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又到春耕时(2/2)
再不享受当皇帝的尊荣,过几年刘禅打过来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顶得住。
当然,顶得住要享受,顶不住更要享受。
曹叡虽然是曹家的第三代领导人,但他的年龄,比刘禅还要大三岁,如今已经二十七岁了,登基以后,他跟刘禅信任十常侍一样,最信任自己身边的两个秘书,一个叫孙资,一个叫刘放。
这两个人才干突出,特别善于揣摩曹叡的心思,曹叡想干什么,不需要说出来,他们就能给曹叡办好,两人都是侍中,一人为中书令,一人为中书监,而中书省在曹魏的权力,几乎不亚于刘禅大汉的丞相府。
消息传到刘禅这里,刘禅也只能为之叹息了。
原本历史上的曹家,没有人能想到,它没有亡于孙权和刘备的孙刘,却最终亡于孙资与刘放的孙刘。若不是他们两人因为私仇坚决不让曹宇,曹肇,夏侯献辅政,极力推荐曹爽和司马懿辅政,曹家的天下也不会丢得那么快。
刘放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刘旦的后代,把曹家弄垮了,也算间接为汉朝报仇了。
当然,刘禅叹息的,不是曹家的江山,不用两年,她就要去荡平曹家江山了。
她只是叹息曹魏的百姓罢了。
本来曹魏依靠世家立国,世家对百姓的盘剥就很严重,早两年刘禅与士族决裂,士族带不走土地和人口,却带走了大量的钱财,拿着这些钱财,他们在曹魏也仍然是士族,让曹魏的士族越发强盛,劳动人口生活质量极其的艰辛,而现在曹叡又大兴土木,曹魏的百姓可如何是好?
只怕又要有农民起义了。
曹魏政权本来就是历史上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之一,曹操的屯田剥削太过,农民起义不断,但好歹曹操和曹丕还算节俭,经过两代人励精图治,曹叡上台后,人口和经济上升,但曹叡又一反节俭之风,大兴土木,骄奢淫逸,后来的曹爽更是将无能加奢靡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高平陵之变除了出尔反尔诛曹爽三族被人诟病以外,几乎人人喜闻乐见,自从司马氏掌权后,政治反而清明了,农民起义大大减少,司马氏杀人如麻,也几乎都是士族内斗。
可是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就是玉石俱焚,农民起义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对士族对地主有极大的破坏,这些是皇族和士族地主这些统治阶级盘剥过度该有的下场,可是农民起义对农民阶层本身的伤害同样很大,只能说一声,被波及的农民太无辜了。
罪恶都是上层的统治者造出来的,可是地狱之火,却要下层的人民一起承受。
可怜可叹!
刘禅也没有别的办法,她再怎么圣明,也鞭长莫及,解救不了曹魏的百姓,只能尽量快点整兵备武,快点准备统一之战了。
早点开启统一之战,活不下去的曹魏农民,除了反抗统治阶级,还有大开城门迎接汉师这一条路。
开春之后,又是年复一年的鼓励农耕。
其实封建社会,所谓的鼓励农耕,就是统治者依时给百姓时间忙耕种,不在农忙时征发徭役,这就算是鼓励农耕了。
而刘禅,从称帝到现在,还从未发过一次徭役,无论干什么事,都是给百姓发钱的,更别说在耕种时期发徭役了。
如今几个州的劳动人口不少,两千万人口中,一千三四百万人口都是劳动人口,青壮?在刘禅的大汉境内,妇女也一样是劳动人口,谁说织布,纺纱就不是劳动了。
只要天下的粮食产量在安全线以上,任何生产活动,包括制作一个竹蜻蜓,都是促进经济的有效劳动。
而在经济学上,如果粮食不安全,任何除了种田以外的劳动都失去了意义,干任何其他事都是妨碍了种田。
而整个封建时代,粮食一直掌握在极少部分人手里,再加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粮食从未安全过。
农耕刚刚过去,又是修路季,入学季。
天下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可是这种忙,让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笑容。
如果每个打工人每个月赚的钱都能涵盖自己的生活,能够看到家里的人都能吃得饱,穿的暖,那就算忙一点,又有谁会抱怨呢。
今年的春耕,刘禅比往年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草原。
不但荆州,益州,凉州,雍州如今都繁荣起来,就连去年春天才被刘禅收入囊中的草原,如今也草长莺飞,开始了新的发展。
刘禅已经将轲比能的部落彻底消灭,又经过一年的清剿,现在草原已经彻底安稳下来了。
今年的草原,可以放牧牛羊和战马了。
这么大的一片土地,不用来养育华夏的人口,不用来创造价值,实在是太可惜了。
现在就可以从人口井喷的雍州,招募汉人前往草原放牧。
草原是绝对不能交给异族的,不然现在不出问题,将来也会出问题。既然已经解决了轲比能,就不能再让草原出现下一个轲比能。
还是要从雍州招募人手前往草原,才能更好的控制草原,就像后世的湖湘子弟入天山一般。如果不让汉人前往放牧,那异族还是会慢慢的吞噬草原的。
现在的大汉境内,虽然人口井喷,但大路四通八达,粮食产量丰富,连带布匹棉花生产也足够覆盖所有百姓,人人安居乐业,可以说,虽然人口达到了两千多万,但丝毫没有人口负担,百姓的生活富足安康,处于从未有过的盛世。
按照现在的生产力,刘禅的四州,至少还能容纳三千万人,而且未来生产力还会更进一步发展,还能更进一步容纳人口。
现在人口远远没有达到饱和,又人人安居乐业,哪有人愿意去草原牧马放牛吹风?
老方式,还是先用金钱开路吧。
重赏之下,必有勇士!
刘禅占领了属于青藏高原,后世青海省的地盘,灭亡了彻里吉的西羌国,对于驻守在西羌国原址,现在的西羌都护府的将士们,也是采用了重赏的方式,在西羌驻扎的军队,经常轮换,且只要驻扎,不需要打仗就算立下战功,俸禄和补贴都是最好的。
这样一来,驻守在高原上的士兵,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就连西羌都护府的马岱,已经驻扎四年了,也从未申请过调动。
刘禅的大汉成为华夏第一个能够长久控制高原的政权,这样一来,不仅是凉州,就连将来控制西域,也不是一件难事了。
青藏高原在手,西域完全可以自己控制,而不是只能用威名来震慑西域诸国。
当然,草原的环境比高原要好得多,刘禅招募中原的百姓前往草原放牛牧马,并不需要给出像去高原那样丰富的奖励。
除了草原以外,刘禅关心的第二件事,是江东的棉花种植。
虽然江东和曹魏都是她的敌人,但因为孙鲁班这个纽带的原因,刘禅和江东关系不算太差,孙权这辈子就没和汉或者魏完全断绝关系过。
刘禅将天下生灵,无论是曹魏百姓还是江东百姓,都视为活生生的人,从未想过要削弱两国的百姓来助力她的统一。
去年答应了帮孙权推广棉花的种植,今年刘禅自然也要关心一下,还特意写了信给孙权,问他有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