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9章:花脸【四】(2/2)
虽然伍祥桢的责骂充满了对于他刘的侮辱,而且说起来这伤及到了他的人格,可是,刘却无法辩解,毕竟事实就是这样的,确确实实就是护的火炮轰击对他们的炮兵部署以及步兵阵地造成了可怕的伤害。
而他的炮兵部署,以及他的组织反击,对于护的炮兵布置,甚至就是连步兵方阵也都不曾造成一点伤害,甚至可以这么理解,那就是刘手下的炮兵攻击,甚至怕是十发炮弹都未必能够有一发击中对方的阵地。
这就是距离上的差距,这就是武器装备上不可弥补的劣势。看着一轮又一轮的火炮还在继续摧残着本部士兵的性命,眼看着自己的炮阵地即将崩溃,刘毅然决然的下达了他这一生中唯一一次没有向上级请示就直接下达的作战命令。
但是却偏偏不能不能行,因为这样一来的话,就会拉长我军作战的时间,时间一长恐怕就会出现什么变故此其一,其二也是我军的钱粮军械现在不足以支撑长时间的拉锯战,无法形成平衡的对峙状态。
此其二也,其三就是我军现在还处在双方夹击之中,万一对峙的过程中何丰林与吉利二人兵合一处,对我军进行决战性质的夹击,到时恐怕……说实话,虽然我明知道此时被伍祥桢阻击在了平坡的位置上。
但是我对他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的,因为我知道这个人的本事虽然他手下的兵力甚少,但是也绝不是伍祥桢就能够对付的,如果援军一道,到时候我与他对吉利部形成夹击,冲散了吉利和叶志生的兵卒之后,我们在合兵一处,到时候对叙府城展开猛烈的攻势,我相信拿下叙府城只在弹指一挥间。
之所以现在不能如此,就是因为我要小心的注意吉利、叶志生还有那个伍祥桢,不然的话,我这一个梯团的兵力,肥一点力气还是能够拿下叙府城的,而如果我与合兵一处的话,其实骑兵对于攻城战来说,是没有一丝帮助的。
可是实际上却不是如此,我是想借着打退了吉利二人的兵马给何丰林的心理上造成压力,同时也是让那些守城的士兵看到吉利、叶志生二人兵败在此,借此打压他们的士气,瓦解他们的战意。这才是我的核心目的。
这战场上的枪声还未停止,通过望远镜我看到了吉利等人不知道第多少次的组织进攻又开始了,刘云峰此时还定在阵地上,冷笑着准备迎接吉利部的攻击,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地我看到了吉利部后方远处扬起的绝尘。
刘云峰一笑,对我道:“将军说的哪里话,我刘云峰自从参军的哪一天起我就想好了自己会有这么一天,而且说起来,能够死在冲锋的路线上,而且还是对于我军至关重要的一战,我就算是死了,也是死得其所。”
我点点头,非常的满意,其实说起来,真的就是这样的军人,才组成了滇军的精锐之师,同样的也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国家的防御体系,但是说实话,我是真的不愿意看到像刘云峰这样的军人实在我的面前,可是没有办法,这就是战争,只要是参加战争的军人。
无论是冲锋在前的,还是留守防御后方的,无论是在什么位置上,也无论是谁,恐怕都不能保证自己下一秒还能够活着,可是即便如此,我也不愿意看着这样的士兵死在我的面前。
但是没有办法,战争就是这样的,或许真的,对于军人来说,死在冲锋的路线上总比身负重伤而后死在病榻上要好的多。
一个小时的休整时间,对于战争来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可是对于我的士兵来说,也许这一个小时对于他们就是煎熬,是非常漫长的煎熬,因为死亡对于军人来说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等候着有可能死亡的那段时间。
那绝不是期待,完完全全就是折磨,但是有幸的是,我的士兵每一个都是合格的军人,对于这样的折磨,他们想的毫不畏惧。而且就在攻击开的时候!短短的二十分钟,竟然就登上了叙府城的城墙!
袁世凯虽然是笑着说的,但是他的语气中的冰冷,还是让电话另一端远在南京的冯国璋感到了一阵寒
意,当然了,袁世凯的冰冷显然不是针对他的,而起冯国璋也知道蔡锷在京时袁世凯对他的态度以及方式,说起来,虽然现在蔡锷是打着护国的旗号的,但是冯国璋对于他也并不怎么在乎。
就好像冯国璋说,讨袁不如讨伐筹安会这样的言论一样,同样的,冯国璋认为蔡锷的护并不是护国,而是就像他和段祺瑞交流时一样,到底是护国还是乱国,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或许这就是他的政、治嗅觉吧,而且因为东北的局势变化,唐继尧就此还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是这样的,说起来其实唐继尧原本整的没有太大的偏向,想要对护如何,或者说,他想要对蔡锷、李烈钧如何,这从他之前的一些表现就能够看的出来,虽然他控制了护各路军的军饷、粮草,可是实际上来讲,唐继尧所支付的粮饷还是能够维持军队的正常开销的,虽然会比较拮据,但是至少不至于无法生存,以及破坏了正常的战略方向。
可是这一次,拥有者敏锐嗅觉的唐继尧从东北的事情中,仿佛看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说起来,唐继尧从来就没不觉得这一次的战争袁世凯一方会有什么胜算,虽然现在袁军方面尚有曹锟、吴佩孚这样的勇将,而且龙觐光、马继增、张敬尧三人以绝对不容小觑,伍祥桢等人亦非寻常之辈。
而且真正让唐继尧感觉不安的,实际上还是那久久未动的冯国璋!金陵军其实也不能算是一动未动,他们对于革命军的镇压,实在是太过于残酷了,而且冯国璋还对外宣称,如果护讨袁的话,他会站在中立的位置上,毕竟护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属于北洋政、府的序列的,所以这样看来,护的讨袁战争实际上等同于北洋政、府内部的战争,所以他会选择站在中立的位置上。
可是如果有革命军,亦或者是相同、类似的起义军的话,那么他冯国璋将会毫不犹豫的将其镇压,因为征、服内部的战争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政、见上的不同,初夏一些不可调和矛盾是正常的,可是那些起义军的话,他们就等同于推、翻政、府的那种草莽势力,用前朝的话来讲,那就是逆贼,所以对于这样的逆贼他这个北洋政、府的大将军,自然就不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与其说冯国璋不支持蔡锷、唐继尧,倒不如说从心理讲冯国璋实际上是支持他们二人的想法的,而现在之所以他选择了中立,其实就是因为护的用兵,如果不用兵,只是谏言、口伐笔诛的话,那么冯国璋必然的毫不犹豫的选择站在蔡锷的一遍,这从他但是宣布五省将军通电的时候,就能够够看的处他的想法。
可是蔡锷用兵了,这实际上就是冯国璋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