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一把手也不是好当的(1/2)
李富贵回技术科筹备,赵成在办公室琢磨怎么跟群众打好关系。
待了半年多,赵成觉得农机厂很不错。
或许是因为没有多少资源和晋升空间,农机厂领导层没什么派系斗争。
几个能上桌开会的领导,虽算不上亲如一家,但比起轧钢厂的杨李斗要好得多,适合躲清静。
只是这清静能躲,活却不能躲。
“怎么桩桩件件都要批复!?五反运动、三大教育、财务计划、年度任务,前任厂长和书记,是一点活都没干吗?还是专门留着想累死我!”
空旷的办公室里,只有赵成一个人抱怨的声音。
其实他心里知道,犯了错的领导批复的东西,只要还没真正生效,往往是冷处理,不作数的。
而且上面大半年前就要处置农机厂,自然不可能给书记和厂长什么正经工作,积压的任务可能有半年之多。
来了农机厂,赵成虽然职务级别没变,工资没涨,但手上的活翻了不止两倍。
在轧钢厂他是副厂长,只管生产,手下有一个经验丰富的生产主任,攻坚小组最初也有技术科的朋友兜底。
到了农机厂,既当厂长又当书记,权力大了,活也多了,而且还没有能信任的帮手。
赵成感到说不出的心累,暗道还不如跟老师一样,直接留在部里,听上面安排。
转念一想又叹了口气,平时跟老师偷着喝酒,那边糟心事也不少。
但凡活在世上,除了梦里,根本没地方能完全称心如意。
对他而言,农机厂已经是最好的地方。
虽然劳累,但也有机会施展所学,痛苦并快乐着。
“赵厂长,忙着呢?”
“郑厂长,我这桌上看着不明显吗。”
对着郑金定白了一眼,赵成没好气的指着桌上半人高的文件档案,其中大半都是后勤送来的。
里面账目密密麻麻,各种笔迹都有。
赵成看的头脑发涨,但又生怕漏掉些内容,替前任背了黑锅,只能硬着头皮计算。
这一上午,单是笔记就记了十几页。
赵成翻出笔记,指着其中一条皱起眉头。
“你来的正好,上个月采买猪肉这笔账怎么回事?我在食堂可没吃到。”
农机厂吃肉是有定数的,一个月两次,上个月并没有加餐。
后勤油水多,他没指望农机厂能清正廉洁,但也不至于有个这么明显的破绽。
如果农机厂后勤真蠢到这个地步,哪怕是动用关系他也要换一批人,不能给自己身边埋雷。
“我正要找您汇报呢!”
“上任厂长留了不少烂摊子,每次招待费虽然不多,但加起来也不是小数,我都单独记下了!”
郑金定像献宝一样递出一个本子,指着上面念叨。
“57年7月,招待机配厂同事,用厂里渠道购买一只鸡和四个鸡蛋,超支了4块钱。”
“57年9月,部里张干事来访,买了半只烤鸭,一瓶汾酒,超支五块二,”
“58年2月......”
郑金定喋喋不休。
按他的记录,从57年开始到今年,几乎每年都有接待,三年灾害期间也不例外。
总体算下来,超出标准107块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