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杀人的规矩(2/2)
陆渊:“文远斩的,和你斩的又有何区别,人死不能复生,你和蔡大家还是节哀为好,尤其是你仲坚,河东的仗没打完,没有多少时间给你寄托哀思,这两日便调整好心态,好好治疗伤势,我还要看你纵横沙场的。”
卫固对着陆渊深施一礼:“将军但有所调遣,卫固遍是赴汤蹈火,也当一往无前。”
陆渊:“不过贫道这边倒是有一事可以托付给仲坚,或可稍微缓解仲坚心中的遗憾。”
卫固:“将军有何吩咐?”
陆渊:“之前在吴山口战场,俘获了约有九百匈奴人,我已经下令,等乐进的先登军进入吴城,便汇集全城幸存的百姓于吴城街口,将这九百多匈奴全数斩杀,以告慰河东郡被屠戮的冤魂。
仲坚若是真恨不能手刃匈奴,这砍头的事情,可以交给你的部队去做。”
卫固抬起头,瞪着一双哭红的眼睛:“将军!末将愿去!”
陆渊点点头:“跟你手下的士卒都交代好,围观的民众,家里若是有出丧的,可以领一颗匈奴人头回去祭祀。
还有杀人不过头点地,这批匈奴人,宰的利索点。
我知道你们心里都有仇恨怨气,但是别多搞什么花样出来。
我们毕竟是大汉的仁义之师,需和不知礼义的匈奴畜生有所区别,也不必用残酷的手段吓唬我们自己的民众。”
卫固的表情有些残忍,说道:“那将军,若是民众觉得光杀头不够解恨,闹将起来,该如何是好?”
陆渊叹了一口气,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将领,和张辽典韦这种行伍出身的纯粹军人之间的区别。
后者不会在陆渊下达准确命令后和陆渊拉扯,即便如同曹性的情况,不用陆渊去说,自然有典韦给他大巴掌。
但是前者很不同,他们很有见识,甚至有些人比陆渊更有文化,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会跟陆渊在明确的命令上拉扯,甚至会在某些时候阳奉阴违。
然而二者陆渊现在都需要。
陆渊需要后者的忠诚和执行力,也需要前者的制衡和查漏补缺,比如刚才卫固提到的问题,就是陆渊没有考虑到的。
当然不能排除卫固想要钻空子的可能,想要故意煽动围观者的情绪,然后倒逼行刑者用更残酷的受罚处刑匈奴人,以解他卫固兄长亡故的怨气。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便没有卫固故意去推波助澜,他所说的情况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毕竟吴城是被匈奴人屠城了的,即便屠城的时间不长,匈奴人没有彻底毁灭这座城池里所有的生命,但死伤者也绝不是小数目了。
那么怎么办呢?陆渊觉得至少底线还是要守住的。
陆渊:“贫道还是那句话,不准给我玩花活。
我们是仁义之师,杀人也有杀人的规矩。
杀人就用刀子,真有民众闹起来,你们最多也就给我多砍几刀。
让我知道你们用了其他方式,仲坚你要吃不了兜着走。”
卫固听陆渊的态度坚决,直到这是将军的底线,没有任何盘桓的余地,于是也严肃的应了一声喏,然后转身出去准备行刑了。