了采访。」

力劲集团是香江上市公司,是超大型压铸机的供应商。

央视团队在抵达临港的晚上就询问俞兴,能否与供应商代表一起接受采访。

俞兴提供了重要供应商的名单,力劲集团便这样被选中。

他给力劲打了电话,结果是董事长刘相尚亲自飞来了,不仅如此,他还把儿子刘卓铭也一起带过来了。

刘卓铭是80后,08年进入力劲,是作为接班人培养的。

徐欣点了点头,对于这几天的舆论风波并不在意,问了个更为关键的问题:「俞总,你们第二周的销量大概能有多少?」

「我们已经要开始做简易的扩产了。」俞兴说道,「这周差不多能有1300辆左右,三月剩下的时间要看能不能稳住这个数字,四月会有个申城车展的刺激,这样有Q2的成绩初步做出来,我们心里就彻底有底了。」

上一周的销量实际上是包括了21日发布会和22日这两天累计的转化储备,所以,这一周能稍微增长到1300辆也仍旧在优秀范围。

徐欣心里默算,如果三月势头不减,单月销量或许就能突破5000辆!

这就不再预测后面车展刺激与上市热销所带来进一步的催化了。

她一时间感慨莫名:「俞总……你这么下去,真要因为新能源封神了。」

新能源的产业地位不一样。

「封神不好,捧高了容易摔下来。」俞兴笑道。

徐欣觉得这恐怕由不得俞总自己。

她晚上在碳矽食堂蹭了顿饭,回到家里便瞧见丈夫李松拧著眉头坐在沙发上。

「又发什么神经呢?」徐欣问了句。

李松郑重其事的说道:「碳矽的交车数据可能是真的!」

徐欣:「……」

李松随即说了自己与团队连续五天的追踪,最终没有发现丝毫异常。

徐欣听完哭笑不得,忍不住借用了俞兴的评价:「你真是驴性发作啊!」

李松叹息:「碳矽什么时候上市,我觉得我以后得买它的股票了。」

徐欣还真给了个答案:「也许明年就能上市。」

「啊?明年?」李松吃了一惊,「能这么快吗?明年年底?去美国还是香江?」

「今年年底很可能就启动上市流程,最快能在明年年中,大概率是美国,也可能是香江。」徐欣思索道,「俞总倾向于更容易资本运作的美国。」

李松消化著这个消息,忽然问道:「你说,碳矽以后会不会出海啊?」

徐欣眨了眨眼,露出个笑容:「我还真问了他同一个问题。」

她继续说道:「他说,现阶段肯定不行,暂时也没计划,但如果未来能出海,车型名字倒是可以和九州搭在一起,叫做『寰宇』,九州寰宇。」

李松觉得这就是俞兴心里还是有未来出海计划的。

他思索了一会,由衷的说道:「我现在是真的有些佩服俞兴了,他还真能在临港熬了这几年,最终造出来这样一款产品。」

业界对俞兴当初选择造车是有不解的,也不认为他能杀出重围,但「九州」问世便激起千层浪,也必然会继续用销量粉碎质疑。

3月9日,与之前上午的发布时间不同,碳矽集团这天是在傍晚6点40分发布了新一期的销量周榜。

三月第一周销量榜单。

前两名没变,仍然是Q5和昂科威,但九州以1326辆的成绩压过汉兰达的1087辆,成为这次周榜的第三名。

汉兰达的改款将至,老款即便进入清理库存的阶段,仍然让消费者很是观望。

连续两周做榜单,问世第一周便是第四,第二周干脆压下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杀入三甲。

这一次不光是负责营销的郭百迅,连同执行副总裁李晖,两人一起在微博与朋友圈火力全开,抨击碳矽与九州所存在的问题。

只是,还没到半个小时,微博与微信朋友圈都出现了很多新消息的提醒,再点进去一看便是「新闻在报导临港」「九州上电视了」「李总别说了」之类的内容。

李晖赶紧顺著提醒去看新闻,还瞧见了央视采访的尾巴。

记者提问:俞总,你怎么看国内新能源产业的未来?

俞兴:就像我在发布会上说的,这是一场产业革新的开始,国内与国际市场都必然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对新能源的未来充满信心。

依旧中规中矩的回答。

镜头从俞兴脸上移开,随即便是碳矽工厂的画面。

机器轰鸣,震彻厂房。

超大型压铸机如钢铁巨兽般矗立,巨臂缓缓下压,液压系统发出低吼,熔融的铝合金便精准压铸成完整的车身结构,多余的金属毛刺被瞬间剥离。

数台机械臂同步起舞,电池模组被轻盈翻转,电机在托举下进行毫米级对接,冷却液雾化成细密白汽,在顶灯照射下折射出光芒。

整条产线冰冷运转,机械铿锵,零件脆响,新能源的骨架在传送带上锤炼成型。

李晖呆住了,好一会才去寻找之前的新闻内容。

央视画面给了不短的时间,不仅报导碳矽集团首款新能源车型面世的热销,还播放用户提车的画面,又由力劲集团董事长介绍压铸机的技术与验证,最后是对碳矽集团董事长俞兴个人的采访。

从数据到技术到回应,这一段隐隐就是对如今舆论的回击。

李晖回神,心中难说滋味。

「李总,微博的热搜都撤掉了……」郭百迅打了电话过来。

李晖无奈:「撤就撤吧,这还能怎么办?」

郭百迅说道:「那这怎么搞?九州的势头看起来有些猛啊,我们改款的汉兰达能不能压住啊?」

李晖沉默一会:「或许能。」

然而,等到他挂断电话,再看今日份周榜,看著已经爬到汉兰达上面的九州,想著自己去亲自体验过的车型,这天晚上彻底的失眠了。

李晖隐约有种不妙的预感。

上周是九州第一次在汉兰达的

……

六座九州袭击市场。

仅仅两周时间,这热销的两千多辆按照它的定价便是7亿多的营收。

两周时间卖7亿!

第一个周榜出炉的时候,人在铜市洽谈的奇点汽车沈海寅被领导问了一句。

「听说碳矽的俞兴对奇点汽车不太看好?」

沈海寅不慌不忙的回答:「他是增程,我是纯电,他不愿意看好我。」

不是不看好,是不愿意看好。

如此回答堪称微妙。

领导也就问了这么一句。

然而,第二个周榜出炉,已经离开的沈海寅接到领导电话,提到省里多了一次交流,还请了专家来参与。

沈海寅急忙再飞到铜市,并与本地领导积极探讨合作的落地。

只是,等到省里的团队过来,他瞧见对方的座驾便是一愣,赫然是新近上市的六座九州。

这里怎么会有九州?

沈海寅还没反应过来就瞧见从车里和领导有说有笑下来的碳矽集团掌门人。

他愕然失声:「俞总,你怎么,怎么来了?」

「熊总拉著我来看看,我说我不是专家,他们非说我是专家。」俞兴含蓄一笑,「没事,沈总,我就是听听看看,而已。」

熊潇鸽说了一句话:「谁造出九州,谁就是专家嘛,敬畏市场,尊重市场。」

沈海寅心往下沉,没想到自己会被追著杀,而与之前不同,短短半个月时间,临港的俞兴已然和上次见面不同。

他还是努力挤出笑容:「俞总,我们一起为新能源事业添砖加瓦。」

俞兴颔首,对面前这位没有意见,除了熊总,临港的主任也打电话代为邀请,也就由此一行。

他握了握手:「咱们积极交流。」

同行领导皆笑著点头,愿意就新能源产业的未来积极与临港专家交流。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