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1111章 均田免赋·洛阳福王

第1111章 均田免赋·洛阳福王(1/2)

目录

朱元璋对于张献忠能想到混进襄阳城并不意外,但是他确实没有想到,杨嗣昌的调兵文书这种关键机密文书竟然能够落到张献忠的手里面。

——被缴获的那支军队或者那座城池,其中的将领和官员是干什么吃的?

打不过张献忠也就罢了,反正现在大明有一堆将领都打不过,有大量的城池都被张献忠打下来了,但是怎么连一份关键文书都保管不好,甚至及时销毁都做不到?

这种能够在关键时刻作为重要证明的、同时还涉及到相关军事部署的文书,就是朝廷的核心机密,如果不能突围并带走,那就应该直接销毁,一把火烧个干净,绝对不能让其有被敌人拿到手里面的任何可能!

这都不是什么必须非常知识渊博的人才能懂得的事情,任何一个军中的将领、任何一个入朝为官的官员,都应该有这个认知,这分明就是一种常识。

所以,杨嗣昌的调兵文书,到底是怎么落到张献忠的手里面的?

如果没有这份至关重要的文书,那么张献忠虽然未必不能混入襄阳城,可他想要混进去的难度就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襄阳城会相信张献忠这群人“明朝军队”的身份,不就是因为那份文书吗?不就是因为在襄阳城的将领和官员的认知中,这种机密文书只可能在大明的军队手上,根本不可能落到什么流寇贼子的手里面吗?

所以,张献忠到底是在哪里搞到这份文书的……朱元璋现在非常想要搞明白这件事情,因为他非常想要把那个或者那些让这个文书被张献忠拿到的人骂个死去活来。

至于说襄王……襄王被害,他当然愤怒又痛心,但是有凤阳祖坟被张献忠等人毁了的巨大冲击在前,又有张献忠一路上势如破竹明朝军队完全不敌的事实在后,所以朱元璋接受起来这件事情还显得颇为顺畅。

更何况,襄王也是被斩首而死,死法倒是还不算太过折磨……这样一来,接受起来的难度就又要降低一点点了。

当然,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朱元璋自己身上——早在看到大明末年的故事的时候,在看到起义军四处活动的时候,在看到大明朝廷直接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结果。

大明的藩王们,老朱家的子孙们,必然有一道大劫!

其中很多人都会难以逃过……至少那些有名有姓的王爵们,除非没有起义军打过来,否则,估计是基本上难以逃脱;相反,那些宗室的远支们,那些都过得普普通通的朱家人们,或许还能够躲过这一劫。

襄王,以及襄王下的贵阳王等,不过是印证了朱元璋的判断罢了。

早有了心理准备,等到事情真的发生之时,自然很快就能接受。

“而和张献忠攻破襄阳,杀死襄王等一众明朝宗室差不多同时间发生的,是李自成攻破洛阳。”

“没错,不仅是张献忠和罗汝才这边的起义军打得轰轰烈烈,之前蛰伏了许久的李自成所部如今同样是风生水起。”

“就在崇祯十二年张献忠再度起义的时候,李自成也抓紧机会,趁着明朝朝廷的主要注意力都被张献忠吸引之际,带着数千人马重新出山,并且在崇祯十三年,张献忠罗汝才拖着明朝主力在四川转悠的时候,直接一举杀入了河南境内。”

“打进河南的李自成,比之前的他经验更加丰富,他没有一味想着攻打城池占领地盘,而是多次开仓赈济,收留饥民。这个做法,让他收获了大量投奔而来的百姓,“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李自成的力量得到了飞速壮大,势如燎原,不可扑灭。”

“自此,李自成的队伍恢复到了数万的规模。”

“而伴随着力量壮大,李自成也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口号,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同时用来吸引更多的百姓——均田免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