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势如破竹·九令不动(1/2)
“但是整体局势不会因为杨嗣昌推掉了责任、搞下去了四川巡抚和陕西总督就有所改变,起义军依旧占据着上风。”
“十一月,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了汉州(广安县),又打下了绵竹、金堂、资阳等地,抵达安岳一带;十二月,起义军先后攻破了隆昌县、南溪县、容县、仁寿县、巴州等地。简而言之,他们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带着明朝军队在四川境内来了一场千里大游行,把明朝军队牢牢牵制住,还成功遛了又遛。”
“至于说明朝军队为何如此……那原因就很多了,其中一大关键就是四川官府的腐败无能——虽然这属于套话了,但确实是事实。再加上明朝军队中不知道是将领水平真的如此还是心怀鬼胎,以及士卒训练不足待遇不够……”
“总之,当时的明朝军队连行军还是暂驻都无法达成一致,处于了处处被动的状态,虽然杨嗣昌等人试图改变这一状态但并未成功,日常情况就是起义军一过来明朝军队就跑路,让起义军不战而胜不攻而下。”
“加上张献忠和罗汝才也充分注意到了这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以走致敌”,专门用长途行军来拖着明朝军队,更是击中了明朝军队的软肋,让他们疲于奔命,同时士卒们心中还对于作战以及让他们追击起义军的将领生出了浓重的怨气。”
“这种心态在军中弥漫开后,明朝军队的作战能力便进一步下降,甚至不断下滑。”
“顺带一提,因为这样的情况,左良玉在不少士卒们心中的威望反而进一步上升了——因为大家都很怀念当时他率领大军的时候的按兵不动。”
“这不输才奇怪吧!”不论是哪个朝代的百姓,或者官员,都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就明朝军队这个鬼样子,他们能够获胜,能够阻挡得了起义军,那才是奇哉怪哉——或者说,不要说是和起义军交战了,就算是其他的敌人,外敌或者内部的任何敌人,这种情况的明朝军队都不可能获胜吧?
四川官府腐败无能这一点没有展开来讲,但是估计情况也就那样,反正是纯粹的拖后腿,没有一点点正面作用。
而明朝军队——士卒们,大军之中都已经到处弥漫着不想作战,甚至连追击都不愿意的气氛了……获胜?下辈子吧。
什么行军和暂驻不能达成一致,在这种蔓延了整个大军的军心动摇下都已经是小小小问题了,当然,反过来说,这可能也是导致军心涣散的一个因素。
但总之……
“所以,确实是明朝的将领存在很严重的能力问题吧!”有其他朝代的官员得出了一个结论。
就算是说有不少如左良玉那样,想要拥兵自重,或者单纯和杨嗣昌或者其他人关系恶劣的将领,但是如果说明朝将领们能力都没有问题,那也绝不至于此——能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军心涣散,还束手无策毫无挽回的办法,分明就是他们的能力有问题!
他们各怀鬼胎,只能说是加速了军心涣散的速度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