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1113章 惩处·回护·名声

第1113章 惩处·回护·名声(2/2)

目录

如果这个大臣日后被证实是个沽名钓誉的无能之辈,或者是个大贪官……哇,那皇帝的名声就基本上可以说是要完蛋了。

所以,朱由检对杨嗣昌如今是这么个态度,也其实很正常。

他现在未必还真的信任杨嗣昌,也未必还真的对杨嗣昌抱有好感,很可能他现在是恨不得直接弄死杨嗣昌,但是他更需要在意自己的名声问题——所以,他不能把杨嗣昌如何,也不能让别人把杨嗣昌如何,至少现在,这个关头,绝对不可以。

“知道知道。”周围百姓也都点头,这不就是自己的情况更加重要,远比什么其他事情更重要么,他们当然是明白的。

皇帝在乎自己的名声,比什么一个大臣的处置更重要,这也是老常识了,不需要多说。

“于是,朱由检很快就选找了六部九卿、科道诸官,对他们表示:“杨嗣昌是朕简拔任用的,用兵不效,朕自有判断裁决;况且他尚有才可取。”随后,又开始训斥那些上过奏折的大臣们,表示他们是借机排挤杨嗣昌搞党争,并且想要借此机会沽名钓誉。”

““本该重治,尔等又说朕庇嗣昌,姑饶这一遭”。”

“大臣们见皇帝如此表态,自然不能再如何,只好缄口不语。”

“顺带一提,这个时候,杨嗣昌的死讯还没有传到朝中,大臣和皇帝都还以为杨嗣昌还活着。朱由检又把之前弹劾杨嗣昌的奏折全都留中,并且把杨嗣昌的责任以“议功”之例免罪——就是大家说的“八议”中的议功。”

“八议源自于周朝的八辟,在曹魏时期首次被列入律法,在唐朝得到了明确规定,一直延续下来,不过随着皇权的集中,到了明朝时期,其实八议的应用范围是在不断缩小甚至少有使用的,朱由检这个时候给杨嗣昌用上了这个条例,足可见回护之意。”

“当然,这一遭定下来,不代表事情就能到此结束,明朝朝廷还不知道杨嗣昌的死讯呢。”

“如果杨嗣昌还活着,那这一次他不被论罪,自然是继续领兵作战下去;但是他死了——没过多久,明朝朝廷就收到了这个消息,那就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措施了。”

“由谁来接任杨嗣昌呢?”

“这个位置,就和这些年来的三边总督、陕西总督一样,是个绝对的烫手山芋,谁也不想要沾手,但总还有人得去。最终,朱由检接受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就是那个和杨嗣昌关系还可以,之前帮着他把左良玉给来了一次撤职的兵部尚书——的建议,任命现在的三边总督丁启睿接任督师,而三边总督则由原兵部尚书、如今已经被下狱的傅宗龙接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